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宏觀解讀11月PMI數據:指引未來景氣的3個信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于博 劉承昊
事件描述
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11月制造業PMI續降至48%。
核心觀點
1. 11月制造業PMI續降,建筑業、服務業景氣同樣走弱,疫情沖擊之下,供需轉弱趨勢明顯,數據全面轉弱;
2.政策積極釋放利好,市場的強預期與基本面的弱現實并行演繹,12月景氣對于市場邏輯能否延續至關重要;
3.需要警惕11月PMI數據所反映的三大信號:1)在手訂單不足、2)去庫壓力增大、3)企業預期惡化,企業主動收縮或拖累12月景氣續降。
以下是正文
數據全面轉弱,制造業PMI再度下探
11月全國制造業PMI續降至48%,不僅逆季節性下滑,且錄得全年次低點。
從主要分項來看,供需雙雙轉弱,庫存分化,價格回落。除了產成品庫存指數略高以外,11月各分項數據全面低于10月及去年同期。
從貢獻率來看,供需轉弱仍是景氣轉弱的主要推手。11月新訂單指數降至46.4%,對本月PMI回落貢獻42.5%;生產指數降至47.8%,對PMI回落貢獻37.5%??紤]到供應鏈效率下降在統計技術上對PMI形成了5%的支撐,本月經濟景氣轉弱幅度或比48%所反映的更大。
建筑業景氣回落,服務業持續承壓
11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續降至46.7%。
其中,11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續降至55.4%,基建(土木工程)景氣回升,但地產施工(房屋建筑)景氣略有回落。
服務業方面,11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續降至45.1%,逼近4月低點。服務業內部,住宿、批發零售、居民服務景氣均邊際走弱。
疫情持續蔓延,拖累景氣下行
10月以來,全國疫情持續蔓延。以PMI問卷截止日(11月25日)為節點,7天內涉及本土疫情的地級市占全國GDP的比重高達98.2%,可比口徑下,影響范圍已超越4月峰值。
從高頻數據來看,11月中旬開始,全國市內交通強度、貨運流量指數均在走低,經濟活躍度明顯下滑。
從制造業的角度來看,疫情沖擊仍然沿著“供應鏈效率下降、產銷活動放緩、企業進一步收縮”的路徑。11月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回落到46.7%,為6月以來最低水平,持續帶動景氣螺旋性收縮。
強預期搭配弱現實,近月景氣方向格外重要
總的來看,11月疫情抑制景氣在市場預期之內,但影響深度超出一致預期(wind一致預期49.3%)。
然而,在政策積極釋放利好的背景之下,經濟弱現實與市場強預期并未產生激烈沖突,而是平行演繹。
向前看,12月景氣會否反彈,對于“強預期弱現實”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
重視3大信號,景氣或未見底
我們認為,11月的PMI數據中潛藏了3大信號,指向12月景氣仍有收縮風險。
一是,在手訂單不足難以支撐生產復蘇。盡管11月新訂單及新出口訂單數據好于4月,但11月PMI在手訂單僅為43.4%,顯著低于4月的46%。在手訂單不足使得下個月生產改善缺乏基礎。即便生產可能恢復,反彈力度也有低于預期的風險。
二是,去庫難度增加,可能導致企業主動收縮。我們以“產成品庫存-新訂單”觀察企業的去庫壓力,以“生產-原材料庫存”觀察企業采購動力。去庫壓力已連續3個月上行,而采購動力已連續2個月下滑。結合出廠價格持續不振的事實,降價促銷或難以繼續帶動庫存去化。去庫壓力持續加大,或倒逼企業考慮主動收縮生產。
三是,企業預期創新低,或拖延復蘇節奏。從PMI生產經營活動預期來看,大、中、小型企業預期均降至2020年2月以來最低點,與2015年年末情景較為類似。我們認為,預期轉弱或使得企業行為更趨謹慎,在產業鏈內部形成“正反饋”,形成景氣收縮的慣性。
風險提示
1、居民、企業支出意愿持續轉弱;
2、國內續發疫情灶點增多,影響生產及物流網絡韌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