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調整震蕩格局下的安全投資策略

(原標題:調整震蕩格局下的安全投資策略)

紅周刊 作者 | 聶方紅

本周,在外圍市場的影響下,A股出現了大幅震蕩調整,各主要指數都跌破了年線,市場一片哀嚎。很多投資者一個月虧掉了2021年一年的收益,一些加杠桿的更是血本無歸。面對突然轉壞的市場,有人沉不住氣盲目斬倉、拼命出逃;有人覺得是機會,大膽抄底、勇接飛刀。面對這種情況,筆者以為按以下策略操作或許會安全一些。

不與趨勢作對是首要。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股市也是如此。一旦趨勢形成,趨勢的力量會持續一些時間,這個時候,最好的選擇是不與趨勢作對,觀望休息為主,千萬不要盲目抄底。一是從歷史經驗來看,上證指數跌破年線以后,后市繼續調整的概率較高。當前上證、科創板、創業板指數的日線、周線趨勢明顯變壞,特別是滬深300指數技術走向更是熊影初現,后市技術上不容樂觀。二是下跌趨勢一旦形成,投資者預期悲觀,風險偏好降低。這種情況下,市場買盤變弱,投資者追高意愿不強,主力就是想做也不敢逆市而行,那樣失敗的概率更高,就是有反彈也會一次比一次更弱。三是杠桿資金爆倉壓力增大,下跌惡性循環可能驅使下跌過頭。這些天股市論壇空間充斥著各種爆倉的信息,雖不能全信,但考慮到現在科創板、創業板漲跌幅是20%,一些高位個股兩個跌停估計就會有一批股民爆倉離場。問題是爆倉越多跌幅越大、反彈越難,形成當年類似熔斷機制產生后,競相踩踏出逃的場面。四是新年基本面依然復雜多變,股市向上信心不足。很多人都擔心股市已經三年收陽,今年如果不先打出空間,投資者追高謹慎會讓行情無法發展。加上九天長假、美國加息縮表等不確定性風險,道瓊斯、納斯達克和西方其他股市已經風光不再。顯然,這個時候順從趨勢、不去沖動搶反彈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盡量降低倉位是首選。投資人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滿倉迎接暴跌。但是很多情況下是無奈的選擇,誰也不想這樣。于是調低倉位就是一個艱難的抉擇。這里有幾個層面:資金量小的投資者,只要手中的股票不存在業績爆雷風險且沒有爆炒過的,跌幅在10%以內可以止損出局,如果虧損大于百分之二三十,那就只能就地臥倒,做中長期投資。資金量大的投資者,如果是滿倉,無論如何要利用反彈或者反抽降低倉位,最好能降到半倉以下。如果你覺得現在是熊市初期,那么這個時候割點肉、虧一點出局,就是為調整到位后的行情準備子彈。實在害怕做錯踏空的,也可以先出來、待調整到一定程度以后,大盤出現企穩重新買回來,哪怕做錯了,也可以多賺一些股票,行情風口來了的時候解套比較容易一些。

不迷信強勢股走獨立行情是紀律。調整行情中飄紅的強勢股最具誘惑力,它會讓持有者更具幻想,不斷喪失最佳減倉機會;讓空倉者更有參與的沖動,自以為挖到了金礦。事實上,真正大勢形成,絕大部分股票或早或遲都會跟隨大勢行動,只有順勢而為,資金才可以四兩撥千斤,資金不會是活雷鋒,不可能逆市來給散戶當解放軍。一方面,逆市而動雖然可以引發資金關注,但很難持久,補跌是大多數弱勢行情下飄紅股票的最終宿命。因為如果莊家是吸籌完全可以打壓拿到更低的籌碼。如果是出貨,行情不好的時候跟風盤非常謹慎,反而散戶比你跑得更快。如果想繼續拉升,不如先利用大市洗盤降低后面的上行壓力。另一方面,很多強勢股是市場調整初期游資的慣性作為,一旦這部分資金意識到大勢已去,它們就會毫不猶豫不計成本出逃,最后跌幅可能更慘。本周二市場逆勢上漲的股票只有268只,其余94.17%的股票都是下跌。前期爆炒的強勢板塊如新冠檢測、預制菜、數字經濟、中藥和原料藥等更是跌幅居前,短短幾日,很多股票不僅跌光漲幅,而且還創了新低。

遠離高價股和抱團股是技巧。每逢暴跌,各方都希望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社?;?、保險資金等機構能夠發揮市場壓艙石、定盤星的作用,挺起穩定市場的脊梁。然而這些機構也是普通的人在操作,他們同樣有自己的利益,更有機構之間的此消彼長的博弈。實際上,傳導放大利空作用的不是中小投資者,恰恰是持倉量大的機構,他們砸起盤來一點也不會含糊。在調整時,我們最需警惕的就是那些機構抱團股票和被機構炒高的高價股。先看抱團股,在市場無方向的震蕩階段,以結構性行情和各種概念題材為借口,機構投資者抱團爆炒,瘋狂拉升。一旦遇到市場調整,機構抱團很容易松動分化,在利益面前原形畢露,踩踏風險隨之呈現。最近新能源、光伏、生物醫藥等股票大幅調整的根源就在于此。再看高價股,百元股陣營的繁盛體現著股市的冷暖。行情好的時候,股價越炒越高,行情差的時候,高價股心理壓力更大,給人感覺下跌空間更多。比如2015年牛市高峰時百元股有96只,到行情慘淡的2018年底只剩下6只了,本周百元股也由2021年底的210多只縮減到180來只。近日博拓生物、安旭生物、東方生物、長春高新等百元以上的高價股跌起來真是驚心動魄,可以說持有者、補倉者、接刀者、抄底者基本上全軍覆沒。一旦這些股票踩雷或者遇到“黑天鵝”,風險更大。

耐心等待和選股是行動。機會是跌出來的。大盤調整,多看少動而不是什么都不做,這個時候更是為后面投資選種子、找地塊、明方向的好時光。一要保持信心。不必被暴跌嚇破了膽,相信節后市場就會企穩,快跌不可怕,就怕陰跌。二要選準關注的板塊。2021年漲幅過大的新能源等高景氣賽道股、高高在上的白酒、新冠防御概念股、跨年度爆炒的預制菜等題材妖股原則上不要列入關注對象,哪怕他們跌了百分之三四十也不行。盡量關注近兩年沒有炒作、調整比較深、業績連年增長的股票,關注2022年穩增長受益的高端制造業和食品消費板塊、有實質業績的數字經濟、元宇宙等新興經濟板塊。關注北交所、港股中有業績支撐又估值較低的股票和板塊。三是從業績預告和四季度基金持倉變化中去找機會。關注類似大族激光這類明顯靠主業擴張、又可以持續的高增長股票,鹽湖股份這類基金增持比重比較大的股票,以及一直沒有被爆炒過的新股次新股。四是及時抓住戰機。把自己認定可能有希望進入風口的股票放到自選股池子,一旦大盤企穩或者個股放量反轉,就毫不猶豫跟進等待分享投資紅利。

最后,祝各位投資者在虎年的股市中買到的股票虎虎生威!

(本文已刊發于1月29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關鍵詞: 投資策略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