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當前時訊:粵開證券:影響后續出口動能有四個變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

粵開證券宏觀分析師:方堃

摘要

2022年10月24日,海關總署發布9月進出口數據 。 按美元計價,9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速5.7%,前值7.1%; 進口同比增速0.3%,前值0.3%。 9月貿易順差847.4億美元,前值793.9億美元。

一、9月出口總量同比增速下行,結構上有喜有憂

下半年出口“旺季不旺”,外需疲軟是主要原因。9月國內高溫等制約國內生產的因素大幅緩解,但出口同比增速仍下探至5.7%。

1、9月出口下行主要是由于歐美消費需求低迷。分地區看,歐美發達市場需求低迷是出口主要拖累項。9月對美日歐出口增速悉數下滑,其中對美國出口同比-11.6%,同比跌幅較8月擴大7.8個百分點。分商品看,海外消費品出口需求進一步降溫。一是海外出行等服務業需求降溫。9月服裝、鞋靴出口同比均下滑至個位數。二是電子消費需求仍在拖累出口,9月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出口拖累當月同比0.9個百分點。三是海外加息抑制地產相關需求,9月家具/家電/燈具出口同比均大幅負增長。

2、9月出口支撐主要來自于具備生產成本優勢成品油和汽車。一是歐洲能源危機帶動成品油等能源化工品出口需求。9月成品油出口同比大增131%,拉動出口同比1.0個百分點。地緣沖突、制裁、減產等因素使得能源供不應求的預期不斷升溫,國際油價高位運行。二是新能源產業鏈高景氣繼續帶動汽車出口。9月汽車出口同比依然延續高增長129%,拉動出口同比1.2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汽車累計出口量已經超越德國。

二、影響后續出口動能的四個變量:外需衰退、美國去庫存、匯率貶值、海外生產瓶頸

分析出口形勢的根本在于對海外需求和供應鏈的判斷。2022年出口逆風因素增加,預計四季度出口增長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主要是基于:一是歐美繼續大幅加息,發達經濟體需求衰退程度加劇,全球貿易總量承壓;二是美國庫存周期轉向去庫存,對進口商品需求進一步降溫;三是匯率貶值對出口的拉動作用相對有限。四是歐洲能源危機或將加深經濟衰退程度。

1、全球高通脹與全球加息周期交織,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全球貿易增長承壓。9月全球制造業PMI跌至榮枯線下方,指向全球制造業外需轉弱。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9月出口同比繼續下滑至2.8%,與韓國制造業景氣預期指數下行走勢一致。

2、今年美國圣誕季購物提前,消費品庫存積壓限制未來訂單增長空間。今年美國零售商和消費者為了避免承擔更高的成本,更多選擇提前采購,以鎖定圣誕消費品價格。今年中國對美出口圣誕節禮品提前了2個月見頂,造成了美國零售商庫存擠壓,后續去庫存階段,消費需求將進一步承壓。

3、非美經濟體貨幣競爭性貶值,匯率對我國出口增長拉動作用減弱。今年8月下旬以來,出口經濟體貨幣出現競爭性貶值,人民幣開啟一輪快速貶值。但人民幣貶值程度不及日元、韓元,匯率對中國爭取更多出口份額的作用有限。

4、歐洲能源危機或將加深經濟衰退,供給替代對出口的支撐作用將減弱。短期而言,歐盟能源危機下生產受限,歐洲工業品訂單需求,利好我國化工、金屬等工業品出口。往后看,如果歐洲能源危機引發歐洲經濟大幅衰退,消費品和資本品需求將大幅收縮,或將大幅拖累我國出口。未來經濟衰退引發產業鏈調整,歐洲制造業或將加快去產能,生產需求對出口的支撐作用或將明顯弱化。

