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對話富國基金王園園:大消費估值仍合理 酒店、食品飲料、養殖等機會更值得挖掘

(原標題:對話富國基金王園園:大消費估值仍合理 酒店、食品飲料、養殖等機會更值得挖掘)

紅周刊 編輯部 | 張桔


(相關資料圖)

編者按

春節假期成為大消費板塊走勢的分水嶺,節前煙火氣回歸點燃的板塊估值修復在節后趨于冷靜。上周,四季度末管理規模接近250億元的富國基金經理王園園接受了《紅周刊》的專訪。她表示:“大消費板塊的估值中樞為15~30倍。此前情緒釋放的行情接近尾聲,當前要自下而上尋找公司或細分行業的變化,賺企業業績成長的錢。細分行業中,我認為酒店板塊會持續向好,白酒啤酒仍然受益消費升級;而拐點型賽道或屬養豬行業,豬周期相對處于底部,或可以相對樂觀一些?!?/p>

她同時強調,以前大消費投資中太過于關注需求端的變化,比如社會零售總額的增速等等因素,今后的消費投資里更需要關注供給側,也就是企業是否推出了非常好的產品或服務,投資者將投資研判的視線前置。

旅游消費復蘇或領跑出行鏈

接下來投資機會更多從供給側挖掘

《紅周刊》:目前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接近尾聲,接下來是一季報,在您看來大消費領域會展現出性價比的優勢實現困境反轉嗎?

王園園:整體來看,我一直比較看好的白酒、啤酒,它們增長穩健,可持續性較強。結合當下的估值,有望持續賺企業業績成長的錢。

從困境反轉看,我會更多關注之前疫情受損比較嚴重的諸如社會服務業、嚴肅醫療等領域,從調研的情況看,它們都已在修復的路上了,比如酒店會因商旅的需求提升景氣,“慢病”院內看診重新回歸主流。以酒店為例,以2019年為基數來看,近一兩個月酒店的復蘇是比較好的?,F在還沒有到旅游旺季,未來陸續會迎來清明、五一、暑假等節假日,旅游消費復蘇很有可能超預期,或領跑出行鏈。

《紅周刊》:對于經濟復蘇,大家首先還是看消費,但國人更傾向儲蓄,目前對于復蘇還存在分歧,對此您怎么看?

王園園: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和出口,當前大家更關注消費復蘇的情況,投資和出口都是邊際動能。而之所以傾向儲蓄,主要是對未來收入不穩定的預期。雖然場景回來了,但消費能力被不同幅度地削弱了,消費意愿因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減弱。如果接下來對經濟、消費的刺激政策會持續,未來信心會慢慢恢復的。

我們重點還是在找到好的消費投資機會。以后的消費投資里面可以更關注供給側,無論復蘇的強度如何,供給側上只要有一些企業提供了非常好的產品或服務,消費者購買的踴躍度和積極性都是非常高的,近三年已經有過這樣的例子,所以接下來的消費投資,仍然可以更多從供給側挖掘。

《紅周刊》:長線看供給側,那么短線看去年四季度放開后的復蘇線,實際上快慢進程不一,如何辯證來看待這一現象?

王園園:確實復蘇線上最先恢復的肯定是受損最嚴重的出行鏈,這些已經在慢慢兌現了,而且出行鏈很多還是面對C端的消費。從人性角度理解,報復性出行比報復性消費更為迫切,比如工作方面肯定要把耽誤的出差補上。在我看到的這些細分行業中,這一賽道是確定性最高,而且彈性比較大。

往后看,消費品的修復或許會是緩慢的過程。比如白酒,春節時確實有一定的報復性消費,用于走親訪友的應酬需求。之后肯定會隨著經濟恢復去緩慢修復,但也是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

《紅周刊》:對于大消費行業來說,人口紅利下降還是會帶來一定影響的,對此您怎么看呢?

王園園:人口紅利的下降也是影響需求。從需求端去看確實人口是減少的,而且要考慮人口老齡化和消費能力的問題,會有一定的影響。但這幾年在人口紅利慢慢消退的背景下,國內的消費其實并不差??陀^來講,00后、90后是現在的消費主力,但他們相比于80后、70后的消費欲望和領先消費是更強的,這對于中國消費是一個很好的支撐力量。

《紅周刊》:當前時點,外部環境和國際局勢的變化,對大消費板塊投資影響幾何,特別是如何分析酷愛消費的北向資金呢?

