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每日信息:中國前首富被帶走!


(資料圖)

前首富身家30分鐘暴跌千億

銷聲匿跡2年多的漢能系創始人、前首富李河君被帶走。

據財新消息,李河君在2022年12月17日被遼寧錦州警方帶走協助調查,截至2023年1月10日仍未放回,但目前尚不清楚李河君因何原因被帶走。由于是錦州警方帶走李河君,因此有市場消息猜測,或與錦州銀行有關。

2015年,錦州銀行(00416.HK)曾在招股書中披露,與漢能的資金關系規模為94.61億元,分別是與漢能直接掛鉤的受益權轉讓計劃、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以及保本型理財產品,其中附有信貸風險敞口凈額27.7億元。此外,亦有報道指出,錦州銀行給漢能的融資實際更多,不少已轉成了表外。

1月11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錦州銀行董秘辦核實相關情況,截至發稿,電話仍未能接通。錦州銀行股票自2022年12月19日以來,已連續多日無成交。1月11日收盤,錦州銀行報1.40港元/股。

5萬元起家掙下千億身家

登陸資本市場后又退出,李河君與他的漢能系一同從巔峰到低谷而后又銷聲匿跡。

李河君曾經和媒體說過自己的構想,“我希望漢能有一天能成為中國的名片,就像是蘋果是美國的驕傲”。這個構想最終未能實現。

1984年,李河君考入北京交通大學工程系。大三時,他雇傭了20多位同學在學校賣膠卷,3天賺了12元。畢業后,李河君拒絕分配,投身商業,從電子元器件開始,他陸續涉足國內貿易、礦業開采、礦泉水、房地產等行業。

1989年,李河君向大學老師借款5萬元,漢能集團由此誕生。短短5年,李河君用5萬元的創業資金賺到了“第一桶金”——8000萬元。這一筆資金的由來頗為神秘,當初的漢能官網也只有簡單的描述:“鐵路運輸”、“開礦”。有了第一桶金后,李河君也曾迷惘過,有人建議他炒股、有人建議他收購上市公司、也有人建議他收購小水電站。最終,李河君選擇了水電站投資。

1994年,李河君成立華睿集團,切入水電站投資領域,在老家廣東河源用200萬元購買了一座350千瓦小水電站。此后,他又在廣東、廣西、浙江、寧夏等地購入多個小水電站。只不過,幾百千瓦的小水電站終究只是小打小鬧,真正讓李河君一舉成名的是300萬千瓦的金安橋水電站。

2002年,云南政府招商引資,民營企業組團赴云南考察。已投身水電行業多年的李河君,察覺到云南省水電資源項目的商機。很快,漢能與云南省簽署了金安橋水電站項目開發協議,該項目投資近200億元,一期240萬千瓦,兩期總裝機約300萬千瓦。彼時,這是國內唯一一個由民營企業建設的百萬千瓦級別特大型水電項目。

特大型水電項目需要海量資金支持。李河君曾表示,從籌劃到建設運營的8年里,資金像磨盤一樣,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為此,李河君將原來的小水電站出手,甚至將公司所有資金投進去。李河君將全副身家投入到金安橋水電站項目,但項目進展依然一波三折。

2008年底,金安橋水電站被曝未批先建,多家銀行緊急停貸,李河君資金鏈面臨斷裂。艱難時刻,李河君出讓大股東地位,引入恒基偉業董事長張征宇,金安橋水電站項目得以延續。2009年,金安橋水電站建成發電,每天收益高達千萬元,而為李河君“續命”的張征宇,一直到2011年金安橋水電站正式并網發電后才退出大部分股份。

看見了新能源背后的巨大商機,李河君將“風光水”全部涉足了一遍。

2009年,李河君在江蘇和寧夏投資漢能風電場,但風電投資只是曇花一現,李河君沒有在風電行業繼續深耕。隨后,李河君帶著漢能轉戰光伏產業,選擇了投資巨大、成本不占優勢的薄膜太陽能(行情000591,診股)電池技術。在當時,太陽能電池技術分為多晶硅和薄膜。若能順利做出更高轉化率的薄膜產品,那李河君的漢能有望成為中國光伏產業的龍頭。

