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科創中心建設交亮眼成績單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十三五”期間,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進入“十四五”,北京把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作為目標。不論是在1月4日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開幕前的“我是委員”集體采訪活動中,還是在1月5日市政協部分界別聯組會上,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都是重點主題。

針對北京如何強化創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市政協委員、北京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昊揚,市政協委員、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市政協委員、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管理創新與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李曉軒分別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構建新技術全域應用場景和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作為一個長期從事科技工作,并在體育、醫療領域進行過諸多嘗試的市政協委員,劉昊揚對“如何發揮首都資源聚集優勢,促進科技成果有效轉化,服務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著深入的思考。他認為關鍵在于新場景和融合創新,讓技術研發人員和業務領域專家跨界磨合,用場景孵化新技術,從而使研發更有針對性。

什么是融合創新?劉昊揚的理解是,讓創新要素進行創造性組合,使其形成一個互補的關系,從而讓整個創新體系形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最后達到難以超越的核心競爭力。這對建設北京科創中心、占領新經濟制高點非常重要。

劉昊揚認為,“新場景和新技術研發密不可分,在新技術出現早期,大家缺乏對它的認識,做技術研究的人可能對應用的領域不熟悉,而業務領域的專家更了解這個技術。這就需要很多跨領域的專家碰撞和磨合,形成一個機制。北京有最好的大學、科研機構和專家。如果能夠打造一個這樣的機制的話,不僅在中國是最有優勢的,在全世界來說都是特別有優勢的”。

挖掘數據價值

根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加快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是構建新技術全域應用場景、支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建設板塊首個被提及的內容。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數字經濟正在深刻影響全球發展格局。數據已經成為核心生產要素。為此,齊向東建議,實施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激活數據要素市場價值,推動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數據是數字經濟最活躍、最核心的生產要素,蘊含著巨大的經濟社會價值。建議北京市大力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權責清晰的組織體系,明確數據要素交易的范圍和準則,促進數字經濟高速發展。

齊向東還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如果對數據安全的保護力度過大,會讓數據的共享和流動變緩,如果對數據安全的保護力度過小,會導致數據的濫用變本加厲。必須兼顧數據流動和數據安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對數據價值進行充分挖掘利用,鼓勵采用創新技術對原始數據進行脫敏處理,做到‘數據不動程序動、數據可用不可見’。守好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交換和流轉時的‘安全紅線’”。

吸引優秀人才

在推進加快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同時,《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也提出“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要點。

“發展國際科創中心是一項創新性舉動,創新的核心關鍵是人才。有了人才,才能建立國際科創中心。只有不斷地引進人才,才能逐步實現我們要建立國際科創中心的目標,并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水平及地位。”李曉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提到。

如何有效吸引人才?李曉軒建議,“可以為引進的人才在購房、購車、落戶、子女入學,甚至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以擴大吸引力。其次要更多地參與國際組織,在國際投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鼓勵我國的高端科技人才主動擔任相關職位,尋求相應的政策支持,還可以通過吸引國際人才(即外籍人才)的加入,更好地打造國際人才高地”。

“只有好的政策,才能讓北京對國際人才有足夠的吸引力。而且不僅要讓外籍人才進得來,還要讓他們愿意留下來。”李曉軒強調。(記者 魏蔚 李海媛)

關鍵詞: 北京科創中心建設 成績單 科技成果 數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