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濟寧高新區黃屯街道大力破解新農村建設中的安全難題

走進山東濟寧高新區黃屯街道金色嘉苑西區,遠遠就可以看到一座小樓上的“應急救援”四個大字。這棟二層小樓就是黃屯街道投資300萬元建設的金色嘉苑微型應急救援站。救援站一層是消防車車庫,二層是值班室。

2016年,黃屯街道32個村居3.6萬人搬進金色嘉苑社區,該社區也成為山東省首個“全街道合一”社區。昔日低矮破舊的民居不見了,代之以林立的樓房和整潔的環境,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破解新農村建設中衍生的安全難題?黃屯街道升級“軟硬件”,用好消防員、保安員、網格員,打通基層“最后一公里”,提升了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應急項目融入社區建設

“面對搬遷后的變化,許多老年人不適應、不習慣。”黃屯街道辦事處主任孫秀軍說,“比如,原來做飯用木柴,現在改用液化氣,但很多人對液化氣安全使用知識了解甚少,不正確的使用方式很容易導致火災發生。”

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距離黃屯街道辦事處大約7公里,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消防救援大隊到達黃屯街道需要10余分鐘,而且中途有鐵路立交橋,大型消防車無法通過。

針對這些問題,2016年初,黃屯街道投資建設了微型消防站,招聘9名退伍軍人擔任消防員,并配置了小型消防車。2019年4月,微型消防站掛牌成為微型應急救援站,并新購置了電動泡沫滅火車、應急照明燈等設備。

邱小軍是原黃屯街道龐村村民,士官轉業,2017年來到微型應急救援站?!拔覀兙仍九鋫涞倪@種小型消防車更加靈活,更適合在農村和小區的狹窄道路上行駛?!鼻裥≤娊榻B,“我們這些消防員都是附近的居民,對周邊的環境比較熟悉,一旦發生火災,5分鐘左右我們就可以到達現場?!?/p>

2020年,金色嘉苑78號樓的一名獨居老人由于使用電器不當引發火災,微型應急救援站隊員駕駛消防車第一時間出警,在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到達前,成功將火撲滅。

2019年,黃屯街道又投資200余萬元建設了街道應急指揮中心,并通過修訂應急預案、健全應急值守制度、設置專職信息員等措施,進一步完善了應急管理工作體系。同時,街道還投資建立了應急物資儲備站,在轄區10余家企業建立微型應急處置站,并在社區建設4處應急避難場所。

用好“兩員”織密安全網

“我們每天在責任區巡邏,一旦發生安全問題,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置并報警?!苯鹕卧沸^的保安員楊貴立說,“附近的18號樓發生過暖氣泄漏事件,當時業主不在家。接報后,我們立即聯系并安排專業人員處置。”

楊貴立今年66歲,原來是黃屯街道二十里鋪村的一名治保人員,現在成為社區物業公司的一名保安員。黃屯街道社區共有保安員300余名,街道每年安排安保人員接受2次專業培訓,要求他們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在日常巡檢中及時處置消防安全問題。記者采訪當日,一場針對保安員的安全專業培訓剛剛結束。

“消防安全明白紙的發放,樓底口消防通道的清理,對社區居民使用木材燒水的快爐進行監管,都是我們負責的工作?!本W格員蔣輝說。蔣輝負責8棟樓的安全巡查工作,安全知識送教上門也是他日常的工作之一。目前,黃屯街道有133名網格員活躍在社區。

“有些老年人圖省事,在樓下用快爐燒完水后,也不收拾未燒盡的柴火,很容易引發火災?!笔Y輝說,“人上樓了,思想也得‘上樓’才行。我們在做好巡查的同時,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p>

搬遷后,原來村里的大喇叭不見了,黃屯街道在社區內安裝了小喇叭。如今小喇叭也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微信網格群?!耙坏┯兄匾氖虑樾枰ㄖ用?,我就會在群里通知大家,我也會不時地在群里普及安全知識?!笔Y輝說。