風險提示:國內疫情升級阻礙生產;海外經濟需求下滑超預期。

目錄

一、9月出口同比繼續下行,外需疲軟是主因

1、9月出口拖累項:歐美市場消費品需求疲軟

2、9月出口支撐項:成品油和汽車出口強勁

二、影響后續出口動能的四個因素:外需衰退、美國去庫存、匯率貶值、海外生產瓶頸

1、經濟增長乏力,全球外需進一步放緩

2、圣誕季消費搶跑引起庫存積壓

3、匯率貶值對出口拉動作用有限

4、歐洲能源危機或將加深經濟衰退

正文

一、9月出口同比繼續下行,外需疲軟是主因

上半年國內生產修復,出口“淡季不淡”。今年4月國內疫情阻礙國內生產和物流,出口增速首次來到個位數時代。隨后5-7月,出口恢復兩位數增長且超出預期。這一方面是由于國內供應鏈的韌性,前期積壓的訂單需求集中釋放。另一方面是由于歐美高通脹約束下,部分需求前置,出口景氣強于季節性。

下半年外需疲軟,出口“旺季不旺”。8月出口同比下滑至7.1%,出口形勢驟然轉冷,國內疫情和高溫限電制約了國內生產。而9月國內制約因素大幅緩解,但出口同比增速仍下探至5.7%,反映出外需疲弱是出口放緩的主因。

1、9月出口拖累項:歐美市場消費品需求疲軟

一是歐美發達市場需求低迷是出口主要拖累項。分地區來看,出口結構分化,發達經濟體全面走弱,新興市場出口相對景氣。9月對美日歐出口增速悉數下滑,其中對美出口同比跌幅加深,出現兩位數負增長。9月對美國出口同比-11.6%,同比跌幅較8月擴大7.8個百分點;對歐盟/日本出口同比下滑至個位數增長,分別為5.6%/5.9%,較8月分別下行5.5/1.8個百分點。而9月對東盟出口維持高增速,9月對東盟地區出口同比29.5%,較前值25.1%小幅提速。

二是消費品出口需求進一步降溫。分商品結構看,一是海外出行等服務業需求降溫。9月服裝、鞋靴出口同比均下滑至個位數。二是電子消費需求仍在拖累出口,雖然9月手機出口保持正增長,但9月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出口拖累單月同比0.9個百分點。三是海外加息抑制地產相關需求,9月家具/家電/燈具出口同比-9.4%/-14.5%/-19.8%。

2、9月出口支撐項:成品油和汽車出口強勁

盡管出口整體承壓,但結構上仍有支撐,主要來自于具備生產成本優勢成品油和汽車。

一是歐洲能源危機帶動成品油等能源化工品出口需求。9月成品油出口同比大增131%,拉動出口同比1.0個百分點。國際石油市場需求火熱,烏克蘭危機引發歐美對俄羅斯石油升級制裁,地緣沖突不確定因素頻發,國際原油及成品油價格仍處于高位運行。而且歐洲加快了能源庫存采購步伐,引起國際石油市場需求量增加,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決議11月起啟動原油減產,能源供不應求的預期不斷升溫。

二是新能源產業鏈高景氣繼續帶動汽車出口。9月汽車出口同比依然延續高增長129%,拉動出口同比1.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中國汽車累計出口量已經超越德國,中國成為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

二、影響后續出口動能的四個因素:外需衰退、美國去庫存、匯率貶值、海外生產瓶頸

分析出口形勢的根本在于對海外需求和供應鏈的判斷。疫情以來,得益于海外需求爆發與中國供應鏈的確定性,中國出口迎來總量和份額雙重提升。而今年年出口逆風因素增加,前三季度,全球外需放緩疊加訂單競爭壓力加劇,我國出口整體下行,出口回歸低增長的常態。

未來中國出口依然在外需放緩與供應鏈韌性中需求平衡,預計四季度出口增長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對國內實際經濟增長的貢獻下降。主要是基于:一是歐美繼續大幅加息,發達經濟體需求衰退程度加劇,全球貿易總量承壓;二是美國庫存周期轉向去庫存,對進口商品需求進一步降溫;三是匯率貶值對出口的拉動作用相對有限。四是歐洲能源危機與經濟衰退程度或將加深。

