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實戰漸近 市場規模需進一步擴大
全國碳市場覆蓋排放量預計超過40億噸,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但目前,全國碳市場還限于碳排放企業,并只覆蓋了電力行業。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碳交易還將囊括更多的行業和市場主體,形成更大的規模。
碳交易實戰漸近
近一個月后,全國碳市場交易就將正式啟動。在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按照《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有關要求,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已通過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基本完成配額預分配工作。生態環境部已組織有關單位完成上線交易模擬測試和真實資金測試,正在組織開展上線交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擬于今年6月底前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
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藍虹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統一的全國性碳交易市場,規模將實現跨越式的擴大,參與主體不斷多元化,碳金融產品也逐漸豐富。具體來看,碳交易市場的規模大約是35億-40億噸,超過了歐盟。而首批主要的225家發電企業,預計業務規模也將達到20億元。”
今年以來,全國碳市場建設明顯提速。生態環境部先后組織開展了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配額核定等工作,還陸續發布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試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發電設施》等技術規范,印發了三份關于碳排放權登記、交易和結算的試行市場管理規則。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上述三份碳排放權管理規則文件明確了全國碳排放權的交易主體,包括重點排放單位以及符合國家有關交易規則的機構和個人,而全國碳市場的交易產品則為碳排放配額。
據了解,碳排放配額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為計價單位,買賣申報量的最小變動計量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申報價格的最小變動計量為0.01元人民幣。結算方面,注冊登記機構應選擇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作為結算銀行,并在結算銀行開立交易結算資金專用賬戶,提供結算業務的銀行不得參與碳排放權交易。
從更長的時間線來看,為推動本次全國碳市場的上線,許多配套工作早已展開,為正式啟動搭好了框架。其中,2020年底出臺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了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市場參與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以及全國碳市場運行的關鍵環節和工作要求。
市場規模需進一步擴大
進入5月后,不僅全國碳市場建設快速推進,與碳市場、碳中和關聯度高的各個行業,也出臺了多個相關政策,為行業低碳發展定調。與此同時,二級市場上的碳中和概念股也已異動多時。數據顯示,Wind碳中和指數5月6日(本月第一個交易日)以來,已累計上漲8.3%。公開資料預測,2021年我國碳交易市場成交量或將達到2.5億噸,為2020年各試點交易所交易總量的3倍,成交金額將達60億元。
事實上,早在這之前,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已經在多個城市進行試點。今年4月,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曾透露,2011年以來,我國在7個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截至今年3月,共覆蓋20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企業,累計覆蓋4.4億噸碳排放量,累計成交金額約104.7億元。
相較試點工作與本次全國啟動,藍虹認為:“在此前的試點工作中,碳市場存在區域不均衡、產業結構不均衡的問題,未能形成統一的碳市場,市場規模不大。同時,絕對總量減排不明確,定價機制也不完善。”
而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生態環境部在此前也完成了成體系的準備工作。但目前碳市場的規模依然有限,從主體來看,目前限于碳排放企業;從行業來看,也只覆蓋了電力行業。
這一規模和范圍在將來會不斷擴大,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先從電力開始,是因為電力行業比較容易計算排放量,相對也容易管理。但碳交易最終肯定要擴展到其他行業,才會真正有用。”
據了解,未來碳交易可能會納入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行業,市場配額可能會超過50億噸,將形成更大的市場規模。
記者 陶鳳 阮航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