李河君對漢能投資的薄膜技術非常有信心。自2009年起,漢能在全國各地投資了8個光伏基地。2010年,李河君不僅購買了數十億元設備,還以11億元拿下設備供應商鉑陽太陽能29.4%股權,介入薄膜電池上游產業。

風光之際,李河君還購買了兩架二手灣流G550,以一年700萬元的托管價格停在??跈C場,機身上清晰可見“漢能號”字樣。

要做到技術突破,必然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比起向銀行借錢,上市無疑是更快的融資方法。2013年2月,李河君控股了在港上市的鉑陽太陽能,后更名為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

站上風口,漢能薄膜股價自2014年11月1.8港元/股飆漲至2015年3月高點9.07港元/股。伴隨上市公司股價攀升,李河君以1600億元身家入選《2015胡潤全球富豪榜》,榮登中國首富之位。

賭徒式投資

成名于水電,崩盤于太陽能。

薄膜技術曾被視為光伏未來發展方向之一,但這一技術在商業化上卻存在著致命缺點。由于薄膜光電轉化效率低于晶硅電池,往往轉化效率的差距會抵消組件價格對度電成本的影響,具備更高轉化效率的晶硅電池有著更強的競爭力。要推動薄膜技術成為主流,只靠李河君的漢能根本不可能。

拉攏地方政府入股,是李河君2000億元太陽能投資計劃的重要一環。

自2009年高調宣布進入光伏產業后,李河君一直向多地地方官員宣傳其龐大的太陽能薄膜計劃。在李河君的設想中,太陽能薄膜將因成本低、生產過程無污染,取代多晶硅路線。按照這個計劃,2012年將實現薄膜產能300萬千瓦,終結目標是1000萬千瓦,超過全球薄膜光伏組件年產能。

借著2009年光伏政策東風,李河君先后游說了???、雙流、河源、長興等多個地方的政府和銀行,加入其2000億元的投資計劃中。

有媒體披露,漢能內部有著投資“三三制”的說法:漢能、地方政府和銀行各出資三分之一。但在實際操作中,漢能通過控股公司,中低價購買設備,對地方政府報高價,加大政府和銀行的實際投資比例。與此同時,天量投資總額又能為漢能得到低價的配套土地和稅收返還、補貼等政策。

政府和銀行入局,令李河君信心倍增。如同賭徒般的李河君不改激進的風格,將漢能的未來押注在薄膜技術上。漢能官網曾將“全球規模最大的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的頭銜掛在官網上。

只不過,2009年晶硅組件價格開始下滑,不具備價格優勢的漢能薄膜產品未能打破10%的轉化效率瓶頸,漢能大部分項目無法如期投產,而李河君的2000億元“大餅”也沒有資金方愿意吞下去。據IRENA報告,2009年薄膜電池組件的全球市場份額為14%,2010年已降至11%。

從金水橋到薄膜,賭徒李河君的每一步都在計算著風口,但出錯一次便無法翻身。李河君拒絕了主流的晶硅技術,押注了非主流的薄膜電池,沒有了銀行的資金和政府的支持,漢能最終走到了懸崖邊上。

市場一直流傳漢能大搞“左手倒右手”的關聯交易、操縱股價上漲的消息。有外媒質疑,漢能總是能在收盤前10分鐘上漲,一年內暴漲1048%。

2015年5月20日,漢能召開股東大會。在股東大會開始15分鐘后,漢能股價出現暴跌,30分鐘下跌47%,幾近腰斬。1小時后,漢能股票臨停,市值蒸發1442億港元,李河君身家暴跌千億。

同年5月28日,香港證監會宣布就漢能薄膜發電的有關事務進行調查。7月24日,中國投資信息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鑒于漢能薄膜發電將被剔除等原因,自27日起,該股將被調出“港股通”股票。

2019年,一直支持李河君的錦州銀行危機爆發,漢能系崩盤。有漢能員工稱,漢能發展如同“擊鼓傳花”,沒有新資金的注入,資金鏈便會斷裂。這也是李河君為何需要游說地方政府和銀行的原因所在。

2020年,漢能在原有基礎上重組成立石農控股集團,但該公司已在2022年12月22日停止運營。

“我們往往高估一到兩年的變化,低估五到十年的變化?!睂⑦@句話掛在口邊的李河君,最終也沒能看清漢能的結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