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源電動車,沖不出中低端市場
撰文:李里里
編輯:李信馬
題圖:IC Photo
(相關資料圖)
2022年11月22日,綠源電動車的母公司綠源集團控股(開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綠源”)向港交所遞表,擬在主板上市。
綠源集團成立于1997年,總部位于浙江金華,是國內最早一批進入兩輪電動車行業的公司,產品涵蓋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三大品類。其中,液冷電動車系列搭載綠源獨有液冷電機,可以持久續航,是綠源集團的主推產品,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以下簡稱“沙利文”)也為綠源液冷電動車出具了“液冷電動車累計銷量突破600萬臺”的認證。
圖片來源:沙利文
綠源選擇這個時候上市,也與液冷技術的應用突破有關。2022年11月1日,綠源公布了即將上市的液冷全新技術——液冷集成系統,這是綠源電動車液冷技術的第三階段,通過核心部件集成液冷,可實現“一部車,一個熱源”,減少內部線路老化,降低故障率,提升產品安全性和耐用性。
此外,近兩年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有利于綠源電動車的上市。隨著2019年“新國標”實施,我國電動兩輪車行業按下加速鍵,銷量從過去3000余萬一路飆升,并在2020年首次突破4000萬臺年銷售大關。
沙利文預期,在2026年,電動兩輪車的全球銷量將達到11600萬輛,國內市場也將持續增長,并在2026年達到6970萬輛的銷量。
不過,綠源電動車的財務資金狀況并不理想。
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綠源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不斷攀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1.3%、32.0%、119.4%和132.3%。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綠源集團的短期借款增長至6.35億元,長期借款增至1.73億元,有息負債合計8.08億元。綠源集團對此表示:“資產負債率大幅提升是因為建設廣西工廠和浙江工廠智能廠房等業務擴張增加了借款?!薄?/p>
聚焦中低端市場
一直以來,綠源電動車主要聚焦在中低端市場。據招股書顯示,其出售給經銷商的電動自行車平均售價為1289元;電動輕便摩托車的平均售價為1527元;電動摩托車的平均售價為1801元。
在產品品牌定位上,液冷電機是綠源最引以為傲的技術,而這項技術的優勢在于提高車輛的“耐用性”,一部車騎十年的宣傳方向,也說明其目標消費群體對價格敏感。
據招股書介紹,綠源電動車計劃將上市融到的資金,用到產能擴充、研發投入及渠道建設上。擴產項目包括在國內東部城市興建生產基地,預計到2026年逐步達每年250萬輛,山東產地到2026年擴產至350萬輛,此外浙江、廣西兩大生產基地則均是200萬輛的產能。因此,到2026年,綠源集團為自己安排了1000萬輛的產能計劃,這與其截至2021年底210萬輛的產能相比,增長了近5倍。
在研發規劃上,綠源未來擬推出采用新材料及新結構設計的產品,以改善產品整體質量及耐用性,同時減輕重量,并計劃優化及改進目前使用的技術并開發新技術等,并沒有過多提及智能化車型的研發投入。
但近幾年來,綠源集團在研發方面似乎后勁乏力。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綠源集團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69億元、0.83億元、0.95億元和0.44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3.5%、2.8%和2.2%。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綠源電動車專利的申請數量也從2020年開始不斷下降。
綠源電動車專利申請數量 圖片來源:天眼查
