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凈利潤增速顯著 18家銀行披露旗下理財子公司經營業績

距離最早成立的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已兩年有余,其發展狀況如何?值得關注。北京商報記者8月31日梳理A股上市銀行半年報發現,包括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重慶農商行在內的18家銀行披露了旗下理財子公司的經營業績。從數據來看,銀行理財系子公司凈利潤增速明顯,理財產品規模穩步提升。而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進入尾聲,各家銀行理財產品轉型也漸趨提速。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未來理財子公司想要挖掘更多利潤增長點,需要提升團隊投研能力、開發更多的產品體系、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

凈利潤增速顯著

A股上市銀行“期中考”成績揭榜,旗下理財子公司經營情況也浮出水面。北京商報記者8月31日梳理發現,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郵理財、光大理財、杭銀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平安理財、華夏理財、寧銀理財、南銀理財、青銀理財、蘇銀理財、渝農商理財18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業績情況在母行半年報中揭曉。

從披露數據來看,18家理財子公司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在0.32億-19.83億元之間,差距較大,首尾相差60倍。其中,興銀理財、招銀理財凈利潤位居前列,報告期內,凈利潤分別為19.83億元、15.57億元,分別日賺1095.58萬元、860.22萬元。

在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看來,理財子公司的營收和利潤來源主要是投資管理費和銷售服務費,投資管理費包括固定管理費和浮動管理費。興銀理財、招銀理財和凈利潤居前列與統計口徑有較大關系,應當是這兩家理財子公司將母行理財產品規模也歸到其管理范疇內。

理財子公司開閘于2019年,建信理財、工銀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中郵理財、杭銀理財、寧銀理財陸續成立,成為最早一批開業的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對比上述11家最早成立的銀行系理財子公司2021年上半年數據,在凈利潤增速上,光大理財、杭銀理財、興銀理財增速最快,今年上半年實現了超1000%的增長,增速分別達3190.48%、3089.08%、1825.24%;建信理財、寧銀理財凈利潤也于上半年實現了超100%增長,凈利潤分別為5.29億元和1.73億元。

為何今年上半年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凈利潤會出現明顯增長?劉銀平分析稱,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結束,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加速,一方面理財子公司新發理財產品規模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從母行承接的理財產品也越來越多,理財子公司產品管理規模大幅上升,使得凈利潤增速也大幅提升。

理財產品加速轉型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進入尾聲,各家銀行理財產品轉型也漸趨提速。13家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規模在母行半年報中顯露。從數據來看,截至2021年6月末,招銀理財、興銀理財、農銀理財,理財產品規模均突破“萬億”大關。

具體來看,招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為2.6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76%。其中,新產品余額占比為80.68%,達2.13萬億元,占比較上年末提高了12.92個百分點。興銀理財管理的理財規模為1.61萬億元,較期初增加1331億元,增長9.02%;其中,符合資管新規的新產品規模為1.35萬億元,占比達83.69%。而農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達1.12萬億元,均為凈值型理財產品。

在凈值型理財產品轉型上,以南銀理財為例,南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總規模為2895.39億元,凈值型產品存續規模為2798.5億元,占理財總規模的比例為96.6%。

面對資管新規過渡期的倒計時,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提速明顯。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1年上)》,2021年上半年,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25.80萬億元,同比增長5.37%。其中凈值型理財產品占比近八成,存續規模為20.39萬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提高了23.9個百分點。

劉銀平認為,整體來看,今年理財產品轉型進展加快,保本理財產品基本達到監管壓降要求,理財產品凈值化比例也不斷提升,不過和監管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部分資管規模過大、老產品占比過高、產品轉型較慢的銀行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時可能無法完成全部整改任務。理財子公司要求“清潔起步”,沒有歷史包袱,但母行需要加快存量資產處置。

存量資產仍需加速處置

存量資產的處置并非易事,部分理財產品存續周期長、處理難度大,過渡期內完成確有困難。對于個別銀行存續的少量難處置的資產,銀保監會此前也提到將采取針對性措施,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持續督促相關銀行綜合施策、積極整改,盡快全部清零。

在交通銀行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交銀理財董事長涂宏透露,交通銀行正在積極推進理財業務存量整改,進展情況符合預期。對有政策制度障礙或期限過長而確實難在過渡期內完成處置的存量理財資產,將綜合考慮資產的品種、期限、價格、投資模式等,利用自然到期、合規新產品承接、市場化轉讓,回表等多種方式對理財存量資產進行處置。

“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存量理財資產回表的方案,上半年暫未實施。從初步方案看,回表資產對全行資本占用、貸款撥備等指標影響均不會太大。”涂宏說。

根據監管要求,理財子公司和母行之間要做好風險隔離,不得進行風險和利益輸送,理財子公司要“清潔起步”,發行符合資管新規的理財產品,母行主要負責消化存量資產,并將整改后符合監管要求的理財產品遷移至理財子公司,不得將歷史包袱遺留給理財子公司。

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建設銀行積極推進理財業務轉型,大力發行凈值型產品,不斷優化資產結構,存量理財整改的相關進度符合預期,有些指標好于預期。建信理財作為承接集團理財業務的主要載體,開業兩年多以來,資產規??焖僭鲩L,盈利能力持續增強,截至上半年末,建信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達700多只,均為符合新規的凈值型產品。

談及整改完成后,銀行理財子公司如何挖掘更多盈利增長點?劉銀平表示,投資管理費是理財子公司重要的營收及利潤來源,提高固定管理費主要通過擴充理財產品規模,增加浮動管理費除了要擴充理財規模,還要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獲取更多的超額業績報酬。想要挖掘更多利潤增長點,未來理財子公司需要提升團隊投研能力,開發更多的產品體系,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記者孟凡霞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