王園園:去年10月份那波下跌時,我們能看到有很多外資流出。我把去年10月、11月定義為消費的黃金坑,當時外資的配置是相對減少一些的,但估值也很舒服。從那個時點往后看,反而在一個階段里是呈現凈流入的。

當前從國際環境和流動性來看,尤其是經過最近這一兩周的海外銀行風險釋放,我覺得海外加息進程對流動性的影響是邊際向好的趨勢。長期來看,關鍵是內在的公司有沒有持續的成長,我們所擔心的風險點只是加重了短期波動,是一些擾動因素。拉長時間來看,它們都不是影響公司價值的核心因素。

《紅周刊》:但是復盤疫情幾年,消費場景的缺失是否也讓您研究板塊一度困惑呢?

王園園:這還是來自需求端的困惑。從供給端會發現即便疫情困擾,但很多消費品在國內還是廣受歡迎的。例如我現在組合里的某小家電股票,主營產品剃須刀處于一個偏傳統的賽道,公司去年所推出的便攜式電動剃須刀,我們稱其為男人的第二款剃須刀,從銷售來看效果非常好。而且原來該公司的剃須刀價格帶都是在幾十塊錢左右,這款產品售價199元依然火爆。再例如前幾年的掃地機,售價高達三四千元依然熱銷。

雖然當時各種場景缺失,但老百姓包括上述提到的年輕人接受新事物很快,又愿意消費。而且這幾年國內還有一點變化,我覺得就是民族自信在崛起,現在消費者對國貨也是非常認可。比如原來男生買剃須刀就是國外的幾大品牌,未來,隨著國產品牌產品力的提升,或許都改用國產品牌了。

下半年看次高端白酒能否走出新一波阿爾法

風險在于企業能否平衡產品價格和銷量

《紅周刊》:首先聊下白酒吧,從四季報來看,您對三大白酒龍頭和去年公認最具彈性的地產酒都重倉配置了,當下您對白酒投資有哪些設想和改變?

王園園:我們把白酒分成:高端酒、次高端、地產酒。

首先,高端酒從2015年以來,其邏輯就是品牌消費升級,即為少喝酒、喝好酒。在這一背景下,國內幾大高端白酒的品牌力實力超群,以三到五年的視角看,它們或會穩定增長的。匹配看當下的估值水平,它們是一類很穩健的資產,可以賺業績的錢。

其次,地產酒在選擇的過程中,從宏觀角度來看當地經濟發展勢能,選地產酒的時候,首先去觀察當地經濟,當地的經濟活力和消費升級的動能是否更強,其次是分析所看中省份企業的α,包括產品有沒有持續的升級等因素。例如,這幾年華東某省經濟發展比較好,相關地產酒龍頭比較值得關注。

再次,次高端酒前幾年在白酒行情中估值的泡沫相對較大,近兩年逐漸消化。當前看,如果后面經濟復蘇和動能越來越好,次高端可能是相對更有彈性的板塊。今年上半年我會持續關注次高端板塊,在估值相對消化比較充分的背景下,看有沒有新的次高端企業走出新一波自身的α。

《紅周刊》:如果投資者在當前時點想去布局白酒,關注哪幾個重點呢,又如何規避風險點呢?

王園園:首先是價格帶,現在白酒比較好的價格帶中,板塊龍頭是最好的價格帶,它跟別家拉開了很大的差距。我們可以去看一些企業在千元價格帶,或者在次高端400元~600元的價格帶有沒有好的產品。從產品方面,我們可以關注這些企業在這兩個價格帶上的產品布局。

其次是渠道,我們去看一些地產酒或次高端酒,在區域上是否有比較好的突破或比較好的進展。地產酒如果能走向全國化、半全國化,則會是一個很好的趨勢。次高端如果能從原有的幾個基地市場往半全國化、全國化發展,有望走出很強的α。

如果考慮風險點,就是渠道的庫存和整體產品的價盤。我還在觀察次高端白酒,因為前兩年行業比較好時一些次高端高速發展,但產品因疫情形成了一定的庫存。因為產品的價格帶還是很重要的,渠道的庫存把價盤相對破壞了也會影響接下來的發展。所以風險點是看今年庫存比較高的企業,能否在價盤穩定的基礎上順利把庫存消化好。

《紅周刊》:大消費里邊有一些好公司如白酒龍頭,復盤看啥時候賣掉都是錯的,您如何看呢?

