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樓市的這個新政,要鈍刀割肉!
(資料圖)
01
3月30日,官方發文,做好二手房交易“帶押過戶”。緊接著,北京市四部門在3月31日也發文,正式 啟動存量住房交易“帶押過戶”模式, 明確規定住房交易雙方可以在原抵押權不解除的情況下,合并辦理辦理房屋轉移登記、新抵押權首次登記與舊抵押權注銷登記。
并提出了 “兩個不得”:
各中介機構在提供經紀服務時,要主動向買賣雙方介紹“帶押過戶”交易模式, 不得 強制使用“過橋貸”等增加客戶交易成本。
各商業銀行要積極回應符合條件客戶的“帶押過戶”需求, 不得 因辦理“帶押過戶”向客戶收取額外擔保費或服務費。
怎么看待“帶押過戶”?
用官方的話講,要 提高政治站位,將做好“帶押過戶”作為當前加快推動經濟運行穩步回升的重要舉措之一 。可見,對“帶押過戶”的認識,停留在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市場回升, 高度 是不夠的。
為啥這么說呢? 政策很少眷顧二手房,我們看看二手房發生了什么。 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各個城市 二手房掛牌都創歷史新高, 可謂“海量壓頂”。比如,2022年3月份,廣州二手房掛牌量9.9萬套,今年3月份攀至13.3萬套,增長了34%。一二線熱點城市情況基本一致。
而且,不斷有業主將房子掛牌售賣,掛牌量還在刷新記錄!這其中,有很多是“套現盤”,特別是2016-2021年上半年樓市上行期進場的投資客。要套現,就得折價賣房,但這對促成房產交易是不友好的,因為它會惡化市場預期。潛在的購房者認為,房價還會繼續下跌。
這就導致一個非常不好的局面。 能夠成交的房子,大概率是低于市場價的,新房或二手房都如此。真正想換房的人群,只能以低于市場價的水平,才能將手上的房子盡快賣出去。平于或高于市場價,則陷入“長期掛牌、無人問津”的局面,掛個一年半載,都是很正常的。
02
我們看到,多數掛牌二手房,都經歷數次下調掛牌價,直至低于市場價。那些急需“回血”的業主,一次性將掛牌價降到“超筍盤”的價位。市場信息超透明,業主和買房人都在看,“誰更低”!
目前,樓市新房交易,以換房需求為主,大戶型化明顯。二手房交易,剛需和換房夾雜一起,適合剛需上車的“中小戶型、中低價位”,只能在二手房找;適合學位需求、青睞中心區的,也只能轉向二手房??偟膩砜?, 當前市場換房需求主導,“連環單”交易是常態。
這對市場意味著什么?良性循環
目前的問題,就在于無法良性循環。 一項資產,若賣盤太大,且循環不暢,就導致交易活躍度下降,價格就會陷入“陰跌”(這在股票市場一樣存在)。這就是當下二手房市場的態勢。
因此,“帶押過戶”就是通過提高換手率,穩定房價。過去,二手房交易很麻煩,一般要涉及“賣方融資→申請贖樓→圖消抵押登記→買方申請按揭→銀行審批貸款→轉移登記→抵押登記”等流程。
很多人要問了,這個繁瑣的流程,過去一直存在,為啥現在就搞不下去了?過去,樓市持續上漲,交易流程長沒問題,還可以給市場降降溫。但當前市場下行,賣盤巨大,下跌預期明顯,需要穩樓市,交易流程冗長就會拖累市場。因此,“帶押過戶”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03
另外,“帶押過戶”還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提前還貸”。 樓市低位運行,存量房貸利率不下降,“提前還貸”就無法避免。 近期,居民存量房貸增速不斷下降,除了買房積極性較低之外,“提前還貸”是重要的觸發因素。很多業主掛牌賣房,也是為了降低月供負擔。
居民不愿意“承貸買房”,甚至“提前還貸”,這是自我“去杠桿”。當前的樓市高價位,就是過去十幾年爭先恐后地“加杠桿”撐起來的。 當進入自我“去杠桿”,穩樓市就變得很艱辛了。
有了“帶押過戶”,不用賣房子、也不用還貸款,就可以順利地把高利率置換到低利率。而且,存量房貸利率高,而新增房貸利率低,“帶押過戶”的降利率效應,還能激活換房需求。
其實, “帶押過戶”在技術上很容易實現, 主要是不同銀行間在不動產貸款評估、審核流程、風控要求的標準化、信息共享;不動產登記部門和金融部門之間系統對接、信息共享。
退一步來講,即便技術上難以實現,存在系統不兼容、評估標準不一或信息難共享之類的“Bug”,但借助 “公正提存” 的資金監管、封閉運行,一旦有風險,資金即可原路返回,避免各方損失?;蛘?,通過 “雙預告登記” (網簽預告登記、按揭預告登記),提前鎖定該交易。
產權瑕疵或交易限制帶來的損失,基本可以避免!
04
照理說,“帶押過戶”降低交易成本,壓縮交易時限,提高交易效率,為何過去難以推行呢?
很簡單,銀行等金融機構、中介機構,能從冗長的交易流程中,獲得巨大的收益。比如,為贖樓需要過橋融資,日利息約在1-2%;比如,提前還貸費用的違約金大概為本金的0-0.5%;還有擔保費、按揭費、服務費、評估費等?;旧?,每一個環節,都有一筆不菲的收益。
這些都是樓市利益鏈條上的食利者。過去,樓市上漲較快、較為繁榮,各方都可以分一杯羹。你可能要問了,這么高的費用,買賣雙方沒有意見嗎?沒有太多意見,因為大家關注的是房子漲了多少。就比如, 過去高達6%的按揭利率,一樣無法阻擋買房熱情,道理是一樣的。
現在, 房價還在高位,但大環境不可同日而語。 房價上漲預期逆轉了,居民收入和購房熱情大不如從前,無法再繼續支撐那么多的食利者,也無法承擔雁過拔毛了。只有“降成本”、降房價,才可能穩定預期、才能拉動需求。但是,樓市利益鏈條上的人,還無法適應這個新常態。
目前,共有15個省份100多個地市開展了“帶押過戶”,其中天津、山西、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等省份已經全面開展。廣州人民銀行(可以看作是省分行)在2022年9月份曾經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帶押過戶”,但據我了解,進展不理想,特別是兼容跨行,根本推不下去。
說白了,還是不想失去原有體制下的既得收益。所以,此次北京四部門提出的“兩個不得”;國家兩部委提出“要高度重視,提高政治站位,降低制度成本”。其實,地產上承載的制度成本太高了,各方都在指望,不把這些成本降下來,需求就一直疲軟下去,樓市很難穩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