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主業,保持定力,加速馬橋AI試驗區高質量發展
在今年的比學趕超浪潮中,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確立了產業發展對標蘇州工業區、創新策源對標紫竹高新區、產城融合對標金橋開發區、應用實踐對標美國硅谷山景城的比學目標。
日前,試驗區公司赴蘇州工業園區、金橋開發區學習考察,考察團看到了一派產城融合、欣欣向榮的景象。試驗區公司董事長史宏超也在走訪中思考下一步如何建設發展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他說:“核心一條是抓住‘工程師紅利’,推動試驗區實現以智能制造為特征的高質量發展”。
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史宏超
人工智能是一項賦能技術,但是它具有“廣覆蓋、強滲透”的特點,因此未來一定會影響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甚至會改變社會形態。從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來看,人工智能目前已和互聯網相關的消費業緊密融合,但是從實際貢獻來說,人工智能未來最好的應用場景一定是制造業。
閔行坐擁良好的制造業基礎,我覺得前期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發揮了先行發展的優勢,用好了人工成本的紅利。但是,從近十年來看各地的開放程度和發展力度,很多地區的產業都快速趕上來,而我們由于綜合成本的快速提高,反而流失了一部分制造業。
這個趨勢在近十年越來越明顯,但是我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然后再回味金橋工業區等傳統工業園區近年來的轉型發展之路,我忽然意識到我們可能會迎來一個巨大的反轉機遇,主要就是智能制造。中國的人口紅利基本進入末期,同時由于消費升級,未來更多的工廠需要加速智能改造、實現柔性制造。在這個背景下,閔行過去多年積累的工程師紅利實質給我們未來的轉型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優勢和機遇。所以,我反復思考,覺得試驗區一定要把智能制造這個品牌打響,通過招引行業的龍頭企業,打造國內智能制造領域的產業高地。
圍繞這個總目標,經過多方討論和論證,我們認為近階段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是試驗區重點發展的兩大領域。
首先講講機器人,在技術不斷成熟以及疫情的影響下,近年來服務機器人的需求迎來了高速增長。消毒、清潔、配送、安防、巡檢等各種商用服務機器人在餐飲、物流、教育、公共服務等行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我們也發現這類機器人還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國外對這種工具型機器人的需求增長得很快,直接促進了出口訂單的增加?,F階段我們已經有了這個行業的領軍企業達闥科技,還招引了高仙、鯨魚等機器人企業。與此同時,在擁有非常強大的光機電專業優勢的上海交通大學里已經培育和孵化出節卡、非夕等企業。從閔行南部一體化發展的角度,未來我們將盡可能把服務機器人打造成主導產業,同時積極促成區域內形成全產業鏈,招引產業鏈里面急需的自動控制、機器視覺、語音識別等核心企業。
我們試驗區將耐心等待、積極滿足他們未來擴產擴能的需求,同時我們也將更廣泛地瞄準國內外這個領域的知名企業、潛力企業,加大招商力度,打造生態化、集群化、鏈條化的機器人及以機器人為基礎的智能制造業集群。
再說說新能源汽車。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有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促進生態環境改善的“雙碳”目標。這就意味著必須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能源技術創新,早日實現“雙碳”目標,減少能源消耗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低碳應用的核心領域,而且也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更是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大勢所趨,在這一形勢下將吸引大量資本、人才投入其中。我覺得可以從更大的格局來看,馬橋試驗區發展新能源汽車,一是抓住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的契機,利用好試驗區區位優勢,吸引新能源汽車的頭部企業將其商務中心、甚至總部落地,不斷為后續發展帶來長期機遇;二是按照區委、區政府“一南一北”發展戰略,更好地依托閔行已經形成的裝備產業基礎,再加上馬橋地區相對充沛的增量和存量土地資源,積極吸引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智能制造中心落戶;三是新能源汽車的本質已不是傳統的機械裝備,而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下的智能終端,是人類活動的重要節點,它將帶來一次全產業鏈級別的大發展機遇,特別是其中包含大量的智能技術應用。
我們試驗區不僅有兩個工業園區,還將建設一片功能齊全的應用綜合實踐區,就此我大膽設想如果成功引入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龍頭企業,很有可能牽引完成試驗區及周邊地區新的產業布局,同時也為我們在這里發展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以軟件為特征的產業帶來重大機遇。
學習了成熟園區的過往今生,我愈發激動地感到試驗區承載的使命與擔當,未來一定是走最難的路,尋找最美的風景。雖然試驗區在交通、配套上有些不足,雖然試驗區公司還是一個年輕的創業公司,但是我想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我們將和馬橋鎮、閔開發、江川路街道、莘莊工業區等多個主體全面融合、同向發力,通過集聚人力、財力和精力,聚焦服務主導產業,一步步把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這個地方“盤活盤熟”,為閔行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開辟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