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需求牽引 強化專業支撐
“經過一年多實踐探索,天津、廣東在完成?;分卮笪kU源聯網任務的基礎上,分別額外接入了1100余家、800余家?;菲髽I,進一步擴大了聯網覆蓋范圍,實現了監測聯網常態化運行。”
日前,應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會同相關司局、地方部門組成專家組,對天津、河北、黑龍江、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湖北、廣東、云南等10個“智慧應急”試點單位的建設情況進行了成果評估?!爸腔蹜薄痹圏c建設是首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綜合性信息化試點工作,各試點單位牢固樹立集約化建設、融合式發展、扁平化應用的發展理念,克服疫情反復、經驗不足、經費緊張等困難,探索形成“智慧應急”建設新模式,初步構建“智慧應急”發展新格局,為“十四五”應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0年以來,各試點單位邊探索、邊建設、邊應用,在工作機制、基礎設施、智能應用和支撐隊伍建設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歷練了隊伍,提升了能力,有力推動了“智慧應急”快速發展,為全面推廣“智慧應急”積累了寶貴經驗。
統籌為先——
加強組織領導 轉變發展理念
開展“智慧應急”試點建設以來,各試點單位主要領導帶頭研究、親自部署,將“兩個至上”“兩個根本”作為信息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2019年“怕擔責、不敢接”轉變為目前的“敢擔當、主動接”,不斷增點擴面,強化資金保障,建設模式從“各自為政、自行建設”變為“統籌規劃、集約建設”。
2020年11月6日至7日,應急管理部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智慧應急”建設現場推進會。會后,十幾個省份相關部門的主要領導帶隊赴廣東調研學習,主動開展“智慧應急”建設。
為做好“智慧應急”試點建設推進工作,十個試點單位對標《應急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框架(2018-2022年)》要求,制訂實施方案,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明確任務目標和各級、各部門職責分工,確保試點“一盤棋”推進。
在“智慧應急”建設中,各試點單位領導高度重視,相繼成立“智慧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一年內,江西省應急管理廳主要領導召開專題會議16次、批示12次,由業務處建設業務性、專業性系統,科信處負責建設基礎性、綜合性系統,有效防止了建用“兩張皮”。
開展“智慧應急”試點建設以來,“集約化建設、融合式發展、扁平化應用”的理念已成為共識。在《應急管理部關于推進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見》印發后,各單位認識更加深刻,貫徹落實更加堅決,項目把關更加嚴格,專項治理更加深入。
黑龍江采取“省級統建,省、市、縣分級應用”的集約化建設模式,堅持部級統建省級不建,省級統建市縣不建,避免了重復建設問題。為嚴把全省信息化建設審核關,保證全省信息化工作步調一致,黑龍江省建立了信息化建設報審制度,各級應急管理部門須報上一級同意后方可開展建設。
在對各地市建設方案審核的同時,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對市地信息化工作負責人員講政策、教方法,尤其是對方案中的漏洞和后續驗收、應用等階段容易產生的問題進行多次重點強調。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科技和信息化處負責人周偉濱向記者介紹,某市應急管理局在信息化建設方案報審期間,共換了4家方案編制單位,報送8次才通過審核?!半m然過程很艱辛,但地市的建設規劃與部、省思路一致了,就不會出現偏差,并且通過多次磨合,也鍛煉了地市的信息化隊伍。”
此外,河北省應急管理廳以指揮中心作為樞紐,積極開展橫向部門對接,截至目前,對接了消防、林草、水利、自然資源、地震、氣象、公安、交通、文旅等部門已建設的應急相關信息系統。通過開展數據匯聚治理,充分利用各部門現有的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有力提升了應對多災種突發事件的信息化支撐保障能力。
實戰為本——
堅持需求牽引 推動業務轉型
堅持業務、問題導向,圍繞應急管理實際工作的難點、痛點,結合自身特點明確發展任務、方向,以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破解發展難題,是各試點單位開展“智慧應急”建設的主要路徑。
去年以來,天津市“智慧應急”工作組走訪了全市16個行政區以及濱海新區的5個功能區,了解業務需求、宣講“智慧應急”思路,構建起“監測預警+智能分析+協同聯動”的高點云防系統。
2021年4月17日15時30分許,G338津神線南側,大港石化園區某企業西側180米附近出現了荒草燃燒火情。高點云防系統瞬間響應,自動發出預警通知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崗和安全生產監測預警崗人員,值班人員及時通知屬地應急部門、消防部門及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并通過高點云防系統遠程指導現場撲火工作。
“我市?;飞a、存儲企業大多布局在較為偏僻的地區,企業周邊多野草荒地,極易發生火災隱患,進而誘發?;钒踩a事故?!碧旖蚴袘惫芾砭志W信辦負責人王旭向記者介紹。對此,天津市應急管理局加強高點云防工作模式試點建設,基于地圖數據資源,將全市1287家重點?;髽I及其重大危險源、240個地質風險隱患點位、2935個重要防護目標等信息上圖展示,并在大型?;髽I較為集中的區域部署高點云防系統,實現了火點識別和智能化預警。
