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頭部券商凈利潤大增 中信證券仍是業績“一哥”

臨近8月尾聲,上市公司的半年度報告披露也即將拉下帷幕。公開數據顯示,8月30日晚間,共有銀河證券、天風證券、方正證券、國金證券相繼披露半年度報告。至此,A股41家上市券商的半年報披露正式收官。整體來看,中信證券仍穩坐“一哥”位置,營收凈利均位列第一,部分頭部機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此外,部分頭部券商的上半年平均薪酬也維持在較高水平,其中中金公司的平均薪酬更是超60萬元。但在中小型券商方面,則出現了分化現象,在中原證券暴增的同時,也有個別券商營收、凈利同比下滑。

頭部券商凈利潤大增中信建投“掉隊”

從半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2021年上半年,41家A股上市券商的營業收入合計3064.81億元,共有36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上述券商的歸母凈利潤合計達982.4億元,同時也有33家機構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頭部券商的表現依然亮眼。

據Wind數據顯示,中信證券以377.21億元的營業收入、121.98億元的歸母凈利潤穩坐第一,且同比增長41.05%、36.66%。同時,中信證券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營業收入超300億元、歸母凈利潤超百億的券商,是實至名歸的“老大哥”。

而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則緊隨其后,營收凈利均同比增長,分別排名第二、第三。具體來看,上半年海通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34.71億元,歸母凈利潤81.7億元;國泰君安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19.18億元,歸母凈利潤80.13億元。

整體而言,除上述提及的3家券商外,還有華泰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等4家券商上半年的營業收入超百億并實現同比增長,該4家券商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也均超5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中一華”中的中信建投證券卻略顯“掉隊”,其歸母凈利潤意外下滑。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中信建投證券的營業收入為123.26億元,同比增24.51%;歸母凈利潤為45.29億元,同比下滑1.08%。

具體來看,中信建投證券的部分業務收入也呈現下滑趨勢。據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銀行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9.21億元,同比下降3.08%;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1.16億元,同比下降3.81%;資產管理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5.7億元,同比下降24.26%;財富管理業務板塊則在同期增長10.63%,實現營業收入達28.23億元。

此外,中信建投證券控股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在上半年的營收凈利也雙雙虧損。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信建投基金營業收入-7014.12萬元,凈利潤-9939.84萬元。

對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的原因,北京商報記者致電中信建投證券董秘辦,但電話無人接聽。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則對此評價道,管理成本問題與自營業務收入下降或是導致中信建投證券“掉隊”的主要原因,基金子公司的凈利潤下降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到母公司。對中信建投證券而言,還是需要提升自營業務的競爭力,提升抗風險能力,同時積極提升其余各主要業務的競爭力,突出創新業務等,這樣才能夠推動企業更好發展。而降管理成本、提升自營業務收入能力、提升抗風險管理能力,也是其未來發展的重點。

平均薪酬居高不下中金公司超60萬元

在半年報披露的同時,券商行業的平均薪酬也成為業內關注的重點。此前在2020年年報披露之際,中金公司也披露了“回A”后的首份年報,其人均百萬的高薪酬引起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而這一數據在今年上半年也仍令人矚目。當然,除中金公司外,同期部分大型券商的平均薪酬也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北京商報記者引用2021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排名前10的A股上市券商的相關數據,按照“員工年度薪酬總額=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當期現金流量表)+應付職工薪酬期末余額(合并報表)-應付職工薪酬期初余額(合并報表)”的公式,并結合半年報中已披露的母公司與子公司合并員工數量(其中,中金公司、國泰君安證券的半年報均未提及員工人數,將引用2020年12月31日的數據)進行計算。

據統計,中金公司上半年的平均薪酬達69.68萬元,排名第一。中信證券則以53.23萬元的平均薪酬緊隨其后,華泰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的平均薪酬也均超40萬元,分別為48.69萬元、43.78萬元、41.16萬元。此外,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國信證券上半年的平均薪酬則為37.66萬元、33.08萬元、32.06萬元、30.19萬元、28.1萬元。

在某資深業內人士看來,“由于現在券商分化情況比較明顯,頭部效應越來越集中,一些領先的證券公司更愿意從薪酬角度來聚集人才。因為券商越來越比拼凈資本和人才,這也是其業務發生差異的根源”。

但在申萬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看來,這種高薪雖然高于平均水平,但也可能只是某些關鍵崗位的人物工資較高,普通領域的員工工資可能并不高,所以不能簡單地將其平均化處理。“另外要注意的是,電商部門的工資特別是獎金會遞延處理,當年看到的收入未必能在當年兌現,部分公司可能需要三年甚至更長時間來兌現。因此,還是要客觀地看待這一高薪現象。”

中小型券商業績分化明顯中原證券業績“爆發”

不同于頭部券商整體預增、“壕氣沖天”的情況,對于中小型券商而言,其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則呈現分化趨勢。

具體來看,中原證券業績爆發,營收凈利的增速在A股上市券商中均排名第一。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原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3.36億元,同比增86.89%;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29億元,同比增642.17%。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多家券商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下滑,例如,天風證券上半年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則同比下滑,分別為16.27億元、3.3億元,同比下滑21.05%、18.57%;華安證券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為15億元、6.14億元,分別同比下滑9.84%、3.9%。對于營收凈利下滑的原因,北京商報記者向上述公司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前暫未收到公司方面回應。

除上述提及的券商外,其他中小型券商的業績也呈現分化現象。營業收入方面,紅塔證券、浙商證券均同比增長超50%。但與此同時,也有中銀證券、東北證券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此外,還有部分中小型券商的歸母凈利潤增長明顯。其中,太平洋證券、財達證券、方正證券均實現同比翻倍。而紅塔證券、東興證券、第一創業證券、國海證券的歸母凈利潤則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

在券商業資深人士王劍輝看來,由于市場存在著一定的相互博弈狀態,因此,部分券商的持倉或選擇方向可能比較符合這一階段市場的趨勢,所以業績表現也會向好。而由于部分券商選擇投資的方向如制造業、重工業等,過去幾個季度的表現不是很好,就會影響業績表現,但這些板塊也有可能在下一個季度或者后續有更好的表現。(記者 劉宇陽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