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十年紅薯“出國”了?湖北建設出口紅薯標準化基地

6月2日,當陽玉泉街道金沙村紅薯出口專業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忙著移栽新苗。

“這是經過二次培育的紅薯苗,一根苗最多能結12個紅薯。3個月后,它們將破土而出。”當陽市聚鑫薯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東紅說。根據去年12月簽約的外貿訂單,今年,該合作社種植1500畝紅薯。9月,這些紅薯將漂洋過海,銷往加拿大、荷蘭、馬來西亞等國家。

十年種植,紅薯“出國”

金沙村緊鄰沮河,水源充足,沙地種出來的紅薯色澤艷麗、香甜軟糯。“種了10多年紅薯,從未想過鮮薯能達到出口標準。”王東紅說。

2008年起,王東紅開始種植紅薯,嘗試反季節銷售。每年秋天,他將成熟紅薯放在地窖里,來年三四月份市場缺貨時,再拿出來銷售,價格更高。但是,好景不長。廣東、云南等地新品種紅薯大量上市,王東紅家的紅薯賣不動了,只能隨行就市,望天收。“價格低時,運費都不夠,紅薯只能爛在地里,一年到頭白費勁。”王東紅打起退堂鼓。

2020年,在省農業農村廳牽線搭橋下,一批農業合作社與廣東開展試點合作。有近十年紅薯種植經歷的聚鑫合作社入選。王東紅與深圳市壹伍玖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共同建設出口紅薯標準化基地。

“外貿出口有260個細節標準,自己種的紅薯行不行?”為讓自己種植紅薯達到出口標準,王東紅將種植基地從山上搬到山下,流轉連片平坦土地集中種植;利用當地特有的沙地土壤,堆起田埂,采用水肥藥一體化滴管滴灌。標準化基地建成后,他還減少農藥使用,紅薯產量和品質不斷提高。

改良品種,產量翻番

“客商要求紅薯單個重量在50克到600克之間,而且形狀細長、無機械傷或蟲眼。”王東紅說,過去,紅薯“直插”土壤中生長的根節少,缺少氧氣和營養,單個紅薯不符合出口標準。

總結多年經驗,王東紅創新種植方式,讓紅薯苗插秧時一律“躺平”,保證每個根節營養充分,有足夠空間保障紅薯生長,形狀和口感更好。試種第一年,王東紅就嘗到甜頭。紅薯產量超過2500公斤/畝,優質商品率達96%,是普通紅薯價格的2.5倍,畝均效益提高2000元。

在紅薯種植基地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土地上多了一條條田埂,上面覆蓋著黑色薄膜,每隔10厘米就有一條口子。工人扒開表面的一層土,放入紅薯苗。不一會兒,一條20多米的黑色田壟上“躺滿”綠油油的紅薯苗。

王東紅與廣東省普寧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作,購買精選優良脫毒品種。他還與宜昌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合作,對新薯苗再培育、移栽,相關技術獲得國家專利授權。

去年,王東紅注冊品牌“苕憨憨”,將自己種的紅薯取名為“金沙蜜薯”。今年,他開始申報GLOBALGAP(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規范)認證,預計將在6月拿到證書。屆時,“金沙蜜薯”將獲得更多國家認可。(記者 金凌云 通訊員 魏茜)

關鍵詞: 湖北當陽 紅薯出口專業種植基地 外貿訂單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