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層“神經末梢”如何更靈敏?

機構改革后,基層應急管理機構逐步完善,體制機制逐步理順,初步實現了有人管、有人干。然而,應急管理涉及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多個方面,如果基層“神經末梢”不靈敏,就無法做到問題發現在先、險情處置在早、風險化解在小。

近年來,面對基層“人少事多任務重”的困境,各地積極探索、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推進力量融合、資源聚合,努力將應急管理觸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著力建設一支隨時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應急救援隊伍。

整合各方力量資源    筑牢人民安全防線

機構改革后,基層應急管理工作面臨新形勢。目前,基層從事應急管理工作的人員少,能力普遍不強。讓更多人參與應急管理工作,筑牢人民防線,成為基層亟須解決的問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教研部理論室主任、教授李明說:“進入新時代,關鍵是要用系統性、總體性思維,做好各方力量組織結合、系統融合和力量整合?!?/p>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黎托街道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5名專職安全信息員,將原來2支安全信息員隊伍調整為3支,專職負責應急管理相關工作。各社區還設立1支安全巡查員隊伍,為社區安全保駕護航。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區政府主建、街道主(監)管、第三方運行”的工作思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該區把社會力量引入到社區應急管理和服務中,在方案設計、信息平臺、隊伍建設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發揮其專業性、靈活性強的優勢,做到“用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其他地方也積極想辦法充實基層應急管理力量,將安全監管與應急管理觸角延伸到大街小巷。

在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社區專門聘請應急管理協管員,充分發揮“放大鏡”“預報員”作用,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實現及時上報、“露頭”就打。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203個行政村配備應急信息員,將應急管理“神經末梢”延伸至城區、園區、鄉村每個角落。

做好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僅靠政府發力還不行,得激活每一個“細胞”,充分調動網格員、社區黨員、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應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呂孝禮認為,各方力量廣泛參與是應急管理工作應有的狀態,應急管理部門要做好“協調人”,將各方力量粘合起來,共同推進應急管理事業發展。

湖北省武漢市積極推進社區應急服務站建設,全力打造綜合性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陣地。在武昌區百瑞景社區,應急力量由應急服務站人員、網格員、應急志愿者組成。社區招募轄區有工程搶險、車輛運輸、醫療救護經驗的熱心居民加入應急志愿者隊伍,根據各人特長編成8個應急小組,并以樓棟為單位,組成96支樓棟應急小分隊。

“結合‘一中心、一張網、十余戶’原則,我們發動社區黨員、志愿者等參與應急管理網格化建設?!辟F州省凱里市大十字街道和諧社區黨委書記楊漢斌介紹,通過劃好網格圖、選好網格員、定好“職責簿”、用好APP、當好“小應急”,該社區構建了“五好”應急管理網格化體系,實現了有效排查小隱患、控制小苗頭、管控小風險。

近年來,“一個災害信息員救了一村子人”的新聞,常見諸報端。災害信息員作為基層“第一響應人”,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各地強化災害信息員日常管理,鼓勵和支持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

山東省泰安高新區組建了以村(社區)干部和黨員為骨干力量的災害信息巡查員隊伍。這支隊伍既是負責村(社區)應急管理工作的巡查員隊伍、災害信息員隊伍,又是扎根基層的一支中堅力量,解決了高新區應急辦人手少、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無人管的難題。

天津市加快推進“多員合一”,探索將社會力量納入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設置公益性崗位等手段,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災情信息服務體系建設。

“基層應急管理部門發動各種力量參與常態化防災減災工作,是一項有益探索,但要保證這些力量發揮好作用,還需要在制度建設上持續發力?!?/p>

上海交通大學應急管理學院研究員韓廣華說,當前,基層應急管理基礎資源供給能力相對不強,要依托運行管理制度保障資源投入的長期性穩定性。同時,應急管理隊伍來源相對多元化,要加強常規化、常態化培訓,持續提升其專業能力,因地制宜完善激勵辦法,降低應急管理隊伍流動性,不斷提升隊伍凝聚力。

