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觀察:德州扒雞:業績增長乏力、擴品類不奏效,鹵味老字號難打翻身仗 | IPO觀察
近日,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德州扒雞”)平移遞交招股書,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資料圖片)
被譽為“天下第一雞”的“德州扒雞”是擁有超過300年歷史傳承的中華老字號,同時也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公司近年來卻陷入增長乏力的怪圈,2022年前三季度更是收入利潤雙雙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其銷售收入受制于門店數量以及地域,并且切入休閑鹵味賽道未能帶來顯著的收入增長。
本次IPO公司計劃募資7.58億元,分別用于德州扒雞(蘇州)有限責任公司新建食品加工項目、速凍扒雞生產線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及品牌升級建設項目等,目的正是突破產品配送半徑限制、豐富產品線,以提高其產品市場占有率。只不過,即便募投項目達產,德州扒雞也難以實現其50億營收的目標。
擴品類效果不佳,將開拓預制菜市場
德州扒雞歷史悠久,最早誕生于明朝,1692年曾獲得康熙題詞、乾隆御膳,享有“中華第一雞”的稱號。然而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德州扒雞的路卻并沒有越走越寬,甚至規模也不及后來者。
目前,德州扒雞主要從事以扒雞產品為主,其他肉熟食為輔的鹵制食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及山東省德州市內的食品超市經營業務,產品以扒雞、肉熟食等高品質佐餐鹵制品為核心,以雞爪、雞翅、雞胗等休閑鹵制品為輔。
觀察公司的產品結構,2019年至2022年1-6月,公司扒雞類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的收入比例分別為67.22%、64.66%、66.8%和59.16%,占比較高且較為穩定。這也意味著公司一直以來對扒雞類產品依賴度較高,并且還沒有發掘出可以帶動收入增長的第二曲線。
數據來源:招股書
事實上,公司的核心產品似乎并不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鹵味食品源于古代中國的餐桌,消費群體多以家庭為單位,扒雞的適用場景則主要為正餐菜品以及禮品饋贈。但隨著消費升級,鹵制品的消費場景逐漸多元化,包裝便攜、可開袋即食的休閑鹵制食品更受消費者的喜愛,導致扒雞的消費頻率遠不及周黑鴨、絕味等品牌生產的零食鹵味產品。因此,公司僅靠扒雞難以拓寬消費場景,也不足以吸引年輕消費者。
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休閑鹵味占比快速提升,從2010年的21.50%升至2021年的45.60%。德州扒雞也嘗試切入此賽道,2019年推出子品牌魯小吉,產品包括雞爪、雞翅、雞胗等辣味休閑鹵制品,只不過消費者對新品牌的認可度并不高。
鈦媒體APP發現,在德州扒雞天貓旗艦店中,魯小吉零食系列的SKU目前在售的僅有6個,截至發稿,除了老湯大雞腿的月銷量超過1000外,其他零食大多只有200左右的銷量。報告期內,魯小吉所屬的肉副食品類產品營收金額分別為0.69億元、0.77億元、0.82億元和0.36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0.16%、11.41%、11.41%和11.51%,增長較緩慢,收入占比也不見提升。
甚至有市場觀點認為,魯小吉和德州扒雞應當獨立運營,雖然兩者的關聯可以讓消費者更快接受魯小吉品牌,但魯小吉的產品與德州扒雞既沒有飲食上的搭配,也沒有產品上的關聯。因此對德州扒雞品牌發展幫助不大,反而是一種消耗。
不過,在擴品類效果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德州扒雞并沒有放棄希望。本次IPO公司擬將7094.04萬元投入速凍扒雞生產線建設項目,準備開拓預制菜市場。項目完全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1.01億元。
德州扒雞稱,傳統扒雞口感佳,但保質期較短;真空扒雞保質期長,但口感較差。通過引進速凍扒雞生產線,一方面可以豐富產品種類,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冷鏈物流的進一步發展,速凍扒雞可實現遠距離的配送,有助于提高公司在全國預制菜以及鹵味市場的占有率。
業績增長乏力,寄希望于江浙滬市場
2019年至2021年,德州扒雞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87億元、6.82億元、7.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2億元、9453.38萬元、1.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為1.01億元、1.10億元、1.12億元。足見公司的營收和業績增長乏力。
而去年由于疫情原因,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業績承壓更為明顯,實現營業收入5.29億元,同比下降3.48%;實現凈利潤7012.93萬元,下降幅度接近30%;扣非凈利潤為6063.87萬元,更是同比下降33.59%。
數據來源:Wind
與同行相比,德州扒雞的收入規模已遠遠落后。以2021年為例,絕味食品、周黑鴨、紫燕食品和煌上煌分別實現營收65.49億元、28.89億元、30.92億元和23.39億元,德州扒雞僅7.2億元。其中絕味食品收入規模是德州扒雞的9倍以上,周黑鴨和紫燕食品則是德州扒雞的4倍以上。
而在德州扒雞收入規模墊底的背后,是門店數量的差距。根據美團餐飲數據觀發布的《2022年鹵味品類發展報告》,絕味食品目前是鹵味賽道中唯一一個萬店品牌,周黑鴨、紫燕食品、煌上煌等千店品牌處于第二梯隊。截至去年6月末,德州扒雞有90家直營店及485家加盟店,合計還不足600家門店。
另一方面,公司門店在地域上過于集中。截至去年6月末,其在山東省的門店數量占門店總量的76%以上。由于鮮扒雞等產品保質期僅為2-7天,決定了其產品銷售覆蓋半徑較短,若不能繼續向其他地區拓展門店,德州扒雞的收入增長將繼續受到制約。
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本次IPO公司擬投入4.50億元用于德州扒雞(蘇州)有限責任公司新建食品加工項目,占募資總額的近60%。公司表示,蘇州生產基地建成后其整體產能將大幅增加,并且可以在江浙滬地區設立充足門店,有助于拓展市場。若項目完全達產,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3.93億元。
不過目前公司產能并不飽和。報告期內,公司扒雞類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6%、82.46%、90.08%和65.98%;肉副食品類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4.22%、80.97%、82.07%和78.69%,監管在反饋意見中要求德州扒雞說明該募投項目必要性。
同時,地域差異也必然帶來口味和飲食習慣的差異。公司坦言,通過募投項目能夠設立新的生產加工配送中心,擴大銷售,開拓新市場,但新市場的開拓需要了解當地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對產品口味做出一定調整,并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若不能成功拓展新的消費市場,則可能放緩公司未來業績增長速度。
2020年,德州扒雞董事長崔貴海曾在上市啟動儀式上喊出下一個十年目標:將德州扒雞做成一個年銷售50億、利潤8個億的百億市值的公司。只不過,眼下公司與這個目標相去甚遠,并且即便本次兩個募投項目達產,也只能為其增加4.94億元的收入。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德州扒雞存在上市前突擊分紅現象。報告期內,公司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74億元,累計分紅卻高達2.85億元。尤其是近兩年內,其分紅均超過凈利潤。2021年,公司凈利潤為1.19億元,實施分紅1.32億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為3761.48萬元,實施分紅4500.00萬元。而這些分紅大都進了實控人家族的口袋,按照其股權占比60.06%計算,崔貴海一家報告期內已累計獲得分紅1.71億元。(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碧月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