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個自管小區摘掉“三無”帽子 城中區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三無小區”是基層社會治理的痛點、難點。柳州市城中區是柳州的主城區之一,轄區內共有392個小區,其中230個小區屬“三無小區”,90個小區由業主委員會或自管小組管理。這些小區以單位宿舍、獨棟單元樓居多,普遍存在結構復雜、環境狀況不佳、基礎設施不完善以及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去年以來,城中區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大刀闊斧地開展小區治理工作,目前,90個自管小區摘掉了“三無”帽子,經過提升面貌煥然一新,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1找準“癥結”形成“一類型一攻略”
記者近日走進城中區彎塘路65號的園林小區大門,只見有限的小區空間內劃了多條停車白線,車輛整齊停放,墻上白底紅字格外醒目,寫著“團結互助·包容和諧·遵規守紀·崇德行正”等大學。
該小區建成于1982年,只有192戶業主。退休黨員、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朱析告訴記者,小區原來是“三無小區”,雜亂無章,現在物業管理、停車場劃線、整治“飛線充電”等都做得很好,居民住得很舒心。
這是城中區小區治理帶來的成效。去年11月,城中區全面鋪開推進小區治理提升及長效管理工作。短短數月,已有90個類似園林小區這樣的老舊小區、“三無小區”組建了業委會或成立自管小組。
“我們的工作目標是實現轄區小區管理專業化與居民自我管理全覆蓋,逐步建立健全小區長效化管理機制。”城中區委書記宋軍說,為做好這項工作,城中區堅持黨建引領,多元協同、社會參與,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為了推進小區治理見實效出成果,城中區動員全區所有處級干部、各相關部門下沉基層一線,掛點聯系小區,統籌全區資源、人員力量,匯聚起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立足各“三無小區”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城中區針對單位宿舍小區、高層商住兩用樓小區、獨棟小單元小區和開放式小區,實施“一類型一攻略”,一個小區一個方案,并在轄區7個街道辦事處各選取兩個小區、各社區各選取一個小區作為試點開展工作,精準施策:針對高層商住兩用樓小區外來出租戶多、物業管理矛盾多、群眾參與熱情度低的特點,中南街道青云社區推出“一樓兩治,資源共享,聯合管治”的創新機制,即商區由物業公司管理,住宅區組成自管小組自行管理,自管小組向商區物業購買服務,解決長期以來物業與業主意見不一,矛盾深化的問題;針對單位宿舍小區居民熟識度高、群眾參與熱情高、退休黨員多的特點,重點扶持小區黨支部、熱心群眾成立小區業委會或自管組織,在社區的監督下緩解小區設施落后、物業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2“一核引領”激活小區“造血”功能
位于龍城路32號的電信宿舍是城中街道龍城社區下轄的居民小區。
小區建成40多年,共有4棟樓、122戶272人,2019年以來,該小區處于“三無”狀態。去年以來,電信宿舍成立自管小組,實行居民自管自治,向居民收取物業管理費。
由此,電信宿舍迎來巨大變化:小區安裝了電子門禁,配備了門衛,規范了車輛停放;小區回廊、公共區域建設有連心黨群驛站、共享花園、共享陽光晾曬區、議事廊等。
“讓小區有造血功能,才能破解治理難題,實現長效治理。”城中街道黨工委書記沙昱彤說,在城區指導下,街道辦黨委將黨組織向小區延伸,推行居民自管自治,保障了小區基礎設施維護資金來源,讓老舊小區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跑道。
為讓小區大事小事都有人管理,城中區采取“建組織、織網格、派人員”等方式推動黨組織向小區延伸,按照“支部建在小區上”的原則,選好配強“領頭雁”,把小區黨員中有公心、有能力、有威望、有熱情的居民黨員選拔為黨組織書記,挑選黨員骨干作為樓棟長組成“紅管家”,逐步在小區內建立小區黨支部,從而達到“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居民自治,廣泛動員各方力量推動小區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標。
目前,該區已成立單獨或“兼合式”小區黨支部208個,轄區小區黨組織工作覆蓋率100%。今年以來,該區共引導10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1416名黨員到社區報到,建立小區治理“紅色先鋒隊”300多支,開展志愿服務5000多次,營造出互幫互助、向上向善的文明氛圍。
3多方聯動共同推進小區治理
潭中東路70號的大橋管理處宿舍是一個剛剛脫帽的“三無小區”,停放在小區圍墻下10年之久的一輛“僵尸車”,終于在今年初被清理出去。
大橋管理處宿舍其實是1棟7層高的樓梯房,1993年建成,住戶共42戶100多人,出租戶占比達80%。在潭中街道、文昌社區及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幫助和指導下,大橋管理處宿舍的消防通道空了出來,還施劃了停車位、安裝了車輛電子門禁和監控。
自管小組組長朱友旗是一名在職黨員,他把自家的雜物房讓出來,作為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和自管小組辦公室。
文昌社區網格員覃玲玲說:“哪些是熱心居民,我們都知曉,經驗做法就是發動小區熱心人,參與治理。”
該區堅持多方聯動,推動各方力量在小區治理中發聲、發力,將一批亟需改造的老舊小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結合街道“三無小區”治理行動,聯合住建、消防、城管等部門,形成“多元共治”機制,為失養失修失管、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的小區進行修補完善,不斷提高和改善轄區人居環境。
同時,發揮網格員作用,了解群眾需求訴求,做到居住情況清、人員信息清、區域設施清、隱患矛盾清、衛生狀況清,為小區治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斜陽路細柳巷27號也曾是“三無小區”,摘帽后,居民為小區取名叫“靜雅小苑”。
“小區不僅有了名字,外墻還打造成細柳巷家風長廊。”靜雅小苑小區黨支部書記李卓林說,以前小區承包給私人管理,垃圾滿地,車輛亂停放。小區實現自治后,有了“造血”功能,熱心住戶主動帶頭維護秩序,小區安裝了電子門禁、攝像頭、路燈,施劃好了電動自行車的停車線,小區治理從“管大家”向“大家管”轉變,原來雜亂無章的面貌徹底改觀。
“自治后,小區物業費年底有結余,每戶都能領到新年紅包。”李卓琳說,靜雅小苑的治理,引來周邊不少小區來觀摩、取經。(記者 張冠年 通訊員 廖瑀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