不斷提升救援能力    大力推動提質增效

基層應急救援隊伍是我國應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力量。機構改革以后,不少地方加強鄉鎮(街道)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力求將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不久前,湖南省寧鄉市大屯營鎮靳興村村民蔣世德家深夜突發大火,起火屋子堆放大量柴禾,一時間火苗四躥、濃煙滾滾。當地應急救援隊伍火速趕到現場進行人員疏散及火情控制,不到15分鐘,就將大火徹底撲滅。

今年,寧鄉市所有鄉鎮(街道)均組建一支50人以上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村(社區)均組建一支20人以上的響應隊。該市將29個鄉鎮(街道)劃分為6個片區,建立村級、鄉鎮級、片區級、縣級應急救援聯動調度機制。遇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隊伍能第一時間到位處置。

為解決偏遠鄉鎮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不及時的問題,河南省蘭考縣舉行一場針對縣行政事業單位中退伍士官的招錄考試。蘭考縣應急管理局從中選出近80人,將他們組成4個應急救援中隊。這些隊伍不僅承擔著應急救援任務,還經常到鄉鎮的企業、商場、超市、養老院、學校等重點防火單位開展消防培訓,逐步提高村民消防技能、增強村民安全意識。

黑龍江省依安縣應急管理局局長閆立和對鄉鎮應急救援能力感到擔憂:“中心城區的問題容易解決,但高度分散的149個行政村出現問題怎么辦?遠水解不了近渴啊!”對此,該縣在鄉鎮應急管理所組建應急救援中隊,在村屯應急管理站組建應急救援分隊。應急救援隊伍組建兩年來,依安縣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森林草原火災“零發生”、防汛“零死亡”。

“有了這些救援隊伍,我心里就有底多了。”貴州省雷山縣朗德鎮應急管理服務站站長楊天寶介紹,朗德鎮建立了一支28人的專職消防救援隊和13支義務救援隊。2020年10月31日,郎德鎮遭受強降雨,烏瓦村地質災害點附近32戶129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該站一邊向上級報告,一邊迅速組織鎮級、村級救援隊伍轉移受威脅群眾。僅半小時,32戶129人全部成功轉移。

福建省晉江市東石鎮經濟發達,以傘具制造、紡織服裝、五金建材、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為主,現有鄉鎮企業近千家。為此,東石鎮組建綜合應急救援隊和晉江市華懋電鍍集控區應急救援隊。綜合應急救援隊下設13支小分隊,包含鎮消防專職隊、鎮黨員義工服務隊、供電所應急搶修隊、供水公司應急搶修隊、村安全生產巡邏隊等。

盡管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在處置災害事故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還存在組織管理不規范、人員變動較大、救援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不少基層應急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基層應急救援隊伍缺少專業裝備,專業救援水平不高,且人員每年都有變動,一定程度影響了救援行動的開展。

“很多地方組建了各種類型的應急救援隊伍,但由于組建方式、救援領域和運行管理模式不同,救援效果具有很大差異性?!表n廣華表示,為更好發揮基層應急救援隊伍作用,要針對當地可能出現的事故災害加強應急演練,最大限度將應急救援資源轉化為應急救援效能;持續優化現有組織模式和運行模式,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形成統一指揮、合理分工和高效響應的應急救援協同工作機制;積極動員各類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工作,壯大群防群治隊伍。

在呂孝禮看來,各地逐步推進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并從體系上進行整合和完善,可以算作是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工作的“1.0版本”。在“2.0版本”中,要進一步推進應急救援隊伍專業化建設,尤其是各地在制定“十四五”應急管理規劃時,要對專業化建設有明確要求、設定目標,而不是僅停留在數量指標上。

完善物資儲備體系    依靠科技提高效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應急救援隊伍戰斗力的生成,離不開有力的應急物資保障。各地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信息化建設等方式,構建更加完備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應急救援沒有物資是不行的。為此,我們明確縣級層面要達到能力保障專業化要求,鄉鎮要有處置力量、經費保障、物資儲備,村里也要達到先期處置到位、能力保障到位等要求。”閆立和介紹,依安縣應急管理局向縣政府申請300萬元,用于維修救援物資庫房、購買相關物資?,F在,依安縣每個村屯都有簡易消防車、手抬機動水泵等應急救援設備和救生衣、鐵鍬、鐵線、無紡布等常用應急救援物資。

