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評級 | 阿里巴巴獲高盛看好再漲65%!國信證券:港股是價值洼地
(原標題:大行評級 | 阿里巴巴獲高盛看好再漲65%!國信證券:港股是價值洼地)
編者注:高盛維持阿里巴巴“買入”評級,目標價130港元;中信:長期看,美團將保持核心本地商業競爭優勢;招銀國際維持拼多多“買入”評級,目標價92.90美元>>
大行觀點
【資料圖】
高盛維持阿里巴巴【買入】評級,管理層指行業趨向盈利優先策略,目標價130港元
高盛發研報指,阿里巴巴管理層近日在該行舉辦會議上透露了集團戰略、利潤率前景、疫情影響、云業務增長、餓了么業務的經濟改善和資本配置等相關事項。管理層認為,消費互聯網行業的整體利潤率仍可持續改善,因電商企業正優先考慮盈利能力,阿里巴巴已留意到現有企業之間的增長差距正在縮小,而GMV及客戶管理收入(CMR)的復蘇將更多地取決于宏觀經濟。
該行維持公司港股/美股目標價130港元/133美元??紤]到電商競爭加劇、國際商務業務不斷增長以及公司在云計算領域的領導地位,該行仍看好公司的多驅動布局舉措。預計公司市場份額的損失將日漸趨穩,并看好其擴大潛在市場總量,以及基于三大戰略長期為商家/消費者帶來持續增值的能力。維持“買入”評級。
中信證券維持美團$03690.HK 【買入】評級,指三季度盈利釋放,目標價210港元
中信證券發研報指,美團 $03690.HK 三季度收入626.2億元/同比增28.2%,經營收益9.88億元(市場預期收入624億元、虧損7.6億元),盈利端好于預期。長期看,疫情推動用戶線上消費習慣強化的邏輯不變,公司將保持核心本地商業競爭優勢,未來3年預計保持20%-25%收入復合增長、20%運營利潤率,構筑信心基礎。
中長期維度看,服務業數字化水平仍處于早期,增量邏輯大于存量競爭,與抖音的競爭格局仍需動態評估,公司仍是兼具疫情修復邏輯和高確定性成長屬性的配置型核心資產。考慮疫情沖擊,調整2022-2024年凈利預測至-37.2/209.9/409.7億元(原預測-22.5/233.9/432.4億元);對應經調整凈利預測70.2/293.5/500.3億元(原預測83.2/318.5/523.7億元),基于2023年核心本地商業扣稅后經營利潤310億、15%所得稅率的預測,給予目標市盈率35倍,SOTP估值對應2023年合理市值12,980億港元,對應目標價210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匯豐研究:下調小米集團$01810.HK 目標價至8.8港元 評級【持有】
匯豐研究發表報告指,小米 $01810.HK 第三季業績表現大致符合預期。考慮到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和明年首季的淡季,對小米 $01810.HK 今年至后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更加保守,2022至2024年出貨預測由1.56億/1.655億/1.8億部,分別降低至1.54億/1.51億部/1.64億部。另一方面,由于小米 $01810.HK 將在12月1日發布旗艦機型小米13,將成為該股近期的催化劑,預計今年第四季整體平均售價將錄得5%的按季增長。匯豐研究指,不斷增加的營運開支壓力可能會拖累明年利潤表現。目標價由9.3港元降至8.8港元,維持持有評級,以反映該行長遠仍然看好小米 $01810.HK 的汽車業務。
美銀證券:下調港交所$00388.HK 目標價至360港元,評級【買入】
美銀證券發表報告指,在經歷了今年市場疲軟、成交量和投資收益下降、海外資金可能流出和LME鎳交易事件影響的艱難局面后,預計港交所$00388.HK 明年的盈利將增長20%,而明年日均成交量假設為1200億港元,與今年大致持平。報告指,明年增長預測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多輪加息后利息收入增加,以及投資虧損明年潛在收復失地。該行預測中無計及對LME訴訟的潛在撥備。另將明年和后年的盈利預測下調3%至4%,并降低成交量假設。目標價下調2%,由369港元降至360港元,重申買入評級。
招銀國際維持拼多多【買入】評級,目標價92.90美元
招銀國際發研報指,拼多多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65%至355億元人民幣,較市場一致預期高出15%,主因商家活動的增加和更多優質商家的入駐推動了貨幣化率的強勁提升,而拼多多具備粘性的用戶基礎和持續深化的技術能力優化人貨匹配是助推因素。
該行續指,依托高粘性的用戶群體,拼多多能夠更有效的管理銷售營銷費用支出,且在盈利管理中處于更主動的地位??紤]到拼多多在生鮮和制造業垂類的已經建立的用戶心智,該行認為拼多多主站的盈利能力可持續,未來主要關注重點在于其對跨境電商的投資節奏。該行維持“買入”評級,予目標價92.9 美元。
大行研究
國信證券:港股是價值洼地,兩年巨大跌幅充分消化了諸多利空
國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港股是價值洼地,明后年有望顯著跑贏A股。
經歷了兩年的下跌后,該行判斷港股大概率底部已經探明,理由是:美債收益率上行空間有限;港股已經回落到“40年的第5次支撐”;上市企業回購數量創歷史新高;南向資金持續加倉;互聯網企業ROE已經轉折;房地產政策發力更加顯著;兩年巨大跌幅充分消化了諸多利空。
該行建議中長期以互聯網、醫藥、地產(物業)三大超跌+成長為配置方向,若兼顧經濟周期,短期則遵循“高股息/低估值-下游-中游”的切換次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咨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