記者看到,蔣輝所在的網格群有成員247名。蔣輝將記者采訪的情景拍照發到群里,馬上就獲得了居民的點贊。

除了用好保安員、網格員織密安全網外,黃屯街道還建設了素質固安科普展館,館內有模擬駕駛體驗等多種VR安全體驗設備,涵蓋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等領域,用于加強對居民的安全教育。除了社區居民,周邊學校也經常組織學生來此接受安全教育。

細節入手抓安全

黃屯街道為社區配備了1.5萬個具滅火器,保證每棟樓都有一組滅火器?!肮庥羞€不夠,有效才是目標?!秉S屯街道辦事處應急辦主任魏恒對記者說。

黃屯街道每年會聯系專業滅火器維保單位,對社區的滅火器具進行維護、充裝。近日,該街道的滅火器剛剛完成統一充裝。

黃屯街道有79棟高層建筑,電動車飛線充電一直是一個頑疾。2020年,黃屯街道投資30余萬元建設了10余個充電樁。

“我們計劃將這幾個充電樁作為試點,讓居民了解充電樁充電的好處,然后在小區進行全覆蓋?!蔽汉阏f。

城鎮化也帶動了小商業的發展,黃屯街道的“九小場所”由搬遷前的300余戶增至如今的600余戶。但商戶燃氣管網沒有納入燃氣管網改造,導致沿街餐飲門店燃氣使用安全隱患比較突出。

“我們已經與住建部門聯系好了,正在與燃氣公司對接,計劃在燃氣管網上再接一條管線,為附近的商鋪統一安裝燃氣管道。預計今年底所有商戶都會用上管道燃氣。”魏恒說。

高新區民調中心每年都會開展群眾滿意度電話調查。3年來,黃屯街道的群眾滿意度在高新區始終名列前茅。居住在黃屯街道金色嘉苑小區37號樓的劉香蘭,原居住在黃屯街道高汪莊村。她笑著對記者說:“小區廣場上經常舉辦安全宣傳活動,網格員也經常上門提醒。如今,我們生活更紅火了,心里更踏實了?!?/p>

村民變市民衍生的安全隱患如何消除

■王東照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很多城郊農村被并入市區,平房變樓房。隨著一些大工程、大項目的推進,不少村民被異地安置,一夜之間成為市民。農村變城區,村民變市民,人們的生活環境改變了,但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沒有及時轉變,衍生出一系列安全問題。

作為基層應急管理人員,筆者常下基層。在很多搬遷安置區,筆者看到,小區狹窄的樓道上堆滿了自行車、電動車、炭箱、舊冰箱等各種雜物。不少居民從窗戶里拉出電線,為停放在樓下的電動車充電??梢哉f,這樣的現象極為普遍,如不予重視,會導致“破窗效應”,形成城市化進程中的重大隱患。

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較為復雜。一個重要原因是,搬遷安置區有自身的特殊性,人們的身份變了,居住環境變了,但生活習慣的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也導致小區居民的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知識欠缺,對隱患的危害認識不足,缺乏相應的隱患排查能力,遇上突發事件后也沒有自救和互救能力。

還有很多居民認為,在樓道堆放雜物等做法理所當然,誰也管不著。殊不知,這些雜物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后,就構成了違法行為。

對此類搬遷安置區的安全問題,需要各部門、各單位齊抓共管。首先,要抓好安全教育,做好移風易俗工作。要針對搬遷安置區居民的心理特點,引導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宣傳。

其次,要發揮物業的作用,定期對樓道內的物品進行清理。鼓勵居民加強自治,以業主為主體,共同加強樓道環境治理。

再其次,要發揮好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的作用。如今,不少地區機構改革已經推進到了街道層面,不少街道建起了應急救援站,城市網格化治理機制已初步建立。街道、社區可組織救援人員、網格員、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巡查和宣傳教育工作。

最后,要發動群眾,開展防災減災工作。比如,遇到鄰居在樓道中堆放雜物的行為,居民可采用要求開展小區居民評議等方式,讓鄰居停止占用行為,恢復樓道原狀,抑或向小區物業、業委會投訴。

有條件的小區要按相關消防安全標準,設立停車棚以及充電樁,滿足居民對電動車安全充電的需求。唯有疏堵結合,才能破解搬遷安置區安全治理的難題。

關鍵詞: 山東 濟寧 高新區 黃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