研發費用的下降,也與近兩年綠源電動車的營銷開支逐年走高,疊加毛利率走低有關,集團通過壓縮了部分研發費用來平衡開支。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其銷售及營銷費用支出為9503.3萬元,占營收的比重為4.8%,研發費用4484.2萬元,不到銷售及營銷費用的一半。
綠源銷售及研發成本 圖片來源:綠源招股書
不過,綠源電動車并沒有削減營銷費用的意思。申請上市的資金,也將部分用于加強銷售及分銷渠道,以及用于品牌及營銷活動來提升品牌知名度。簡而言之,就是通過融到的資金,來建設更多的工廠增加產能,對原有的產品進行“耐用性”的升級,以及開更多的零售店,擴大自身的營銷網絡,綠源聚焦中低端市場的戰略不會改變。
行業“逆轉”,腹背受敵
但兩輪電動車行業近幾年的高速增長,很可能是無法持續的。
從過去10年國內的銷量數據上看,只有2019年及2020年,增速才大幅提高,分別達到了14.3%與29.3%,其背后主要的原因是“新國標”政策的頒布,以及新冠疫情的爆發。新國標政策不必多說,疫情防控期間,人們隔離防護意識的不斷增強,使得城市公交、地鐵等公共出行的需求大幅下降,選擇使用電動兩輪車通勤的人越來越多,外賣配送需求大幅提升,也帶動了電動兩輪車銷量的增長。
如今,隨著兩大增量因素的退場,行業也將迎來自己的“逆轉”。開源證劵曾預計,從2020年開始,《新國標》強制替換需求不斷增長,并在2022年達到峰值約3877.2萬輛,隨后在2023年驟減,此后再不斷提升,并在2025年全國過渡期終止時,替換需求達到約1722.0萬輛。
不過DoNews認為,其計算結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性。首先是忽視了2018年5月發布新國標之后,到2019年4月之間的新國標替換,其次是假設消費者總是在最后期限才會換車,并不符合客觀情況。DoNews認為,新國標替換的高峰會來的更早,不同年份間的需求相對也更平緩。
這意味著從明年開始,市場需求將迎來大幅下跌,行業將因此進入到存量市場時代。
根據沙利文的資料,目前中國電動兩輪車市場高度集中,高峰時期中國約有2000家電動兩輪車制造商,截至2021年降至僅有約100家,市場前九大制造商占80.3%的市場份額。除了綠源電動車之外,其他品牌也紛紛擴產了自己的產能。新日股份此前定增,公司稱按照全國產能布局規劃,到2024年的產能預計達600萬輛;在2021年底產能已達870萬輛的愛瑪科技,計劃定增擴產新增300萬輛產能,預計建設期2年;雅迪控股未有新的擴產計劃,但其近幾年產能增速更快,2019年產能為800萬輛,2020年產能攀升至1500萬輛,2021年達到1700萬輛。此外,九號公司2022年初預計,到當年10月公司電動兩輪車達到200萬+產能的目標。
傳統品牌通常以中低端車型為熱銷主力車型,隨著這一市場需求的下降,以及各大廠商產量的增長,競爭也將日益激烈。而綠源受困于中低端市場中,又不具備議價的能力。招股書中也提及:“倘我們的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我們可能會失去我們的競爭優勢,這反過來可能會導致銷售及客戶的損失?!?/p>
一旦競爭失利,擴張的產能可能就會變成過剩的庫存。
目前行業仍有增長空間的市場,是在高端車型方面。據沙利文數據顯示,在2017-2021年期間,高端車的銷量增速最快,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2.5%,并預計2022-2026年期間,我國高端車輛的增長率將達到32.5%,是中低端車輛增長率的5-6倍。
艾瑞咨詢消費者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用戶對“智能化”的關注度也在明顯上升,智能化成了繼電池續航、動力性能后的又一大重要購車考慮因素。在2022年,消費者購車時對智能化功能的需求已達到49.4%,而這一數據在上一年僅為21%。
在智能化產品的布局上。新興品牌九號、小牛等是高價車主主要的選擇之一,其表現在智能化水平高、檔次高、創新等方面,更能滿足當前用戶“個性化”購車需求等。
此外,傳統品牌也在加快對智能化的布局。雅迪、愛瑪也正通過孵化子品牌、新產品線等方式發力高端市場,在研發方面,雅迪、愛瑪等品牌也在不斷加強投入,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愛瑪的研發費用為2.13億元,雅迪的則高達5.05億元。
而這卻是綠源電動車缺失,也沒有做好準備的。
如果困于中低端市場,又無力打進高端市場,要怎么辦?這是上市之前,綠源要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