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是怎么走下神壇的?-環球資訊
5月17日,創新藥板塊不出意外的走出了“一日游”行情。
繼上個交易日逆勢走強之后,周三創新藥板塊行情未能延續,反而震蕩走低。截至收盤,百濟神州、義翹神州、首藥控股等多股跌超5%,康龍化成、美迪西、泰格醫藥等跌幅靠前。這樣的表現讓醫藥投資者不由苦上心頭。
【資料圖】
然而復盤近期行情得出的結論卻更讓人絕望——幾乎只有在市場整體表現不佳的時候,才有醫藥出頭的機會,昔日的明星賽道儼然成了冷板凳。
令人感嘆的是,曾幾何時,創新藥也算是機構的心頭好,更是眾多投資者的信仰。那么,創新藥是怎么走下神壇的?創新藥未來又將何去何從呢?
高光時刻:創新藥的造富神話
復盤最近幾年的醫藥行情,不難發現,醫藥行業的行情走勢與政策調整息息相關,尤其對于創新藥產業來說,幾乎每一次轉折點都與政策轉向具有較大關系。
自2015年開啟系列政策改革以來,創新藥進入快速審批通道,與歐美接軌的指導和監管制度開始建立;大量生物醫藥人才自海外歸國;資本涌入,科創板和港股“18A”打通生物醫藥企業融資通道……我國生物醫藥企業尤其是創新藥企業,迎來了黃金五年。
對于投資者而言,創新藥企充滿想象空間,不僅是很新鮮的事物,而且擁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雖然創新藥研發存在管線失敗的風險,而一旦成功則會享受到多年的專利保護,廣闊的市場前景,像Moderna、BioNTech均僅通過一款產品RNA疫苗的成功就獲得了數百億美元的市值。
這種猶如魔法般的造富能力,讓無數投資者為之瘋狂,因此也產生了中國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一次醫藥牛市。
從2019年年初到2021年年中,醫藥板塊整體處于牛市。期間,創新藥械、創新藥產業鏈、消費醫療、民營醫院等板塊都有非常好的表現,翻倍牛股頻出。
牛市后半程CXO的表現更讓人記憶深刻。后面到了21年6-7月時,板塊的估值已經超過了40倍。而重倉CXO板塊的葛蘭則被市場投資者奉為了“醫藥女神”,一時風頭無兩。
從前期投資到上市后退出,這一套完整流程下來使得資本賺得彭滿缽滿。偏偏當時的市場情緒已經趨于瘋狂,對于背后的估值泡沫熟視無睹。
因為在當時,醫藥就是眾望所歸。
理性回歸:創新藥步入資本寒冬
但正如俗話說的那般,“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昔日光輝奪目的創新藥也終于走下了神壇。
醫藥集采、醫保創新藥談判的悲觀情緒蔓延、全球醫藥生物行業投融資環境的惡化、國內創新藥過度內卷后的“去泡沫化”,以及疫情對業績的不確定性影響,使得醫藥板塊迎來了一年半的回調。
這其中醫藥集采和醫藥創新藥談判的影響市場已經有過諸多解讀,簡單理解無外乎幾點:1,仿制藥進入低利潤時代;2,偽創新藥也將面臨利潤空間縮水的壓力;3,藥企必須做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藥。
相比集采和醫保談判,投融資環境的惡化其實更值得注意。
眾所周知,創新藥研發向來是極其燒錢的。以百濟神州為例,公司去年研發投入111.5億元,6年里累計投入了428.33億元,妥妥的“燒錢”大戶。
但百濟神州前有高瓴資本、中信產業基金等諸多機構投資輸血,后有A股、港股、美股三地IPO募資的幾百億,這才得以任性經營下去。
有錢都如此艱難,沒錢就更加難受了。據藥渡數據庫,2022年共有463家生物醫藥企業獲得一級市場融資,從融資額來看,除61家未披露融資金額外,剩余335家生物醫藥企業總融資額為770億4084.0萬人民幣。與2021年相比,融資規模大幅下滑,同比下降35.11%,涉及的企業數量也同比下滑43.03%。
IPO方面,2022年總計57家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完成IPO。其中A股上市49家、H股8家,分別募資749億人民幣,36.38億港元。與2021年相比,IPO金額下滑了約44%,IPO數量下滑約36%,醫藥IPO熱度明顯降低。
市場理性開始回歸,資本對生物醫藥企業的投融資熱度也明顯降溫,創新藥行業步入資本寒冬。受此影響,藥企新藥研發放緩,連帶著CXO產業也面臨業績承壓的情況。
走向何處:破局點和挑戰
時至今日,投融資環境未見明顯回暖,生物醫藥公司仍然面臨“融資難”的現實問題,寒冬似乎仍未過去。國外包括輝瑞、強生、安進等在內的巨頭紛紛宣布裁員,國內創新藥企卻還深陷同質化競爭的漩渦。
雖然集采政策緩和的預期及板塊的估值見底,醫藥板塊自去年10月其迎來了一波反彈行情,但這更多是集采影響、疫情影響充分反應后的悲觀預期修復。
回到當下,我們能看到的積極因素并不多。
從一級市場投資標的的情況來看,解決臨床剛需的、綜合研發實力強的創新藥項目仍然受到追捧,特別是研發管線中有產品接近商業化階段的創新藥公司,仍將受到政府資金和投資機構的雙重支持。
從行業來看,目前國內創新藥行業已經進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創新藥企業創新業務經過多年培育,產品逐步進入收獲階段,數十家創新藥企業此前在2020年與2021年獲批上市的新品,有望為業績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從市場來看,經歷了2019年的快速過渡后,國內生產的大批創新藥走出國門,快速、高效的實現了商業化目標。隨著國際化監管體系接軌,產品授權的的交易價格快速提升,中國創新藥也已初步受到國際認可。
但需注意的是,以上積極因素并非對于行業整體而言,更多是針對那些研發實力出眾、扎實做新藥的企業。這也意味著市場理性回歸后,此前那波醫藥大牛市在短期內或難再現,只有真正的創新藥企才能得到市場青睞。
當然,市場理性回歸并非全是壞事。
醫藥本就是一個長坡厚雪賽道,關鍵是解決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從適應癥、臨床需求的角度去判斷創新性,專注于研究適應癥中的痛點和難點,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正因如此,以往高同質化的靶點研發不被市場認可也無可厚非。
現在,市場回歸理性不僅擠掉了市場泡沫,對藥企也是一種警醒。實際上,從全球創新藥發展史來看,市場對真正具備價值的創新藥從不吝嗇。
藥企想要破局,最需要做的或許就是脫離“偽創新”的舒適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