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 許強

“因氣溫上升,青藏高原冰川正以每年80億噸的速度減少,過去40年里,青藏高原1/4的冰川已融化,到本世紀末,融化的冰川可能達到2/3。”全國政協委員、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許強認為,氣候變暖帶來的冰川災害風險不容忽視,其可能造成的突發性冰(雪)崩、山體滑坡及其次生山洪泥石流等災害,會對所經區域造成毀滅性破壞。他建議,進一步加強對全球氣候變化條件下青藏高原冰川災害風險的防控。

冰崩等災害鏈事件時有發生

2月7日,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楠達德維冰川突然發生冰崩,山洪夾雜著泥土、碎石沿阿勒格嫩達河一路狂奔而下,沖毀了至少兩座水電站和沿途的道路、橋梁及村莊,造成至少46人死亡、上百人失蹤。

針對這次發生在國外的冰崩,我國進行了應對部署。2月9日,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組織相關部門和地區召開冰川災害防范應對會商會,分析研判我國冰川災害形勢,要求加強冰川災害風險隱患排查等。

“這十分必要。”許強多年來一直在關注冰川引發的災害問題,他介紹,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近年來由冰(雪)崩、冰湖潰決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碎屑流)—堵江—潰決等災害鏈事件時有發生,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他舉例說,2000年4月,因冰雪融化誘發了西藏易貢山體滑坡,其形成的堰塞湖潰決后引發的洪峰流量達每秒12萬立方米,是雅魯藏布江正常流量值的36倍,超過1998年長江洪峰流量,不僅沖毀了我國境內雅魯藏布江沿途幾乎所有道路、水電站、橋梁等基礎設施,而且在印度也形成嚴重洪澇災害。

2016年7月17日,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阿魯錯53號冰川發生巨型冰崩,其運移距離達8公里,堆積范圍達10平方公里,瞬間摧毀牧場,并直撲阿魯錯,激起10米高的“湖嘯”。2個月后,其南側的另一冰川也發生了幾乎同等規模的冰崩,同樣造成巨大損失。2018年10月,西藏米林縣色東普溝發生特大型冰崩,堵斷雅魯藏布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利用空天地多元手段開展監測

青藏高原作為地球第三極,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極度敏感區,其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兩倍。有報告指出,全球自然災害總數在21世紀前20年大幅攀升,特別是氣候相關災害數量出現驚人增長。許強認為,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已不可逆轉且愈演愈烈,冰川相關災害也必將日益頻發,如不能有效應對,將對青藏高原及其相關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重大工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許強介紹,冰川融水易匯聚成為冰湖,青藏高原已經分布著大大小小數萬個冰湖。冰川融化不僅會使冰湖數量快速增加,還會導致冰湖水位上漲。

“若冰湖上游冰川發生冰崩并進入冰湖,則會激起涌浪,使冰湖水位瞬間急速上漲,往往會導致冰湖潰決,形成突發性山洪泥石流等災害,其流經距離可達數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對沿途造成毀滅性破壞?!痹S強建議,將青藏高原冰川災害防控工作納入“十四五”規劃,采用高分辨率光學衛星遙感、雷達、無人機攝影測量、地面調查等空天地多元技術手段,對青藏高原的冰川活動情況,尤其是成災前兆,進行全面調查評估、風險源識別和監測預警,積極主動防范青藏高原冰川及其次生災害。

“冰川多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體中上部,目前國內常用的地質調查和探測手段不適用于青藏高原。同時,冰川具有比巖土體強得多的鏡面反射,移動和變化量較大,加之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大,現有遙感技術對冰川移動和冰下三維結構的探測效果較差?!痹S強建議,專項研發機載、星載冰川移動和冰下三維結構探測技術及配套儀器設備,力爭盡快實現對冰川、雪原移動的持續動態監測和“三維層析CT成像”,為冰川災害風險評估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

許強同時建議,相關部門對各主要流域中冰川和山體滑坡堵江風險進行排查,并在重點研發計劃中列明專項開展全球氣候變化條件下重要流域重大工程和設施安全的調查評估、隱患識別、監測預警和風險防控。此外,還應組織力量開展冰川災害對正在修建和規劃建設的重大工程以及重要城鎮安全影響的調查評估和風險防控。

關鍵詞: 全國 政協委員 成都 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