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上市后首單資產重組 捷強裝備擬收購卡迪諾科技
上市次年就業績承壓的捷強裝備(300875.SZ)拋出重組自救。
重組預案顯示,捷強裝備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卡迪諾科技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據了解,捷強裝備與卡迪諾科技主營業務均屬于核生化安全裝備領域。捷強裝備認為,此次收購卡迪諾科技是公司加強核生化安全裝備、核輻射檢測和監測設備領域的關鍵一步。
2020年8月登陸創業板的捷強裝備,上市次年業績承壓。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即便是在2021年收購三安新特、上海仁機等四家公司,但受訂單延遲銷售規模下降,以及研發、市場開拓費用增長等因素影響,捷強裝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6.19%至1.98億元,凈利潤3099.48萬元,降幅高達69.03%。今年一季度,捷強裝備盈轉虧696.45萬元。
此次收購的卡迪諾科技目前具備較強的經營實力。2021年,卡迪諾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92億元,凈利潤6555.71萬元,同比增長2.25倍。
借重組強化核生化安全裝備業務
5月11日晚間,捷強裝備披露重組預案。上市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卡迪諾科技100%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用于支付現金對價、支付交易稅費與中介費用及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等。
本次交易不會使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發生變化,但交易完成后,交易對方中的王啟光、吳兆廣預計持股超過上市公司本次重組后總股本的5%,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作為在創業板上市后的首單資產重組,捷強裝備瞄準了屬于同一領域的卡迪諾科技。
重組預案顯示,捷強裝備與卡迪諾科技主營業務均屬于核生化安全裝備領域。其中,捷強裝備是核生化安全裝備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聚焦于軍事需求、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核生化安全領域??ǖ现Z科技成立于2012年2月,是一家從事核輻射檢測與監測設備以及核輻射防護的技術研究、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捷強裝備認為,此次收購卡迪諾科技是公司加強核生化安全裝備、核輻射檢測和監測設備領域的關鍵一步,是其增強核技術應用領域,完善核生化安全裝備產業戰略布局的重要步驟。本次交易有利于上市公司核生化安全裝備、核輻射檢測和監測設備相關領域的業務拓展,促進公司在核生化安全裝備領域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重組之前,捷強裝備也曾進行多次對外收購擴大業務范圍。其中,2021年年初,剛剛上市五個月的捷強裝備作價3500萬元收購三安新特51%股權,進一步拓展生物相關領域的軍品及民用市場。
半年后,捷強裝備以1.75億元的價格收購上海仁機63%股權,拓展核輻射監測相關領域的軍品及民用市場。
此外,2021年捷強裝備還分別收購華實融慧51%股權以及上海計亮100%股權,收購成本分別為510萬元、460萬元。
上市次年業績承壓一季度轉虧696萬
即便在2021年收購多家公司,捷強裝備仍難掩業績下滑趨勢。在此背景下,重組卡迪諾科技也成為捷強裝備提振盈利能力的重要方式。
IPO之前,捷強裝備經營業績快速增長。2017年至2019年,捷強裝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67億元、1.7億元、2.45億元,同比增長255.77%、152.97%、43.89%;凈利潤2348.23萬元、6189.23萬元、9513.13萬元,同比增長744.3%、163.57%、53.7%。
2020年8月,捷強裝備順利在創業板上市,上市首年捷強裝備業績達到最高峰,但增速卻在下降。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8億元,同比增長9.56%;凈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5.21%。
然而,2021年捷強裝備業績出現大跌,當期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6.19%至1.98億元,凈利潤3099.48萬元,降幅高達69.03%。
對此,捷強裝備表示,主要是受軍方采購需求的影響,部分產品訂單延遲落實,導致本期銷售規模較上年同期有所縮減,凈利潤規模較上年同期存在較大幅度下降。同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市場拓展力度,疊加新廠房投入使用產生的折舊費用,導致公司本期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出現較大幅度增加,以及部分子公司生產經營銷售回款情況等因素影響,導致本期資產減值損失較去年有所增加,造成業績不及預期。
今年一季度,捷強裝備的營業收入雖然同比增長132.46%至1436.52萬元,但凈利潤由盈轉虧至696.45萬元,同比減少262.45%。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捷強裝備完成對上海仁機的收購。并表首年,上海仁機實現凈利潤2681.81萬元,完成當期不低于2500萬元的業績承諾。
本次重組中,作為標的公司的卡迪諾科技目前盈利能力較為穩定。2020年和2021年,卡迪諾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2.92億元,凈利潤2018.03萬元、6555.71萬元。其中,2021年卡迪諾科技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25倍。
截至2021年末,卡迪諾科技資產總額約為4.5億元,所有者權益約為1.16億元。本次交易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交易價格和業績承諾目前尚未披露。(記者 蔡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