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撤單潮持續 百川智能等IPO宣告審核終止
IPO撤單潮依舊在繼續。
5月17日,科創板項目動態頁面顯示,中國科學院沈陽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儀”)、唐山百川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川智能”)IPO宣布終止審核,原因均為公司主動撤回申請。
若將時間拉長至5月份,IPO撤單再迎小高潮,目前已有10家企業主動撤回材料,而按2021年計算的話,主動撤回材料的企業則達到了102家,其中創業板59家,科創板32家,主板11家。對于其背后的原因,盈利能力、財務狀況及合規性問題等方面均是業內認為可能存在的理由。
據了解,中科儀于2014年7月16日掛牌新三板,目前仍在新三板掛牌,公司主要從事干式真空泵、真空儀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干式真空泵是半導體制造的重要設備,為集成電路、光伏、LED、平板顯示、鋰電池等行業的生產設備提供所必需的潔凈真空環境;公司真空儀器設備產品主要包括大科學裝置、真空薄膜儀器設備、新材料制備設備三大類。
2017年-2020年上半年,中科儀實現營業收入1.51億元、2.19億元、3.16億元、1.5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24.72萬元、949.11萬元、-2443.19萬元、-3160.48萬元。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坦言,報告期內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持續為負,如果行業未來發展放緩,或者公司客戶開拓不利、新產品研發不及預期,則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可能受到不利影響,無法盡早實現盈利。
另一方面,在同日撤回申請的百川智能,根據公開資料,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通機車車輛檢修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為軌道交通行車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是行業內主要的軌道交通機車車輛檢修檢測設備提供商。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軌道交通機車車輛檢修設備、軌道交通機車車輛檢測設備、安全作業管控設備及維保服務等。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百川智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01億元、7.22億元、8.23億元和7441.22萬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607.37萬元、5,860.03萬元、22,007.59萬元和1,826.22萬元。
百川智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同一實際控制人合并口徑)銷售收入合計金額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6.17%、68.38%、47.46%和92.91%,占比較高。如果未來行業產業政策發生變化,或者主要客戶的經營情況發生不利變化,導致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需求減少,將會對公司經營成果造成不利影響。
實際上, IPO申報企業持續撤單背后,與保薦業務監管政策不斷加碼不無關系。就在4月30日,深交所公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業務指引第1號—保薦業務現場督導》(以下簡稱《指引》),以規范現場督導行為,提升現場督導透明度。
深交所強調,《指引》一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做到公開透明。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明確督導適用范圍、督導方式、督導時長、結果運用等市場關注焦點,健全完善市場基礎制度,推動構建穩定、可預期的市場環境。二是抓住“關鍵少數”,盯緊中介機構執業質量。通過監督檢查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執業情況,提高發行人的信息披露質量,督促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切實履行核查把關責任。三是堅持問題和風險導向,體現重要性、精準性和專業性。聚焦影響發行上市條件的重要事項,提升監管精準度和靶向性,確保現場督導客觀、公正、獨立、高效。
特別是深交所還明確了被否項目與撤回項目重新申報的現場督導要求。被否項目12個月內重新申報,且相關問題仍然存在的,在受理后將啟動現場督導;因督導撤回項目重新申報,如該項目在督導組進場前申請撤回,在撤回后12個月內重新申報的,在受理后將啟動現場督導。
截至2021年4月30日,深交所共組織開展44個現場督導項目,已實施現場督導的IPO項目約占IPO申報項目總數的7%,與審核問詢協同聯動,形成有效的監管威懾。
早在今年2月3日,上交所同樣發布了關于科創板IPO現場督導的指引內容。不過,相比科創板的版本,此次發布的《指引》選擇增加了不少新內容:如針對現場檢查或現場督導后撤回上市申報材料較多的保薦機構,監管層將對其保薦的項目進行重點隨機抽查,再次開展現場督導。
此前,證監會也多次表示,后續將抓好落實,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發行人信息披露及中介機構執業質量問題進行分類處理,嚴格對保薦機構的評價標準,加大獎懲力度,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證監會還表示,將常態化開展問題導向及隨機抽取的現場檢查。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以往再融資、并購重組項目幾乎不涉及現場督導環節,另外新三板轉板案例也落地在即,現在監管是要保證注冊制審核環節不留死角,為注冊制全面落地在健全完善監管體系,在制度上拾遺補缺。(記者 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