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14家基金管理人新增基金經理 公募機構人潮涌動

新年伊始,股市行情風格大轉化,基金行業人員變動風起云涌。

據Wind數據顯示,1月1日-9日期間,就有14家基金管理人新增17位基金經理,發生基金經理變動的公募基金產品數量高達67只(份額分開計算,下同),而近一個月更有51家基金管理人新聘基金經理90人,對比去年同期48家機構新聘68位基金經理這一數據來看,今年的變動幅度更為明顯。

在群雄逐鹿的基金行業,新年才開始九天,就有超過67只基金的“舵手”發生變動,緣由何在?為何股市行情風格大轉的背景下,依舊有14家基金管理人新聘17位基金經理?

9天67只基金更換“舵手”

基金公司人才流動加速,數十只基金更換舵手。1月8日,匯添富基金發布公告表示,增聘何彪為匯添富鑫福債的基金經理,同時,徐光不再擔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事實上,匯添富鑫福債的人事變更,僅是今年開年來基金行業人潮涌動的冰山一角。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9日,近1個月已有51家基金管理人新聘基金經理90人,而去年同期,僅有48家機構新聘68位基金經理;其中,今年1月1日至9日,有14家基金公司新增17位基金經理,發生基金經理變動的公募基金產品數量高達67只(份額分開計算,下同)。

新人的亮相也伴隨著老將的離去,截至1月9日,近1個月已有23位基金經理從19家公募離任,而開年以來,也有楊超、劉博、張雪韜3名基金經理分別從信達澳銀基金、富國基金、華夏基金3家基金公司離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南方基金、博時基金為代表的13家基金管理人,均是新增基金經理與原來的“舵手”共同管理某只基金。例如,博時基金增聘王惟為基金經理,與楊永光共同管理博時新策略混合;南方基金則新增鄒寅隆為基金經理,與黃春逢共同掌管南方益和靈活配置混合。

而信達澳銀等3家基金公司,雖有基金經理離任,但并未新聘基金經理,而是由共同管理該基金的其他基金經理獨立管理。例如1月7日,信達澳銀基金因基金經理楊超離職,將其此前管理的信達澳銀鑫安債券(LOF)、信達澳銀慧理財貨幣、信達澳銀慧管家貨幣等12只基金,交由此前同任基金經理的方敬、張澤桐和宋東旭等人“接手”管理。

公募基金經理頻繁更換為哪般

整體來看,在開年以來基金市場發展波動較大的背景下,基金經理人選變更也不斷,有超60只基金變更“掌舵人”,同時也有13家基金管理人增聘基金經理。

對于上述情況,在前海開源基金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雖然近期基金發行的規模不大,但基金發行的數量并不少,伴隨著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轉移,各大基金公司都在加大基金發行的力度,因此基金經理的新增數量比去年多。

為何基金產品更換“舵手”日益頻繁?某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市場結構性行情影響,使基金經理的業績分化更加明顯,從而加速了基金行業的人員流動。

楊德龍也向北京商報記者提到,由于2021年市場的結構性行情較明顯,部分公募基金業績承受著較大壓力,因此基金機構的人員變動也會比較明顯,其中,基金經理的變更也更為顯著。

楊德龍補充道,“影響基金經理離職的另一個原因是資薪待遇、職位晉升等企業激勵機制,一般而言,基金經理從某一基金機構離職后,會去往待遇更好的機構”。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院長任颋表示,基金經理頻繁流動已經是國內基金行業的普遍現象,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目前還處于初期階段或發展階段,基金行業能夠給基金經理的機會和空間比較廣闊,所以整體上我國基金經理的隊伍偏年輕、流動性偏大。但是總體來看,基金經理需要沉淀,完成牛熊市全周期的投資循環,如此才能建立起比較完整的投資邏輯。

從各公告和統計數據來看,大多數離職的基金經理都未透露未來具體去向,那么離職的基金經理到底會走向何方?

上述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般來說,基金經理離職后的去向有三種,大部分基金經理會跳槽到規模更大、排名靠前或是薪資條件更好的公募基金機構,也有部分人會創立私募基金或者投奔私募基金公司,少部分則會選擇其他資管機構。

當看好的基金經理離職后,投資者又該如何應對?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基金經理更換會給基金產品帶來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相對的,投資者需要根據觀察具體情況再做投資決定。

楊德龍也同樣認為,基金經理的更換會給基金產品的業績帶來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是好是壞,投資者需要結合管理該產品的基金經理的以往業績再做定奪。(記者 岳品瑜 實習記者 周青)

關鍵詞: 基金管理人 基金經理 公募機構 股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