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營業收入連續下滑 "茅五洋"格局動搖
4月28日,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洋河股份”,股票代碼“002304”)對外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1.01億元,同比下滑8.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6.52億元,同比下滑13.79%?!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咦⒁獾?,在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頭部酒企穩扎穩打甚至高歌猛進的同時,洋河股份卻出現業績下滑的掉隊現象,市值也從行業第三退居第五。業內人士認為,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戰略調整失敗、“不務正業”搞理財信托、酒質下降等各種爭議,或是資本市場“茅五洋”格局變天的深層次原因。
營業收入連續下滑
扣非凈利大幅下降
作為擁有洋河、雙溝兩大中國名酒的全國大型白酒生產企業,洋河股份自2009年登陸資本市場以來,公司主要財務指標、經營指標在2018年達到最高點后,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從營業收入來看,洋河股份連續兩年出現下滑。2019年,洋河股份營收231.26億元,同比下降4.28%。相較2018年241.60億元最高點,洋河股份去年營收下滑至211.01億元,減少30億元;從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來看,洋河股份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為73.69億元、65.56億元和56.52億元,呈現一路下滑態勢;從主營產品來看,洋河股份去年各種檔次酒類均出現下滑。其中中高檔酒同比下降7.15%、普通酒同比下降14.86%;從銷售區域來看,洋河股份主營的白酒產品2020年在省內市場、省外市場營業收入全面下滑,其中作為大本營的省內市場收入95.60億元,同比減少7.18%。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洋河股份在白酒主業業績全面下滑的同時,理財投資副業卻做得風生水起。非主營業務中,洋河股份2020年投資凈收益高達12.07億元、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高達12.68億元,占當期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12.21%、12.83%。截至2020年末,洋河股份的交易性金融資產高達143.02億元,其中逾百億元投向了信托理財。也就是說,洋河股份來自炒股、信托產品和理財的收益總額高達24.75億元,占其歸屬凈利潤比例逾三成。
值得警惕的是,現金流充沛始終是白酒業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洋河股份現金流卻出現了不詳的信號。2020年,洋河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9.79億元,比2019年的67.98億元銳減28.19億元,降幅高達41.47%。而在2018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高達90.57億元。分析人士認為,洋河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減少,原因之一或是經銷商庫存消化難、打款意愿低。
產能利用率僅五成
耗資十億做廣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增長乏力的同時,洋河股份又遇到了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的新問題,其成品白酒和半成品白酒庫存也連年高企。
年報顯示,洋河股份旗下洋河分公司、泗陽分公司的設計產能為22.25萬噸,但2020年的實際產能僅為12.24萬噸,產能利用率僅略超五成;子公司雙溝酒業的設計產能為9.70萬噸,2020年實際產能僅為3.81萬噸,產能利用率僅四成。記者進一步計算發現,洋河股份總設計產能約31.95萬噸,其2020年實際產能只有16.05萬噸,綜合下來產能利用率僅有50.23%。有觀點認為,洋河股份產能利用率低下,或與其高端品種培育不暢、高端基酒缺乏進而導致高端產能難以釋放有關。
耐人尋味的是,從白酒產銷量來看,洋河股份已經連續多年下降。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洋河股份白酒產量分別為21.16萬噸、17.93萬噸和16.15萬噸;與此同時,其白酒銷量分別為21.41萬噸、18.60萬噸和15.58萬噸。也就是說,洋河股份白酒產銷量近三年均一路下滑。不容樂觀的是,在白酒產量下降的同時,洋河股份白酒庫存卻不斷攀升,“去庫存”壓力日趨增大。2020年,公司白酒庫存量達2.39萬噸,比2019年的1.82萬噸大增31.62%。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是,洋河股份去年經銷商數量大幅減少,一年凈減逾千家。截至2020年末,洋河股份省內經銷商3116家、省外5935家,合計9051家。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白酒行業以渠道為王,經銷商銳減超10%,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經銷商對洋河股份發展前景并不看好。
盡管經銷商數量銳減、白酒產銷量下滑,但洋河股份在廣告投入方面仍然不惜血本,如冠名各種電視節目、巨額投入央視廣告等。年報顯示,洋河股份去年廣告促銷費高達14.11億元,占當期銷售費用的54.19%。其中,廣告費用合計10.20億元,包括全國性廣告費用8.91億元和地區性廣告費用1.29億元。
酒企市值座次更替
洋河股份退居第五
截至記者發稿時,洋河股份的公司股票總市值不足3000億元,既遠低于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也落后于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已退居行業第五,白酒行業形成了“茅五瀘汾洋”的資本新格局。而此前,“茅五洋”格局一度曾十分穩固,也經常為洋河股份股民所津津樂道。早在2012年,洋河股份曾以1237.59億元的市值超越五糧液,坐上高端白酒資本市場僅次于貴州茅臺的“第二把交椅”。而8年多過去,其市值相繼被瀘州老窖、山西汾酒超越,已退守行業第五。
比市值掉隊更讓洋河股份管理層著急的,恐怕是主要業績增速的全面下滑。在白酒五強中,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歸屬凈利潤、扣非歸屬凈利潤的增速,洋河股份均處于墊底位置。橫向比較,洋河股份主要業績與五糧液距離越來越遠,與“追兵”瀘州老窖越來越近。瀘州老窖目前規模上仍然與洋河股份仍有差距,但業績增速卻遠超后者。從最能反映企業真實盈利能力的扣非歸屬凈利潤來看,2020年瀘州老窖已經以59.91億元超越了洋河股份的56.52億元。
從迅猛崛起到頹勢不改,從“茅五洋”到“茅五瀘”,洋河股份所面臨的內外危機正在全面爆發。洋河股份為什么會掉隊?記者梳理多方觀點發現,可歸結為三大論點:一是“戰略調整失敗論”。一些業內人士指出,洋河股份管理層在自身發展戰略上存在一定的失誤,始于2019年5月的戰略調整是業績下滑“元兇”,“深度分銷”模式存在的經銷商空間被壓縮、銷售積極性下降等助推了下滑;二是“不務正業論”。部分投資者認為洋河股份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投資理財上,忽略了白酒主業的發展提升;三是“酒質下降論”。部分中小投資者認為,洋河股份的白酒沒有以前好喝了,甚至喝了以后第二天會頭疼。引人深思的是,在投資者抱怨不斷發酵、民意洶洶的同時,洋河股份卻堅定認可公司的“白酒三強”地位。洋河股份在年報中稱:“根據已經披露的白酒行業定期報告,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利潤規模繼續保持行業前三位。”
記者發現,洋河股份在年報中將2021年經營目標確立為“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這一預期目標值得期待。但洋河股份在揭示“可能面對的風險”時坦言,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和市場需求變化風險。就上述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致電致函洋河股份,截至記者發稿時未有回復。針對洋河股份存在的其他問題,本報將持續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