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任昊、楊德龍、陶燦等紛紛發聲:勿在熊市后半段下車
(原標題:吳任昊、楊德龍、陶燦等紛紛發聲:勿在熊市后半段下車)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從公募首席經濟學家到千億私募合伙人,再到管理規模百億的權益投資部老總,他們都選擇在同一時間發聲:極度悲觀時刻已過,勿在熊市后半段下車。
3月29日晚上,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發文稱,“磨底的階段是比較難熬的,因為這個時候市場跌多漲少,但是市場極度悲觀的時刻已經過去了,此時保持信息和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無獨有偶,在最近一次對外交流中,高毅資產合伙人、資深基金經理吳任昊透露:“目前是為了盡可能確保我們不會在熊市的后半段被迫下車,從而能夠分享到未來經濟和公司發展的潛在回報?!?/p>
千億私募合伙人:熬過黎明前的黑暗
對于近期A股市場下跌,吳任昊認為,除了地緣沖突等因素外,還疊加了經濟下行過程中,“穩增長”的預期底和基本面底尚未形成,伴隨地產風險加速釋放,產業監管政策待落地等等的擾動。
全球市場避險情緒以及中美脫鉤的擔憂,導致資金撤離新興市場,中概股和港股市場承壓更大。一個月以來,上述負面因素不僅在時間上重疊,而且在幅度上似乎有加大傾向,市場調整難免極端。
以MSCI中國指數為例,本輪調整幅度超過45%,是近二十年除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外最大的一次調整,遠超2015年、2018年和2021年的調整幅度。MSCI中國指數已經回到了過去五年來最低的區域。
“當多重負面因素重挫信心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客觀冷靜地說,否極泰來是市場的一般規律?!眳侨侮环Q,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國內的宏觀政策明確開始“穩增長”,國內的潛在政策空間較發達經濟體更大。
從政策底到預期底,再到基本面底,需要時間,也需要更多的政策的落地來提振需求。市場對于未來的不確定性有很多擔憂,但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都還有較大的空間,這些都不必過于悲觀。
從估值角度看,年初至今各種負面因素的疊加,A股和港股市場已經有比較極端的系統性下跌,主要表現為迅速的估值收縮。如果現在放棄,幾乎相當于是在過去十多年MSCI中國指數的估值最低點。
2022年的勝負手到底是什么?吳任昊認為,在這個基本面錯綜復雜的年份,勝手是什么還需要不斷去研究,而負手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在當前多重壓力同步爆發,投資者信心極度脆弱的低點放棄。
在目前市場被悲觀情緒主導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積極的觀察比草率的判斷更重要,極端情況下,更應該尊重常識和理性。那么,當下能做什么?吳任昊給出的答案是:按照常識和理性去做投資。
具體來說,一是立足于長期價值來選公司,這樣就相對回避了各種短期業績擾動、輪動博弈等帶來的風險,不少公司從三年復合增長角度已經有了較好的投資價值。
二是參考疫情前的估值選股票,這是基于當前通脹和貨幣環境來看更為審慎的尺度,不能把疫情受益帶來的估值提升作為常態。
三是在整體投資的架構上立足于均衡,避免對單一因子有過多的無意識暴露,以盡可能避免遭受不可恢復的損失,確保熬過黎明前的黑暗。
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極度悲觀時刻已過
最近一些大型私募,由于產品凈值大幅回撤,已經跌破預警線,甚至有的跌破清盤線,被迫大幅減倉甚至清盤。楊德龍認為,這其實并不代表這些私募不看市場后續的表現,而是投資的紀律。
“觸碰預警線或者清盤線后必須做減倉或者清盤的動作,這是合同的規定,大家不要過度解讀,這反過來也是市場見底的一個信號?!睏畹慢垬酚^地認為,這往往意味著市場已經離底部不遠了。
在他看來,經過這段時間下跌后,很多行業的龍頭股都已經跌出了價值,甚至有些已經是慘遭腰斬。這一次很多股票跌的比當時熊市的時候跌幅還要大,投資者的信心可以說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當前市場進入到磨底階段,市場信心恢復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融化堅冰也要有待時日,在此過程中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耐心等待市場完成筑底,耐心等待市場回暖。
春種秋收,現在在春天是播種的時候,特別是很多好的股票已經跌出了價值,這時候建議大家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可以逢低布局一些被錯殺的優質龍頭股或者是優質龍頭基金。
當前市場正處于震蕩筑底階段,楊德龍認為,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來度過磨人的階段。磨底的過程結束之后,相信好的公司有望重拾聲勢。在當前感到比較痛苦的投資者,可能也是下一輪行情賺錢的投資者。
公募權益投資部老總:市場到底在擔心什么?
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陶燦與朋友交流,對方說最近有一種莫名的“虛妄”,他于是聯想到了最近的A股也有這種虛妄的癥狀,市場到底在擔心什么呢?
從年初一直到現在市場都是下跌趨勢,最近怎么感覺還是軟綿無力,成交量1萬億左右,都是場內存量資金的交易。上周金融委也給出了穩經濟的信號,但怎么感覺市場就是刺激不起來呢?
從心理學視角來看市場目前疲軟的原因,陶燦認為應該有兩個原因:一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二是對確定性的恐懼。
不確定性的恐懼好理解,對于未知不確定性的事件,沒人可以預知,但證券市場本身就是一個“風險前置,收益后置”的產品特征,不確定性從另一方面來講是實現重大收益的催化劑。
確定性事件的恐懼也許是產生虛妄焦慮的重要因素,這種對確定性事件的恐懼或許會隨著市場的熱度起來而緩和,過往歷史也已證明,最后等到行情起來時候才發現“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對于市場我們不做任何預測,但從人的心理角度來講,目前市場或已經具備配置價值,未來的不確定亦好亦壞,但投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視角長一些或許是打破虛妄焦慮的藥方。”陶燦最后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