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6.18”將至,湯臣倍健能交出怎樣的答卷?

(原標題:“6.18”將至,湯臣倍健能交出怎樣的答卷?)


【資料圖】

又是一年“6.18”即將到來,消費者們在精心挑選心儀的商品,商家們也在摩拳擦掌準備取得更好的銷售成績。連續3年蟬聯天貓、京東6.18保健品類目“雙冠”的湯臣倍健也是如此,然而由于2022年財報數據并不理想,不少人也對湯臣倍健“6.18”的銷售成績持懷疑態度。

2022年,湯臣倍健實現營收78.61億元,同比增長5.79%;實現歸屬凈利潤13.86億元,同比下降20.99%。對于這一業績,湯臣倍健總裁梁允超表示“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不過,在2023年一季度,湯臣倍健的業績有所回暖。

財報顯示,2023 年一季度湯臣倍健實現營收 31.08 億元,同比增長 36.30%;歸實現歸屬凈利潤 10.30 億元,同比增長 55.27%。對于業績回暖的原因,湯臣倍健的解釋是“主要系受益于國民健康意識提升帶來的增強免疫力等品類產品市場需求增長,公司境內和境外業務收入均實現快速增長”。

但是從具體業務來看,湯臣倍健的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其主產品“湯臣倍健”。一季度報顯示,湯臣倍健的主品牌“湯臣倍健”實現營收 18.78 億元,同比增長 45.41%。湯臣倍健的另一個品牌“健力多”實現營收僅3.81 億元,同比下降 8.99%。而在此前的2022年財報中,“健力多”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2.10億元,同比下降14.09%。這表明“健力多”仍然沒有從困境中走出來。

早在2015年,湯臣倍健就對“健力多”給予了高度重視,意圖將其打造為第二個“湯臣倍健”。然而事與愿違,“健力多”的業績不僅沒能實現穩定增長,反而有所下滑,無法獨當一面。

對于“健力多”的問題,投資者也表示關切。在4月27-28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湯臣倍健對此的回復是,“公司于今年 2 月份成立健力多事業部,全渠道統一管理,希望推動健力多品牌收入恢復正增長。今年健力多主要業務舉措包括:(1)推出不同渠道專供品,豐富產品差異化矩陣覆蓋更廣泛消費人群;(2)成立鈣達子品牌,進入市場容量更大的鈣品類賽道;(3)通過廣分銷、渠道下沉和靈活多元化的活動加大品牌滲透率等?!?/p>

湯臣倍健的回復中提到了要推出不同渠道的專供品和成立鈣達子品牌,這意味著湯臣倍健要推出新品。但是從湯臣倍健的財報來看,其研發費用能否支撐研發新品要打一個問號。

數據顯示,2022年湯臣倍健的研發費用為1.59億,研發費用率僅為2.02%,相較于2019年甚至下滑了近0.4個百分點。而同處于保健品賽道的嘉必優2022年研發費用率為7.45%。不僅如此,湯臣倍健2023年一季度的研發費用為2826萬,較2022年一季度的3149萬甚至有所下降。在截至2022年6月28日國內專利排名前十保健品公司的榜單中,作為行業頭部的湯臣倍健并沒有名列其中。

如此看來,湯臣倍健的研發費用與其規模并不相當,這或許會限制湯臣倍健的新品開發。

另一方面,湯臣倍健提升品牌滲透率也并不容易。數據顯示,2022年,湯臣倍健銷售費用為31.69億,同比增長27.87%;銷售費用率為40.31%,相較2021年增加了6.96個百分點。盡管銷售費用大幅度提升,但湯臣倍健在2022年的業績并沒有出現與之相稱的增長。如果沒有扎實的產品支撐,單靠銷售費用的增長恐怕難以推動業績的增長。

湯臣倍健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則是線下渠道收入增長緩慢。一季度報顯示,湯臣倍健線下渠道收入約占境內收入的 66.95%,同比增長 16.18%;線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長 90.98%。

過去,湯臣倍健依靠著藥店零售終端為保健品背書,實現了快速發展并取得了優勢地位,但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線下渠道的增長難以與線上渠道媲美。作為線下渠道“王者”也面臨著是進一步向線上渠道轉型還是繼續深耕線下渠道的難題。

湯臣倍健對企業全年能否維持一季度的增速也沒有自信,“2023 年 Q1 有部分增量是由短期增強免疫力類產品需求所貢獻,消費者能否構建長期消費習慣需要持續進行品類教育和品牌輸出,全年維持 Q1增速水平比較困難?!?/p>

湯臣倍健2023年能否徹底扭轉2022年的頹勢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