王園園:這是因為近幾年白酒行業處于品牌的消費升級中,用較長時間維度來看,該行業有著通脹屬性,所以屬于較好的投資板塊。但如果投資視角較短,如當年2012~2015年時間段就不適用,當時行業受到消費重構的影響。

近幾年白酒龍頭之所以如此穩健,就是品牌消費因素助力,業績持續穩健增長。除2020年年底、2021年年初估值略貴外,一直在15~30倍的大消費中樞附近。而處于這一合理的估值區間,公司每年業績增長很穩健,我們就可以持續賺業績增長的錢。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投資回報。

啤酒產品結構升級 從競爭走向競合

無疫情擾動的乳制品迎來邏輯驗證關鍵年

《紅周刊》:您長期重倉某啤酒龍頭股,您青睞啤酒的理由是什么?

王園園:我配啤酒的邏輯就是產品的結構升級?;仡^看,國內的幾家啤酒企業打了十多年的“價格戰”。2016年之前,除了那家外資高端啤酒有利潤,國內的啤酒企業盈利能力相對較低,利潤都給了渠道、讓利給了消費者。行業的變化是從2015年、2016年重慶的一家啤酒龍頭開始的,它在當地有80%以上的啤酒份額,開始走產品的結構升級,慢慢引領能力持續提升,這家公司也是當年表現很好的一家啤酒企業。

2016年、2017年,港股上市的某啤酒公司開始不打價格戰做產品升級。2018年、2019年山東某啤酒龍頭企業也表示不做價格競爭,以產品升級為主。由此,中國大型啤酒企業不再進行價格競爭,轉向產品升級,行業從原來的激烈競爭走向競合,可以看到整體行業的紅利。國內的啤酒從原來的主流消費帶3~5元,近幾年變成6~8元、8~10元、10~12元以上這樣更高的價格去升級,消費者也喝到了更好的啤酒,企業也獲得了毛利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在行業變化的同時,企業也有自己變化的節奏。我比較看好啤酒品牌和產品結構的消費升級,所以我選擇了這家控費增效、提升自身產品結構等積極變化的公司??陀^看,在品牌底蘊、產品力上,這家企業在行業里相對比較突出。

《紅周刊》:食品飲料里的乳制品,作為必選消費即便疫情時受影響有限,但這幾年股價連續下跌。目前,您看到它們的哪些閃光點,拐點何時會出現呢?

王園園:這是一個雙寡頭的行業,兩家公司的格局比較穩定,但前幾年還是有一個相互競爭的過程。他們兩家公司也會經常交流,從2020年前后也開始公開反饋,各自都提出了盈利能力提升、減少渠道費用投放的一些指引。

如果照此延續,是有望看到良性發展的美好愿景,同時特別收入端有望呈現比較穩健的增長。乳制品應劃入必選消費行列,有一定消費升級的行業背景支撐。從盈利能力看,兩家處在一個比較低的凈利率水平。如果接下來都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收益必然會提升。而且可預判消費的穩定性相對較強,長期可預見性也是比較高的。對標醬油的情況,如果能有一個穩定的收入和盈利能力提升的預期,公司有望享受到一定估值溢價。

此前股價表現相對一般,主要是疫情導致消費場景受到一定影響,例如走親訪友送禮通常用中高端產品。今年是重點關注投資邏輯的一年,如果能夠驗證,會是行業新起點的開始。

《紅周刊》:從食品飲料擴展到全部重倉,我發現您配的標的基本都是賽道龍頭。

王園園:有些確實是龍頭,比如我配的白酒里面的高端酒,包括乳制品中的公司。但有些可能買入時不是龍頭,最后公司成長為龍頭了。所以我選股票的時候,框架是優選行業、精選個股,并非精選龍頭。

精選個股就是我們在看中該行業后全面選股,行業重點的上市公司包括非上市的重點公司都關注,調研完判斷哪家企業能夠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或者行業所處的接下來一段周期中處于比較好的階段。比如上述提到的我配的啤酒股,買之前它也不算絕對的龍頭,這兩年大家對它的認可度是逐步提升的。

酒店關注品牌和渠道力

餐飲關注開店能力

百貨商超板塊聚焦積極拓展免稅渠道者

《紅周刊》:您在出行鏈中堅定看好酒店股,能否舉個例子來分析下如何選呢?

王園園:以某酒店股為例,2019年時,它在三家上市酒店股里面市場推薦排序并非靠前,但在接下來酒店行業消費升級的過程中,可以發揮競爭優勢。這兩年證明,其成長為最具有α的酒店公司。當然業績彈性其實是結果,為什么判斷它在新一輪酒店消費升級中會成為龍頭呢?

