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網公布中期借貸便利等細則 中標利率下調10個基點
新年第一碗“麻辣粉”上桌,同時市場也在2022年初迎來了降息“大禮包”。1月17日,央行在官網公布了中期借貸便利(MLF)和公開市場逆回購兩項操作細則,同時宣布兩項操作的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MLF利率下調后,業內普遍認為,本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大概率同步下調,與居民月供房貸掛鉤的5年期及以上品種可能同步下調10個基點。有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將繼續運用逆回購、MLF等常規性操作,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下調10個基點
降準一個月后,央行再次宣布降息。據央行官網,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月17日央行開展7000億元MLF操作和10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由于同日有5000億元MLF和1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整體實現單日公開市場凈投放2900億元。
同時,央行還在公告中提到,MLF操作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其中,MLF中標利率為2.85%,前值為2.95%,期限為1年;1000億元逆回購中標利率為2.1%,前值為2.2%,期限為7天。
這也是央行自2020年3月調降7天逆回購利率和4月調降1年期MLF利率后,首次降低政策利率。就在2021年12月,央行還實施了年內的第二次降準,并下調了1年期LPR,市場對于降息一事呼聲較高,但超額續做MLF和逆回購,并降息10個基點仍略超市場預期。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指出,央行在本月實施降息,是貨幣政策支持穩增長的系列舉措之一。本次降息可看作是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中,另一項重要的支持穩增長的工具,其政策信號和實際影響將比2021年12月1年期LPR報價下降更強。
溫彬表示,從過去看,在1年期LPR下降后的下個月,再進行降息繼續引導LPR下降的情況并不多見。本次降息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政策需求較為急迫,在1月即降息體現了貨幣政策落實發力靠前的要求;另一方面,降息10個基點力度不小,是加大逆周期調節的體現,表明了政策發力適當靠前、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有機結合的要求。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美聯儲在高通脹壓力下將加快政策收緊步伐,最快3月就可能啟動加息。為避免國內降息與美聯儲加息“撞車”,進而給人民幣匯率帶來較大下行壓力,央行1月降息落地,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貨幣政策操作的前瞻性。
LPR大概率同步下調
央行下調MLF利率后,本月LPR走勢受到廣泛關注。此前,央行在連續19個月保持LPR利率不變且未下調MLF利率的情況下,于2021年12月將1年期LPR報價下調至3.8%,下調5個基點。影響居民房貸月供的5年期以上LPR報價則繼續保持不變,為4.65%。
而LPR是由報價銀行按照MLF利率加點形成的報價,在本月MLF中標利率下調后,基于MLF的錨定作用,LPR本月能否連續下調?5年期以上LPR報價是否會發生變化?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指出,由于2021年12月的一次LPR報價調降的幅度較小,且為非對稱調降,1年期下調,5年期不變。此次MLF操作利率下調10個基點,將大概率引導本月LPR報價同步下調。
“其中,1年期LPR可能下調5-10個基點,5年期LPR可能同步下調10個基點。”唐建偉表示,寬信用將有利于帶動銀行降低企業貸款定價,減少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提振融資需求;中長端利率下行也有利于托底房地產市場,減輕市場觀望情緒。
溫彬預計,預計1月20日披露的1年期和5年期LPR報價,大概率同步下降10個基點,有助于促進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不排除后續降準可能
2021年以來,央行在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充裕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了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以及其他金融服務措施,包括降準、降低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
在2021年12月30日央行舉行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和綠色金融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指出,2022年央行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握好三個“穩”,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孫國峰談到,一是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二是金融結構穩步優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精準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三是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對于本次降息后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走勢,唐建偉表示,不排除后續仍有降準的可能性,降準可以起到緩釋經濟下行壓力、平滑跨年經濟波動的作用,提供的寬松流動性環境也能產生配合信用松綁的效果。
溫彬則認為,已經出臺的政策有望持續發揮效果,預計央行將繼續運用逆回購、MLF等常規性操作,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更多以結構性政策為主,精準支持實體經濟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并應對好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等各種內外部風險。(記者 岳品瑜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