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天天訊息: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詳解《“十四五”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

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題: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詳解《“十四五”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

新華社記者劉夏村

近日,國家減災委印發了《“十四五”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這是我國國家層面第四個防災減災綜合性規劃。我國防災減災工作將從哪些方面發力?實現怎樣的目標?在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應急管理部2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資料圖片)

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

對于規劃的目標,應急管理部監測減災司司長陳勝介紹,第一階段到2025年,基本建立統籌高效、職責明確、防治結合、社會參與、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協調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第二階段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重特大災害防范應對更加有力有序有效。

“在總體目標之下,規劃明確了6個分項目標、2大板塊12項主要任務?!标悇俦硎?,一是圍繞完善體制機制,一方面加強規范化建設,修訂完善防災減災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重特大災害調查評估制度,完善各類災害應急預案和各領域標準規范,另一方面加強機制建設,建立健全自然災害防治綜合協調機制,完善齊抓共管、協同配合工作格局。

二是圍繞減輕災害風險,突出源頭管控,將災害風險評估等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要求,建成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編制綜合風險圖和防治區劃圖,力求最大限度減輕災害風險。

三是圍繞高效救災救助,增設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健全救災應急響應機制和各項救助政策,加強預警與應急響應聯動。

四是圍繞夯實防災減災基礎,部署防災減災科技支撐能力建設重大項目,鼓勵防災減災救災產業發展,夯實防災減災救災的基層組織體系,廣泛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教,全國城鄉每個村(社區)至少有1名災害信息員。

重點地區災害性地震發生后10秒內發布地震預警信息

中國地震局規劃財務司副司長周偉新介紹,“十四五”時期的防震減災工作,進一步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創新地震科技、推進現代化建設。

一是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建設。加快建設地震監測臺網,重點地區災害性地震發生后10秒內發布地震預警信息。力爭作出有減災實效的地震短臨預報。

二是加強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建設。加快開展地震探查區劃評估,完成全國地震易發區地震災害重點隱患調查,編制第六代地震區劃圖。加快推進地震易發區房屋加固改造,提高建筑抗震設防能力。

三是加強地震應急救援能力建設。震后15分鐘內提供地震災害自動快速評估意見,40分鐘內提供地震災害快速評估結果,60分鐘內提供地震趨勢研判意見,為高效有序開展地震救援任務提供支撐。

我國是世界上氣象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鄧世忠表示,建立分災種、分區域、分行業的氣象災害風險預估預警服務體系,發展氣象災害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業務。強化綜合減災,推進自然災害防、抗、救全鏈條的氣象服務保障,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聯動機制和遞進式預警服務機制,筑牢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

災害發生10小時之內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應急管理部救災司副司長來紅州介紹,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救災救助要更加有力高效,災害發生10小時之內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他表示,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將聚焦規劃目標,從做細群眾安置救助、做實救災物資保障、做好部門應急聯動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救災救助能力建設。

來紅州還介紹,目前,我國已構建完成省、市、縣、鄉、村五級災害信息員體系,總量達100余萬人,多為基層干部兼職,覆蓋全國所有城鄉社區,多災易災地區還實現A、B角配備。各級災害信息員主要承擔災情統計報送職責,同時兼顧預警信息傳遞、災害隱患排查、險情信息報送等任務,協助做好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等工作。

來紅州說,建設這支隊伍,主要目的是為了構建一張覆蓋全國的災情信息統計報送網絡,確?;鶎佑腥藞鬄?、會報災,報得出、報得準、報得快。每名災害信息員都扮演著“神經末梢”的角色,緊急情況下,能將災情險情信息及時傳遞到“大腦中樞”,為各級黨委政府搶險救援救災決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撐,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

關鍵詞: 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