重慶市石柱縣地勢起伏較大,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流域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41條,是重慶市洪澇和災旱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如今,石柱縣將機構改革之初形成的“五級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擴展成“六級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即以縣級綜合應急物資儲備庫儲備為主體,以區域中心儲備為支撐,以鄉鎮(街道)儲備為基礎,以村(社區)儲備為輔助,以家庭應急儲備為前端,以社會力量儲備為補充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就應急管理工作而言,應急物資儲備體系起著‘蓄水池’作用,需要各級政府根據地方特殊情況和共性需求進行儲備規劃。與此同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的事權劃分,也需要逐步提上政策議程?!眳涡⒍Y說。

山西省澤州縣結合各鄉鎮險情險種,對照防災減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物資儲備要求,為各鄉鎮建立小型應急物資儲備庫,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和器材,由鄉鎮統一管理、統一調撥、統一使用,為先期處置救援提供必要的保障。

貴州省龍里縣應急管理局籌集資金70余萬元,在6個鄉鎮(街道)試點建成6個村(社區)應急防災減災室,包括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室和應急救援裝備儲備室,儲備14個種類1518件常見緊急救災物資和16個種類972件救援裝備。

山東省東阿縣在縣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將應急救災物資購置及庫房改造所需資金列入財政預算;湖南省益陽市專門印發通知,明確各區(縣、市)財政支持鄉鎮統一配備10萬元至30萬元的應急物資。

除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構建覆蓋村(社區)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外,各地還加強應急物資信息化管理,使應急物資調度運實現“就地就近、快速運輸、高效保障”的目標。

在山東省臨清市應急物資儲備庫,應急物資實行一物一碼(專屬條形碼)。有關負責人可通過庫管軟件,對倉庫壞境、儲存物資等進行實時云端遠程監控。臨清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韓義介紹:“手機終端還可連接儲備庫平臺,通過對講方式對物資、人力進行實時調度,為救援贏得更多時間。”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積極推進應急救災物資管理大數據應用,實現全區應急救災物資儲備信息共享和數據互聯互通。工作人員可通過“賦碼入庫、掃碼出庫”的方式,對倉庫到貨檢驗、入庫、出庫、庫存盤點等環節的數據進行自動化采集,實現救災物資動態管理。

柯橋區減災辦工作人員朱奕峰介紹,今年臺風“煙花”過境后,他們在復盤時發現自然災害多發生在南部山區和西部湖塘、夏履等鄉鎮(街道),幾處區級物資倉庫距離這些地方較遠,一旦險情發生,救災物資或供應不及時。為此,柯橋區正在研究在南部山區增設物資倉庫的方案,著力構建30分鐘物資保障圈,同時明年將增加鄉鎮(街道)的物資儲備資金投入。

歲末年初,各類事故災害易發多發。為提升街道應急能力,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應急管理局近日重點圍繞雨雪、冰凍、森林火災、冬季地質災害等防范應對工作,給7個街道發放強光燈、鐵鍬、擴音喇叭、發電機等應急物資。

“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笔聦嵣?,救災物資前置已成為許多地方的常規動作。例如,每年汛期前,廣東省綜合考慮地理位置、往年災情特點及當地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水平等因素,選取多災易災縣(市、區),前置部署省級救災物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半S著我國各級政府對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基層應急資源得到全面充實,各地紛紛進行力量、物資、裝備的系統配置?!崩蠲鞅硎?,接下來應進一步結合基層社會治理改革、數字化改革,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信息化平臺建設,加快推動科技賦能,避免信息不對稱現象,從而及時預警、調劑余缺、合理配置、提高效率,全面提高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本報記者張安妮、楊曉青、徐寶德、左希斌亦有貢獻)

關鍵詞: 神經末梢 靈敏 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