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年報展現“靠得住的增長”
年報披露收官漸近,截至證券時報記者發稿,A股2022年度成績單全貌已大致呈現。Wind統計數據顯示,已披露年度業績的4503家公司合計實現總營收64.4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同比增長近9%;合計凈利潤5.2萬億元,同比增長約4%。2022年,面對多重壓力,A股整體業績增速雖相對2021年有所放緩,但仍守住了“穩健增長”的基本盤,彰顯了上市公司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生力軍的擔當。
同時,A股各行業景氣度得到驗證。2022年全產業鏈中,以新能源產業鏈的鋰礦及鋰鹽企業為代表,多個上游資源板塊受益于產品價格高位運行、下游需求旺盛,盈利普遍向好。少部分周期行業如鋼鐵、水泥等,受市場萎縮疊加疫情干擾,業績走弱。航空、房地產等行業持續低迷,出現大面積虧損。
(資料圖片)
進入2023年,市場迎來新變化。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收獲4.5%增幅,首季“答卷”超預期。
在系列經營主體中,以超過5000家A股公司為代表的上市公司群體實際對經濟波動更為敏感。
截至目前,已有約3600家公司披露一季報,在國內消費需求復蘇、新需求迭出的一季度,一批餐飲出行類公司已迎來業績超預期表現。
超八成上市公司去年盈利
截至目前,已有3743家A股公司2022年全年實現盈利,占比約達已披露公司數量的83%。其中,2197家公司業績較2021年增長,占比近五成。
年報中呈現的增長更多是“靠得住的增長”。去年有2120家公司實現了扣非后凈利潤增長,接近凈利潤增長公司數量??傮w來看,A股2022年業績向好公司主要依靠主業收入、降本增效等內生性因素。
從業績增速看,483家公司凈利潤增速超過100%,17家公司凈利潤增速超過1000%。其中,剔除扭虧公司,寧波富邦、融捷股份和吉翔股份增速居前,2022年盈利同比增幅分別約為47倍、35倍和26倍。
具體盈虧方面,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凈利潤規模為列A股前四名,年度凈利潤均超過2000億元,其中 ,工商銀行去年實現凈利潤3600億元。緊隨四大上市銀行之后,中國石油、中國海油、招商銀行、中國移動和中遠??貎衾麧櫼簿^1000億元。
從“最賺錢”指標——每股收益看,“股王”貴州茅臺再次拔得頭籌,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再創新高,達49.93元,其后為碩世生物和明德生物,2家生物診斷試劑公司去年每股收益分別為31.18元、27.5元。
還有部分公司去年業績大幅修復,實現扭虧為盈。如上海誼眾、東方日升、愛旭股份、山東黃金等公司2021年出現虧損,2022年盈利規模則達到億元以上。
去年A股業績“虧損王”依舊集中于航空公司,其中,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和南方航空凈虧損均超過300億元。
行業冷暖分化
2022年,A股各行業板塊之間的結構分化更加凸顯。截至記者發稿,據Wind數據統計,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0個行業2022年總營收同比增長,16個行業凈利潤實現整體增長。
其中,凈利潤增速排名前五的行業依次是農林牧漁、綜合、電力設備、有色金屬和公共事業,同比增速分別達806%、172%、83%、73%和56%?;厮?021年,農林牧漁行業在全部行業中盈利下滑幅度最大。2022年養殖寒冬過去,生豬產業鏈業績大幅修復。
社會服務行業成為去年凈利潤同比下滑最嚴重的行業,降幅超過157%。此外,鋼鐵、房地產、建筑材料、交通運輸等行業業績降幅也居于前列。
2022年,“最強賽道”新能源產業保持高景氣度。從上游鋰電資源類企業,到下游的電池廠商,以及整車企業,均有亮眼表現;裝機量高增,光伏龍頭業績大幅增長;因產品價格高位運行,煤炭、石油等行業盈利能力提升;鋼鐵、水泥等行業則因原材料價格高企利潤受到擠壓;航空、房地產等行業持續低迷;部分昔日新冠檢測牛股的業績表現已因為疫情陰霾的消散出現高位回落。
明星龍頭公司繼續發揮行業“頭雁”效應。2022年,“鋰業雙雄”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分別實現凈利潤241.25億元、205.04億元,雙雙突破200億大關。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規模、盈利能力齊頭并進,全年營收首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152%至3285.94億元,凈利潤上漲93%達307億元。加速一體化布局的硅料巨頭通威股份,去年成績單領銜光伏板塊,公司實現營收1424.23億元,同比增長119.69%,凈利潤257.26億元,同比增長217.25%。在油價持續高位的2022年,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迎來連續第二年的業績高增長,且均刷新了各自的歷史最好成績。
消費出行鏈復蘇
進至2023年,新變化正在發生。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5%,增速比上年四季度提高1.6個百分點,顯著高于海外機構此前預期。3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創下近兩年新高。消費潛力的釋放,亦催使與消費復蘇相關的產業鏈公司加速業績修復。
截至記者發稿,已有約3600家A股公司發布一季報,其中2906家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占比超八成。另外,1938家公司業績較上年同期增長,占比逾五成。
業績增長公司多集中于消費出行鏈板塊。其中,與餐飲消費相關的食品飲料板塊顯著轉暖。燕京啤酒一季度實現凈利潤6456.38萬元,同比大增超70倍;白酒龍頭貴州茅臺首季實現營收387.56億元,同比增長20%;凈利潤207.95億元,同比增長20.59%。單季凈利首次突破200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此前3月CPI數據顯示,出行需求持續恢復,賓館住宿和飛機票價格分別上漲3.5%和2.9%。一季報顯示,首旅酒店當季盈利7719.09萬,較上年同期顯著扭虧。
在后新冠時代,此前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正在走出低谷,減虧脫困成績顯著。典型如航空機場板塊,伴隨民航客運量恢復,中國國航一季度營收同比接近翻倍,凈利潤雖仍虧損29.26億元,但同比、環比均大幅減虧;民營航司龍頭春秋航空首季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3.56億元;白云機場一季度凈利潤4472.62萬元,在去年連續4個季度虧損后凈利潤重新轉正,迎來市場期待中的業績反轉。
與消費需求相關的快遞行業也迎來“小陽春”。龍頭公司順豐控股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7.2億元,同比增近七成。今年一季度,我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68.9億件,同比增長11.0%,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589.6億元,同比增8.2%。
一季度是形成當年各行業景氣度共識的重要節點,A股首季成績表現至關重要。伴隨著一季報逐漸揭面,市場對今年產業景氣度也將形成初步預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