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斷鏈”!武漢市東西湖區將實施三年行動方案
武漢市東西湖區,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食品加工區,同時也是武漢重要的蔬菜糧油供應基地。
然而,一個令人尷尬的現象是,區內食品企業卻很少從本區購入農產品原材料。
這樣的“斷鏈”如何補?6月28日從東西湖區政協議政性常委會上獲悉,該區將實施《現代都市農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補齊這一鏈條。
據區政協委員調研:2021年,該區農林牧漁總產值29.57億元,同比增速11.3%,獲批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該區作為華中地區最大的食品加工區,農業產品加工產值達1267.65億元,但絕大多數加工企業并不從區內采購農產品,反而從山東、河南等地購入。
原來,東西湖區農業近郊化特征明顯,蔬菜、水產、水果等主導產業多以武漢市內為目標市場,種植規模偏小,產品較為單一,農產品大多作為鮮食進入市場、食堂、商超等終端,或作為采摘垂釣等休閑用途。這種零售為主的業態導致農產品銷售價格較高,形成了“農戶不想賣、企業不愿買”的局面。
如何補齊產業鏈?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區已圍繞水稻、水果、蔬菜、特色水產、生豬、農旅等六大產業,撮合區內龍頭企業與有規?;N植的街道、片區進行洽談、對接,打造銷售鏈條。
區辛安渡街擁有大規模生豬養殖場,走馬嶺街建有雙匯屠宰場,回盛生物是區內從事獸藥研發的上市企業,還有通威、國雄、海大等飼料加工企業。“通過政府部門牽線,這些企業相互合作,初步打通了生豬產業鏈上養殖、屠宰、獸藥、飼料等上下游環節,形成閉環。”
同時,區內糧油加工廠益海嘉里已與辛安渡街、東山街對接水稻種植與油菜收儲,平菇現代示范園已與辛安渡街達成初步栽培意向。
“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從源頭提升東西湖農產品供給的規模、品牌與質量,實現規?;⑵放苹?,才能讓本地食品企業愛上本地菜。”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即將發布實施《東西湖區現代都市農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就明確提出要做強六大農業產業,形成生產、采購、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備產業鏈。
以生豬產業鏈為例,未來3年,該區將著力擴大供給,培育建設大型現代化數字生豬養殖場1個,年出欄5萬頭。在水產產業鏈上,該區將在上游開展名特優新品牌的健康標準化養殖和綠色生態養殖,使全區水產品年產量穩定在5萬噸;在中下游則將引進國內知名水產加工企業,培育本土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著力發展休閑漁業,打造水產品產業鏈,塑造“武漢活魚”公共品牌。(記者 成熔興 通訊員 張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