1、經濟增長乏力,全球外需進一步放緩

全球高通脹與全球加息周期交織,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全球貿易增長承壓。10月WTO發布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增長3.5%,但隨著能源成本激增,加息削弱需求,2023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僅增長1%,遠低于之前預測的3.4%。

全球需求景氣度下行。9月全球制造業PMI跌至榮枯線下方,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大幅下滑,指向全球制造業景氣度明顯轉弱。而美國ISM制造業PMI大幅下滑至50.9,創2020年6月以來新低;歐元區制造業PMI則連續三個月位于榮枯線下方。有全球經濟“金絲雀”之稱的韓國9月出口同比繼續下滑至2.8%,與韓國制造業景氣預期指數下行走勢一致。中國臺灣地區9月出口首現負增長,電子消費品出口增長下滑是主要拖累。

國際航運市場也顯示出外貿訂單低迷。港口貨物運價是外貿形勢的“晴雨表”,9月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累計下跌超17%,美國、歐洲航線的集裝箱運價均出現大幅下降,外需放緩是運價下跌的主要原因。

2、圣誕季消費搶跑引起庫存積壓

美國圣誕季購物提前,消費品出口前置引起庫存積壓。去年四季度美國制造商與零售商均處于主動補庫存階段,出現了圣誕季和搶購潮,疊加供應鏈的“長鞭效應”,致使去年四季度出口遠高于往常。而今年美國零售商和消費者為了避免承擔更高的成本,更多選擇提前采購,以鎖定圣誕消費品價格。從海關總署的細項數據來看,2022年7月,我國對美國出口圣誕節用品金額達到峰值19.48億美元,與2021年9月達峰相比,提前了2個月。目前美國消費品補庫存基本結束,大批零售商紛紛報告庫存擠壓。未來隨著美國步入去庫存周期,對美出口還將進一步放緩,拖累整體出口同比增速下行。

通脹高企抑制居民消費,消費品未來出口動能承壓。今年9月美國CPI同比仍高達8.2%,系連續7個月高于8%。消費者的通脹預期同樣處于高位,高通脹與快加息影響下,美國居民將收縮消費需求。并且從美國商務部披露的進口數據來看,2022年下半年,美國進口的消費品和中間品金額都出現環比萎縮,同比增速也出現大幅下滑。8月美國進口消費品金額同比8.3%,較3月同比高位大幅下降。

3、匯率貶值對出口拉動作用有限

本輪競爭性貶值過程中,匯率對我國出口增長拉動作用減弱。今年8月下旬以來,出口經濟體貨幣出現競爭性貶值,人民幣開啟一輪快速貶值,主要是因為美聯儲緊縮預期增強,中美利率迅速收窄。但是其他亞洲經濟體如日本、韓國本幣貶值幅度更大,東亞制造國之間存在一定的價格競爭。人民幣貶值程度不及日元、韓元,匯率對中國爭取更多出口份額的作用有限。

4、歐洲能源危機或將加深經濟衰退

歐洲能源危機限制能源密集型產品生產。今年夏季歐洲處于能源需求淡季,能源價格受到地緣因素屢創歷史新高。歐洲能源瓶頸限制制造業和服務業復蘇,歐洲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均跌至歷史低位。而且能源漲價使得歐洲貿易條件變差,歐盟對外進口工業品規模持續增加,貨物貿易逆差持續擴大。中國承接了歐洲制造瓶頸的轉移訂單,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出口高增長。

歐洲能源危機或將加深經濟衰退,供給替代對出口的支撐作用將減弱。今年全球高通脹環境下,受益于國內保供穩價政策,我國生產成本的優勢支撐了出口的韌性,而化工、有色、煤炭、電氣、機械等制造業出口增長也帶動了行業增加值的提升。短期而言,歐盟能源危機下生產受限,歐洲工業品訂單需求,利好我國化工、金屬等工業品出口。往后看,歐洲經濟衰退概率大幅上升,如果歐洲能源危機引發歐洲經濟大幅衰退,消費品和資本品需求將大幅收縮,或將大幅拖累我國出口。經濟衰退引發產業鏈調整,歐洲制造業或將加快去產能,生產需求對出口的支撐作用或將明顯弱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