當時分析酒店行業,首先酒店處于從一兩百一晚到三至五百升級過程中,消費升級很明顯。我重點看幾點:第一,它在中檔價位段300元~500元是不是有比較豐富的品牌,或者品牌矩陣,只有如此才能讓加盟商加盟,我買的那家酒店龍頭是在中檔品牌中布局比較全面的。第二,它要有比較強的渠道力,有了品牌后要讓加盟商積極開店,在三家酒店里面看到其也是具有狼性的一個團隊。

但行業不同階段的主次矛盾不一樣,當時階段是要開店而且快速開店。而且酒店和百貨商場有同樣的邏輯,要搶好位置。好位置意味著入住率包括房價還是更高。所以經過全面綜合分析,我們選出它會是這一輪行業升級過程中的主要受益者。

《紅周刊》:餐飲賽道歲末年初表現也不錯,內地港股中的龍頭都有了可觀的表現,但是您好像此前并沒有重倉布局,談談您沒有重倉布局的理由吧。

王園園:餐飲屬于超跌之后的一個反彈,我判斷春節前后對于預期的反彈已經基本告一段落,后面我們還是重點分析企業,特別是哪些企業有自己開店的能力。比如前幾年港股某火鍋龍頭之所以表現出色,原因是處于開店的高速擴張期,但接下來在1000多家門店的基礎上還能不能繼續高速擴張存疑。其實前兩年證明已經遇到了天花板,后面看要公司自身如何迭代。

《紅周刊》:從重倉分析您較少布局的細分似乎還有百貨商超,同屬大消費的領域,您對其目前的看法呢?

王園園:百貨商超還是相對偏傳統的行業,在2010年之前也風光過,后面出現了電商,而電商現在也是傳統行業了,同時又被直播沖擊,所以線下整體來看,百貨看不到比較好的機會。不過現在有百貨公司在積極拓展免稅渠道,可以關注。

前幾年我的組合里也有過一家超市龍頭,當時也是希望看它在行業格局穩定后能否走出自己的α,但剛布局沒多久就遇到了外賣龍頭包括電商龍頭進軍社區電商。其實在那一波之前的2019年有一些生鮮電商已經快撐不住了,不過這些生鮮電商因為疫情又緩過來了。此后,互聯網龍頭又下場做社區團購,我發現新一輪的沖擊又開始了,所以我很快降低了配置。

研判消費電子不能僅聚焦果鏈

持續去產能有望加速新豬周期到來

《紅周刊》:從您的重倉股看,配置了果鏈上龍頭,去年果鏈受砍單等負面因素困擾引發機構分歧,為何您卻堅定持有呢?

王園園:它在我的組合里還不算時間特長的,是一只新進入組合的公司。

或許投資者覺得減少幾百萬、幾十萬蘋果的單算砍單,其實蘋果是一家很穩健的消費品公司,憑借手機穩定2億部水平的出貨量是抵御經濟周期優選的消費品,并且作為品牌中高檔的消費品能逆周期。在這一認知基礎上,即便只考慮果鏈的因素,該公司的基本盤也很穩健。

而過去兩三年充分證明了這家公司的精密加工能力、代加工能力更勝一籌。這一背景下,其在蘋果整條產業鏈的份額和認可度是提升的。以2022年為基數,未來幾年其業績還會持續提升,三到五年業績有不小的潛力,在蘋果的盤子里做份額的提升前景誘人,況且今年蘋果也會有持續的產品創新,如MR產品等。

同時,精密制造能力是一類挺稀缺的能力,并非僅僅代加工,去年該公司出了很多公告均跟汽車有關,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是變成大號的電子產品。在汽車制造里面,其布局了類標品的產品,其實這些也是一類硬件的加工制造,該公司均能承攬。

所以消費電子企業現在下場做汽車是一種潮流,該公司走在了前列。如果未來幾年證明了其產品力、制造力,其收入利潤體量會進一步提升。其實2022年該公司的變化很大,但A股投資者喜歡先有β再找個股,就忽略了公司自身α的變化。

《紅周刊》:從季報中看到您也是近期開始重倉畜牧養殖中的某龍頭,目前機會何在呢?