在試點工作中,江蘇省圍繞重點行業領域的業務急需,建設了?;分卮笪kU源企業廠區外視頻存儲系統。
“試點建設前,我省?;分卮笪kU源企業的廠區視頻僅能夠在監測預警系統中被實時調閱,歷史視頻監控僅存儲于企業廠區內部,不利于安全監管和應急響應工作?!苯K省應急管理廳科技和信息化處負責人牛大偉告訴記者,為消除痛點,江蘇省應急管理廳在全省范圍開展了?;分卮笪kU源企業視頻存儲試點工作,實現了在大部分重大危險源?;菲髽I視頻監控的廠區外存儲。
2021年1月12日,南京市江北新區揚子石化“1·12”火災事故發生后,江蘇省應急管理廳第一時間調取了該企業17時前的中控室視頻,通過對中控室的視頻分析,認定該企業實際上在16時59分即發現了事故苗頭,距離官方報道的17時6分提前了7分鐘。同時,通過及時調取企業廠區的一處高點視頻,在消防視頻尚未回傳之前,遠距離觀察起火回收塔的基本情況,為事故復盤研判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有效解決應急指揮能力不強、應急指揮調度體系不完善問題,廣東省加強融合指揮技術攻關,以“融合指揮”為方向,建設打造了省、市、縣、鎮、村五級貫通的扁平化應急指揮體系,將全省21個地市、206個縣區、1637個鄉鎮、84萬名應急責任人,通過云視頻會商系統、應急“一鍵通”納入應急指揮視頻調度體系。
此外,為系統解決應急通信“三斷”難題,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以應急通信裝備集成創新和通信隊伍保障為重點,創新提出衛星便攜站、建模偵察無人機、單兵終端、音視頻一體化終端的“四合一”小型化、便攜化應急通信裝備組合。通過為14個地市配備“四合一”通信裝備,有效解決了非常態下應急通信“看不見,聽不到”的問題,為成功實施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救援、全面打贏“12·5”佛山高明山火、有效防御2020年最強“龍舟水”、2021年防汛防臺等災害事故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
保障為要——
創新工作方法 強化專業支撐
在“智慧應急”試點建設中,專業人才和隊伍是推進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保障。對此,黑龍江、江蘇、江西抓住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契機,分別成立了保障中心;山東、云南采用購買服務等方式組建了保障隊伍;湖北依托應急管理部大數據中心成立技術服務中心,為全省提供專業技術服務……
為提高信息化支撐能力,各試點單位進一步加強政務外網、指揮信息網、應急通信網建設,指揮調度組會和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充分發揮安委會、減災委、森防指等議事機構優勢,強力推動相關部門系統互聯和信息共享;依托應急云、地方政務云部署應用系統,運行更加穩定,安全更加可靠。
在隊伍建設上,各試點單位紛紛“開小灶”,廣泛開展培訓。為有效解決各級應急管理隊伍工作人員信息化應用能力不強的問題,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從基礎知識、網絡安全、系統應用等多個方面開展了信息化培訓。2021年以來,黑龍江省面向基層開展了9期培訓,面向企業開展了4期培訓,面向廳機關單位開展了5期培訓,共培訓4600余人次。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還組建了一支專職隊伍,對全省的信息化建設進行指導服務,并承擔信息化運行維護工作?!拔磥?,湖北將持續拓寬對口聯系渠道,加強溝通協調和技術指導,解決各單位專業人才缺乏、技術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為‘智慧應急’建設提供人才支撐?!焙笔惫芾韽d網信辦負責人黃洋說。
隨著發展的不斷深入,應急管理專家逐漸成為應急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智囊團”,各試點單位陸續開展應急管理專家組建設。但由于專家人數多、專業多,傳統的電話、微信等邀約方式,及“半透明”的專家信息獲取方式,均難以滿足當前應急管理業務的實際需求。如何遴選、調用并充分發揮專家的協助、指導作用,是各試點在“智慧應急”建設中一直努力探索解決的問題。
為切實提高全省應急管理科技信息化水平,充分發揮應急管理專家的決策咨詢和技術支撐作用,規范應急管理專家的遴選、調用、考核等工作,山東省應急管理廳于2021年6月29日印發修訂后的《山東省應急管理專家管理辦法》,并依托OA系統建設了專家管理信息系統,對專家管理實施全過程信息化,將全省3001名應急領域的專家信息納入專家管理信息系統,形成山東省應急專家一張圖,隨時顯示專家的工作、請假狀態,方便就近調用。
2月20日19時許,山東某企業發生一起機械傷害事故。對此,山東省應急管理廳根據事故類型,利用專家管理系統隨機選擇出就近且適配的專家,立刻派出任務。專家收到任務通知后,即刻響應,隨工作組前往現場,進行事故情況調查。
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安全生產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邱娟向記者介紹,專家管理系統按照專業和任務類別進行網格化設置,細化專家的領域、類別、專業的橫向建設,實現了精準調用符合條件專家;同時,在報名遴選功能模塊設置了專家的基本信息和能力情況,在任務管理模塊實現專家調用的“雙隨機”、實現了專家線上審簽的全流程管理功能。
關鍵詞: 組織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