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家大行招聘人數過萬 金融科技人才成“香餑餑”

銀行秋季校園招聘正在火熱進行中。近期,已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南京銀行、北京農商行等多家銀行公布了2022年秋季招聘計劃。北京商報記者9月12日梳理招聘公告發現,多家已公布招聘計劃的國有大行新招人數規模均達到了萬人以上。在分析人士看來,銀行擴招既能夠為自身做好人才儲備,也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打下優良基礎,預計這一趨勢在中長期內仍將延續。

多家大行招聘人數過萬

正值秋招季,銀行2022年招聘計劃陸續發布。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期已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北京農商行等多家銀行發布校園招聘公告。

梳理招聘公告發現,國有大行已公布招聘規模的人數均達到了萬人以上。例如農業銀行今年發布的秋招計劃將面向全國招聘超過22000人;工商銀行總行、分行、直屬機構等將合計招聘19000人以上;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秋招人數也分別超過了16000人及11000人。

對于多家大型銀行招聘人數過萬的原因,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王劍輝表示,一方面是因為銀行業招收人才有一定的周期性,人員招聘每隔幾年會根據業務條線進行結構性調整;另一方面是銀行部分員工達到退休年齡,銀行處于新老交替階段,需要補充人力。

“新鮮血液”注入的同時,銀行也在加快“更新換代”。根據半年報統計,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行員工人數合計達181.63萬人,較上年末減少了2.67萬人。

具體來看,六大國有行員工人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少,工商銀行2021年上半年員工人數為43萬人,較上年末減少了1萬人。對于流失原因其在半年報中提及為到齡退休員工較多,下半年校園招聘應屆畢業生集中入職后,預計年末人員總量仍保持在44萬人左右。

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今年上半年員工人數也較上年末,分別減少了0.49萬人、0.35萬人、0.39萬人、0.08萬人和0.36萬人。

在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看來,在數字化轉型的驅動下,近幾年銀行業的業務和設備更加智能化,替代了傳統的人力,員工數量總體上是下降狀態。數據顯示,2019年六大國有行的員工數量下降了1.1萬人,2020年雖然整體人數上升,但人員結構也在變化。與數字化相關的業務以及創新業務,人才招聘需求不斷上升,這類高質量人才具有稀缺性。

金融科技人才成“香餑餑”

隨著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推進,人才招聘結構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從秋招公告來看,除常規的運營柜面人員、行政事務類人員的招聘外,不少銀行還加大了對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力度,針對金融科技類人才設有專門的招聘計劃。例如工商銀行針對科技人才專門設置“科技菁英計劃”,科技菁英人才為境內分行和科技類直屬機構甄選產品研發、用戶研究、大數據研究等領域的科技專業人才;北京農商行為培養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設立的“青鸞科技人才計劃”,招收的應屆生將分配至總行科技條線從事金融科技研究、軟件開發等工作。

此外,各家銀行對于金融科技人才的青睞,在半年報中也有所透露。例如郵儲銀行在半年報中指出,該行自2019年以來連續兩年實現總行科技隊伍翻番。報告期內,總行IT隊伍增加到2299人,全行超過4000人。同時還將繼續開展常態化招聘,加大研發、測試人員引進。

而寧波銀行此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行金融科技部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對金融科技類人才的需求也較為迫切,今年計劃繼續從國內外各大高校廣泛招募相關背景的優秀人才。

談及銀行對于金融科技人才求賢若渴的具體原因,于百程認為,不管是傳統的金融機構,還是創新型的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公司,對科技人才,特別是懂技術又懂金融業務的人才需求都比較大。金融科技創新要與業務結合,因此具有科技與業務雙背景的人才更加緊缺,這里面的業務背景,既包括金融業務,也包括產業背景,這類人才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一方面由于銀行業機構的金融科技類業務規模龐大,導致相關崗位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伴隨著銀行業機構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不斷推進,對此類團隊搭建的需求與日俱增。

“銀行擴招既能夠為自身做好人才儲備,也能夠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打下優良基礎,一方面離不開銀行自身的業務規模擴張這樣的外因,另一方面也與銀行業日漸提升的人才競爭意識存在關聯,預計這一趨勢在中長期內仍將延續。”蘇筱芮說。(記者 孟凡霞 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