王園園:這家公司既是黃羽雞又是養豬的龍頭,配置這只標的就是因為生豬養殖行業的拐點,我判斷當下其是一個高賠率、高勝率的板塊。

因為前兩年的豬周期,2019年、2020年豬價非常高,養殖其實循環往復,價格好時養殖戶加大養殖,隨后發現產能過剩了豬價又跌,從而養殖戶信心喪失又開始去產能。當下就處在去產能的階段,尤其去年下半年、年底以來豬價下跌很多,基本都在各家養殖成本以下。

而養一頭虧一頭的話,養殖戶肯定相對擴產比較謹慎,或者開始去能繁母豬的存欄。在當下持續去產能的過程中到一個臨界點,就會有望迎來下一波豬周期的開始。此輪豬價見底是2021年底,此后持續在底部震蕩,離下一輪豬周期可能越來越近了。比如我布局的養豬龍頭,市值的位置相對偏低估,其是一個周期成長股,自身的規模也在持續擴張,我們可以去賺養殖產能擴張的投資收益。同時隨著新豬周期漸行漸近,后面可能也會賺到周期景氣的錢。

互聯網進入相對內卷階段

大消費配港股要做A股的增強

《紅周刊》:再談下港股吧,互聯網三大龍頭是公募配得最多的港股,目前這個時點您覺得投資價值幾何?

王園園: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無論是即時聊天環節包括電商、O2O、短視頻,用戶數可能都進入一個天花板的階段,能迭代的商業模式都有了,包括廣告、電商、外賣、社區團購等。同時在商業模式上,互聯網龍頭在DAU、日活、月活上也陷入了瓶頸。前幾年,大家在各自的商業領域都比較穩定,但這幾年出現一個新的巨頭。在短視頻的背景下,它是現在最有流量紅利的巨頭,其在直播電商領域和線上廣告領域也沖擊了其他公司。

前幾年我也布局過外賣公司,當時覺得它作為本地的服務龍頭,競爭壁壘是非常強的。但在上述巨頭出來以后,因為它有流量紅利,這兩年也開始沖擊到店和O2O外賣環節,所以多少都會受到一些影響,需要觀察穩態之后的情況。

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商業模式一應俱全,用戶天花板也越來越近,后面進入相對內卷的階段,對于我而言吸引力降低,包括去年年底也可能是超跌反彈。我是在一個價格比較安全的位置上找更大的彈性,不會為了買而買。

《紅周刊》:現在三大互聯網龍頭還是不是配港股的首選呢?

王園園:對于我來說不是,我定位港股是一個挺兇險的市場,我在港股的投資會更加謹慎。對比A股,有稀缺性以及有超額的回報我才會考慮。

類似三大互聯網龍頭,它們的復合增長率實際不高。如果可以在A股找到性價比更高或彈性更大的標的就可以替代。我不會因為它是國內的互聯網龍頭,就在組合里面配置,我還是要賺投資收益。所以有A股的公司我就不選在香港上市的。因為我覺得港股的投資者結構更復雜,而且很多外資的想法、節奏跟我們不完全一致。如果我去配港股,一定要做A股的增強。

大消費投資關鍵看成長且買在合理位置

賺業績成長的錢 市值不是核心因素

《紅周刊》:做基金經理這些年,您的投資思路和邏輯進行過哪些迭代?您之前提到把大消費分成“衣食住行康樂購”七個領域,目前是怎樣的投資框架呢?

王園園:做研究員以來,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挺簡單純粹的投研人員,我就是買在合理的位置,去賺企業業績成長的錢。我找到了牛股賺到了投資收益,賺到企業業績收益,我覺得是一件挺讓人開心的事情。

我的投資理念以不變應萬變,就是買在合適的位置,這樣安全邊際會很高,例如此前提到的酒店龍頭,即使遇到疫情也沒虧錢。因為對這些企業有信心,每當市場波動的時候不會焦慮也不會恐慌。因為一些突發事件跌了反而可以創造更多的超額收益。

《紅周刊》:您本身也是一位消費達人,能否分享一個來自于您生活中的投資案例,特別是生活經驗是如何反哺投資的呢?

