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的差異化戰略,將加速金屬鎵漲價周期的到來?
來源:阿爾法工場 ? 2023-02-01 07:40:59
(原標題:隆基的差異化戰略,將加速金屬鎵漲價周期的到來?)
作者 | 多空長思量@雪球導語:轉換效率鎵片與N型還有差距,鎵的稀缺性帶來的成本增加憂慮、鎵未來供應短缺憂慮是否成為隆基差異化掣肘,拭目以待。
光伏行業各環節產能急速擴張, 業內企業差異化布局重要性凸顯。
隆基(SH:601012)去年高調推出基于鎵片的P型新電池HPBC, 起步就上了29GW, 主要面向分布式市場。
(資料圖)
預計很快隆基將落地面向地面電站的新電池, 極大可能同樣基于鎵片的P-HJT或P-TOPCON, 起步應該不低于40GW。
鎵片并不神秘, 它與摻磷的N型片一樣, 目的都是避免硼-氧復合帶來的衰減。 業內硅片企業多多少少都進行過鎵片的研究, 但為何目前只有隆基一家公司采用鎵片, 其它都走N型路線? 也許鎵的稀缺性是一個考量因素。
鎵儲量普遍的數據是約30萬噸, 也有數據是100萬噸。
這個數字說明鎵的儲量非常小, 絕對稀缺。 但即使是30萬噸, 相對目前的百噸級消耗量來說, 足夠。
產量鎵化合物是其它金屬礦伴生, 含量極低, 屬于稀散性資源, 主要是鋁冶煉過程中的副產品。 所以鎵的產量與需求關系相對較小, 反而是與工業金屬需求關聯性大一些; 同樣原因, 它的價格可以跌到與其稀缺性不相符的低位。
近年來, 鎵回收量快速增加, 幾乎占到產量的一半。
鎵的產量與需求見下表
1、 表中, 2015年開始, 粗鎵產量迅速減少, 這是由于全球除中國外其它國家大幅關停粗鎵產能。 目前粗鎵基本由中國廠家生產。
2、 2011-2015年, 鎵一直供過于求, 2016年開始, 鎵的產需關系逆轉。
3、 2018、 2019年, 鎵需求迅速增長, 這是由于LED替換白熾燈帶來的需求猛增。
4、 2011-2015年, 累庫311噸, 2016-2020年, 去庫存306噸。 如果繼續維持消費量大于產量, 鎵去庫存結束后, 就將迎來漲價周期。
用途下表為2017年全球鎵的用途:
下圖為2019年分領域應用:
可見, 鎵主要用于半導體材料, 領域主要是LED、 新能源磁材、 通訊。 這些方面都是確定增長, 所以, 鎵的消費量增長還將持續下去。
中國市場代表了鎵的供需鋁土冶煉決定了粗鎵生產主要由中國提供。
鎵為稀有金屬, 各主要國家都進行了戰略儲備。 由于中國初級制造業的巨大優勢, 鎵的供需關系基本在中國市場得以體現。 特別是由于中國LED產業的急速擴張, 自2018年開始, 中國取代日本成為最大的鎵消費國。
鎵即將迎來供不應求粗鎵產量與鋁土冶煉緊密相關。 由于原鋁生產多年過剩, 疊加部分國家資源壁壘以及中國鋁土礦中鎵的品位持續降低, 雖然粗鎵的名義產能富足, 但實際產量難以大量增加。
預期2023年中國經濟開始見底回升, 鎵的需求將快速增長: LED照明、 MiniLED、 MicroLED、 新能車LED應用; 通訊射頻器件需求; 功率器件需求; 新能車帶來磁材需求。
這個供需邏輯與前文的全球鎵供需走勢圖分析的結論一致: 如果繼續維持消費量大于產量, 鎵去庫存結束后, 就將迎來漲價周期。
隆基鎵片對鎵消耗鎵片摻鎵量取: 40Kg 硅料摻鎵1g計算。
隆基30GW的HPBC每年需要精鎵約2噸, 如果是70GW鎵片, 則需精鎵約4.5噸。 預計2025年全球組件需求600GW, 隆基目標20%市占, 為120GW, 硅片為150GW, 則需要精鎵約10噸。
鎵漲價周期提前到來 ? 對于工業金屬, 10噸不足掛齒, 但對于目前產量只有600-700噸的鎵來說, 則是個大數目, 一家企業帶來的增量是全球產量的約2%。
鎵片的急速放量將推動鎵短缺提前到來。
摻鎵與摻磷的選擇目前精鎵價格約2000-3000元/Kg, 摻鎵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但供需失衡、 去庫存結束后呢, 價格誰能知道?
某種資源短缺時, 價格必然暴漲。 由于新能源快速發展, 硅料價格猛漲, 鋰鹽價格兩年能漲十倍, 硅和鋰的稀缺性都難以與鎵相比。 如果鎵價達到150元/g, 硅片摻鎵的鎵成本將接近0.01元/w 的量級, 不再是忽略不計。
根據隆基的官方數據, 目前公司實驗室電池記錄: P-HJT, 26.56%; HJT, 26.81%。 26.81%的記錄沒有說明硅片類型, 推測為N型( 如果不是, 請通知修改) 。
2021年隆基公布: 隆基電池研發中心單晶雙面N 型TOPCon電池研發實現高達25.21%轉換效率; 單晶雙面P 型TOPCon電池效率在行業內率先突破25%, 實現25.02%的世界紀錄。
可見, 從轉換效率來說, 隆基的鎵片仍然低于N型約10%。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不變的追求。 目前轉換效率鎵片與N型還有差距, 鎵的稀缺性帶來的成本增加憂慮、 鎵未來供應短缺憂慮是否成為隆基差異化掣肘, 拭目以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