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環球觀天下!新期指面世!中證1000能否延續熱度?

(原標題:新期指面世!中證1000能否延續熱度?)

紅周刊 作者 | 張俊鳴

時隔七年,股指期貨又有新品種推出,A股小市值品種的代表中證1000指數在本周五正式亮相期指和期權市場。雖然中證1000以往在A股的“知名度”遠不如滬深300和中證500,但從指數設立十多年以來的長期表現來看,中證1000的累計收益率明顯領先滬深300和中證500,四月份探底回升以來的這波漲幅也大幅超越后兩者。期指推出之后,中證1000的長期發展前景將會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的關注,但也需要注意短期獲利回吐的壓力,在適當回落整理之后尋找潛力品種參與或許性價比更高。


(資料圖片)

做空利器?期指不應被誤讀

股指期貨自帶做空機制,因此在部分散戶投資者眼中被視為機構的“做空利器”,中證1000指數的成份股又是大多散戶持倉比例較高的小市值品種,因此新期指上市配合收割“韭菜”的說法存在一定市場。如果對期指有一定了解的話,就不難發現這種說法是明顯的誤讀。期指固然有做空的功能,但如果沒有對手盤做多的話,做空也無法順利實現。每一筆空單的背后,都有對應數量的多單存在,如同硬幣的兩面。如果說期指是空頭的“做空利器”的話,那么同樣也是多頭高效率的“做多利器”。更何況,股指期貨較高的門檻已經將大部分散戶拒之門外,即使想要參與期指被直接“收割”,對大部分散戶來說也是無能為力,大可不必自己嚇自己。

從過往三個股指期貨推出的情況來看,也很難佐證“做空利器”的說法。其中,期指推出之后出現比較明顯跌勢的是滬深300指數,2010年4月中旬從3350點附近一路下跌到7月初的2462點,兩個半月下跌超25%。而2015年推出的上證50和中證500則不然,上證50指數在期指推出之后雖然有所震蕩,但兩個月內最大漲幅約10%,中證500指數則大漲超過45%。事實上,期指合約的最終結算價取決于現貨指數的表現,如果空頭大幅壓低期指造成相對現貨指數深度貼水的現象,反而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成全套利多頭的狙擊。因此,投資者應當理性、全面地看待期指的功能,而非人云亦云。

小市值品種結構性機會增加

雖然期指在某種程度上是現貨指數的“影子”,但也絕非只是單純的博弈工具,對散戶投資者仍有諸多意義。筆者認為,此次中證1000期指的推出,最大意義在于增加機構投資者對A股小市值品種的興趣。以往機構投資者對小市值股的關注程度較低,主要原因包括業績波動較大、大資金進出難度較高、缺乏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等。但小市值品種在中國經濟成長的大背景下,也具有許多大市值品種不具備的優勢,比如業績增長潛力大、轉型容易等等。此次中證1000期指,讓原本關注小市值品種的機構有了風險對沖工具,參與中證1000成份股的力度也會有所增加。一個參與資金增加的市場,流動性獲得進一步改善,也會有助于估值的提升和結構性機會的產生。

中證1000指數的總市值超過12萬億,成份股多達1000只,涉及行業十分廣泛,成份股齊漲共跌的概率極低,在其中挖掘結構性機會將是機構投資者的“新藍海”。特別是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機構來說,如果能從中挖掘出上市公司“由小到大”的爆發性增長,將可望形成“彎道超車”,快速樹立品牌及影響力。從長期來看,在期指推出之后,圍繞中證1000成份股的挖掘,將有望成為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重要投資行為。

短期獲利回吐壓力需釋放

對于散戶投資者來說,無論是參與期指還是挖掘成份股的結構性機會,難度都不小,退而求其次自然是參與相關的ETF基金。在此前已經有兩只中證1000ETF的情況下,本周又有四家ETF發行,給了投資者更多的選擇。從上市掛牌時間最長的南方中證1000ETF基金來看,2016年11月以來雖然累計漲幅只有4%左右,但相比同期中證1000指數20%左右的跌幅,可謂超額收益明顯。此外,2021年3月掛牌的華夏中證1000ETF相比指數也有將近6%左右的超額收益。顯然,中證1000ETF是散戶投資者配置一攬子小市值潛力股的較好投資工具。

不過,從此前將近六年中證1000ETF接近“零漲幅”的表現來看,中證1000指數具有高波動的特性,如果在估值較高或短期漲幅較大的情況下買入,可能不得不面對階段性套牢的窘境。雖然目前中證1000成份股的估值在30倍左右,處于歷史低位區,但隨著A股全流通和注冊制的推進,市場整體估值重心走低是大趨勢,滬深300和中證500如此,中證1000也不會例外,單純拿歷史估值進行對比難免有刻舟求劍之嫌。本周新發的四只ETF基金,也不排除成為部分場內資金拉高出貨的接盤對象,甚至近期兩只此前掛牌的ETF基金也出現成交明顯放大的情況,提前搶跑的跡象隱約可見。筆者認為,如果四只新發基金的募集規模較大,在成立后迅速完成建倉的話,可能會成為此前預先埋伏的資金出貨接盤的對象。雖然從長期來講不影響指數的內在投資價值,但如果能夠適當回避波段風險,在指數回調中再尋找合適的參與品種,不失為更加穩健的選擇。

(本文已刊發于7月23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