王園園:作為女生本身喜歡買買買,女生本身也喜歡逛街是一種天性。作為消費基金經理,經常會研究結合本身需要去嘗試。作為女性基金經理,優勢是消費洞察力和敏銳度可能更強一些。

至于消費反哺投資,比如2014年、2015年時的定制家居,我發現這個行業有明顯的變化,即為從定制衣柜到全屋定制。我就重點研究了這個行業,而當時也重倉了一家定制家居公司,后來收獲頗豐。

再如前兩年通過使用新能源汽車,后來發現這類車的諸多優點,必然是燃油車的替代,我判斷2021年是新能源消費元年。其實我在2016年、2017年長時間跟著新能源的基金經理、研究員學習,但我一直沒有抓手。因為那時還是偏政策驅動,不是消費者真正的主動買單。但我在2021年使用以后有了不同的感受,所以也讓我積極捕捉到了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行情。

不過,今年汽車板塊尤其新能源汽車熱門的賽道,從原來的需求拉著供給變成需求逐漸滯后,現在價格戰就是為了提升銷量。接下來要去觀察行業需求的情況,能不能用價格爭取到比較好的需求,同時還要關注產業鏈中單位的盈利變化。

《紅周刊》:您此前說過最好的結果是既能把握好行業的β,又能找到里面具有α的公司,但從實戰來看很難,能否借助一些指標來達成呢?

王園園:我選股更看重公司的成長性指標,例如收入的成長性。消費品判斷收入成長性其實就去看產品力、渠道力包括品牌力等。有了收入的成長是消費品一個很好的開始,后面可能就關注到毛銷差、最后的盈利能力等等。如果最后能從產品渠道延伸到品牌,后面是可以獲得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從而就延伸到凈利率、ROE的持續提升。因此我最看重收入的成長性,有了收入再看公司通過產品力、渠道力能不能最后轉化成品牌力。如果可以,凈利率、ROE肯定會持續提升。

比如最早我做研究員時挖掘的某紙類公司是很典型的,其是在當時行業里面最明顯跑出來超額收益的例子。這家公司雖然市值不大,但是產品非常好,管理層看重產品品質。當年公司通過股權激勵,把生活用紙競爭對手中的銷售團隊挖了過來。加上公司本身的產品也非常好,公司的基本面就出現了一個拐點。從五年維度看,公司能做到100億元左右的收入體量,對應10%的凈利潤就是10億元,而當時公司市值才30億元左右。同時,生活用紙行業四家龍頭相互競爭,我判斷公司可能會從競爭中脫穎而出。

整體看,我的投資風格偏左側,只要研究足夠深,買了一家公司陪伴其成長,收益率大概率非??捎^。所以,成長是我的核心選股關鍵點,起步的市值大小不是核心因素。

《紅周刊》:大消費是您的壓艙石,如果想向外拓展能力圈,您會向哪些方向發力?

王園園:最早我是研究員出身,主要看的就是一些消費行業,我做投資以來覆蓋衣食住行康樂購,衣食住行就是傳統消費,康是醫療養老健康,這些作為泛消費的基本盤。未來擴展能力圈的話,即使是泛消費領域,我也會以消費者視角為抓手做投資,這是我的優勢。我做了十幾年消費,有了一定的消費敏銳度和洞察力,找到消費者的視角切入點以后,再找投資機會。原來能重點把握C端的投資機會,現在以C端為基礎盤,可以往中上游延展。

例如新能源,除了買整車外,我也可以買電池,還可以買電池的一些中游環節,還可以再往上買碳酸鋰,這樣就可以往下游、中游、上游持續擴展,但我的切入點就是消費者視角。原來基礎盤就是衣食住行,現在可能是偏金字塔一個能力圈的構造,以消費者視角、基礎盤為抓手,也可以往中游和上游擴展。

《紅周刊》:從逐季季報看您確實偏長線持股,如何把握好買點和賣點?

王園園:我的框架里有優選行業精選個股,其次就是深度研究動態調整,動態調整就是自下而上也會注重一些回撤控制,那就是買點和賣點的把握。

買點我比較注重安全邊際的,我不太喜歡追高,希望買在一個比較有安全邊際的位置上。如果買錯了,不會虧太多錢甚至不虧錢。至于賣點,因為A股長期是稱重器,短期還是情緒的放大器,可能存在超買超賣。而我對自己組合里的公司還是比較注重深度研究的,如果有超買的情況,我也會及時止盈。因為情緒過后總會有冷靜期,在情緒比較高的時候止盈,等于做了一定回撤控制。

對于整體大消費的估值,中樞就是15~30倍,二級市場跌到一些比較低的位置我就會出手。當然,中樞也會有一些差異性,若板塊跟經濟強相關,可能成長性也比較弱,就會處在估值中樞的下沿,類似家電等白電股。如果跟經濟弱相關且品牌力非常強,其實品牌力越強護城河越高,可能就會處在估值中樞上沿,類似于高端白酒龍頭。當然中間會有一定細分差異,比如一些公司短期一兩年成長性特別高,有時候可能會按PEG給一定估值。

(本文已刊發于3月25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