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持牌私人銀行籌建工作再迎進展 動態把握客戶需求

私人銀行,被稱為財富管理“皇冠上的明珠”,已成為各家銀行最為看重的業務之一,繼首家股份行私人銀行部獲批開業后,又一家股份行披露了私人銀行部籌建的最新進展。隨著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長,財富管理行業駛入發展快車道,未來如何從初期圈地走向精耕細作,需要銀行繼續探索。

獲準開業

持牌私人銀行籌建工作再迎進展,12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恒豐銀行處獲悉,目前,該行私人銀行部主要籌建工作已經完成,并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遞交開業申請。

今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批復,同意恒豐銀行在上?;I建私人銀行部,為該行所屬分行級專營機構。根據批復,恒豐銀行應自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籌建期間接受上海銀保監局的監督指導,籌建工作完成后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提出開業申請,恒豐銀行也是繼興業銀行后十年以來第二家獲批籌建私人銀行專營機構的銀行。

就在12月21日,上海銀保監局才剛剛批復同意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開業,并核發《金融許可證》,這是國內股份行近十年首家持牌專營私人銀行,也是十年來監管部門唯一批籌開業的私人銀行專營機構。

興業銀行私人銀行專營機構于今年4月獲批籌建。在同意其開業的同時,上海銀保監局還核準了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戴敘賢、副總經理周忠興、副總經理畢玉、總經理助理鄭紅星、總經理助理劉道百的任職資格。

雖然參與私人銀行業務的銀行眾多,但除了已核發《金融許可證》的興業銀行外,此前我國僅有3家中資銀行獲得了私人銀行專營機構牌照,分別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

零壹智庫分析師李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科技賦能與無接觸金融的疊加因素下,我國零售金融市場覆蓋度趨于飽和,在場景、支付、信貸等方面已經完成跑馬圈地,今后重點在于存量客群的精細化管理。從銀行的盈利增長點來看,財富管理符合輕資本運營的發展理念,因此將成為2022年我國銀行業的布局重點。本次興業銀行獲批后,將引領更多銀行深耕高凈值人群,逐步做大財富管理市場規模。

高凈值市場

隨著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長,財富管理行業駛入發展“快車道”,與此相適應的高端財富管理市場發展迅速。從半年報數據來看,今年以來,無論是私人銀行的機構設置、客戶數量還是管理資產規模等均有顯著增長。

按照私人銀行管理金融總資產(AUM)來看,進入“萬億俱樂部”的銀行共有6家,分別為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農業銀行。從規模來看,招商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戶總資產規模約3.1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78%;戶均總資產2795.29萬元,較上年末增加20.02萬元。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戶總資產規模分別為2.26萬億元、2萬億元。

從AUM增長率層面來看,平安銀行、南京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銀行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其中,平安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私人銀行達標客戶AUM余額為1.3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南京銀行上半年私鉆客戶月日均AUM達到0.1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01.89億元,增幅達到13.5%。

在半年報中,多家銀行也將私人銀行業務上升至戰略發展高度。南京銀行表示,加強私人銀行顧問專業能力建設,創新培訓方式,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平安銀行稱,2021年上半年,該行全方位推進私人銀行財富業務發展,致力于打造“中國最智能、國際領先的私人銀行”。

激烈的爭奪背后,是巨大的市場蛋糕。由于統計口徑不一,國內銀行私人銀行客戶門檻從600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在李薇看來,越來越多的零售用戶開始注重理財與財富積累,成為中產階層的人群數量也在不斷擴張。有研究機構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擁有億元人民幣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3萬戶,比上年增加3000戶,增長2.4%,可見市場潛力廣闊。

動態把握客戶需求

搶占私人銀行客戶成為趨勢,不過相對于歐美金融機構,我國中資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起步較晚,同質化現象、特色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依舊待解,再加上各類資產管理機構、財富管理機構的風起云涌,如何從初期“圈地”走向注重“精耕細作”,需要銀行繼續探索。

“由于私人銀行業務提供的是私密性專屬服務,這決定了私人銀行服務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金融知識、豐富的從業經驗,還需要知曉投資、會計、法律、心理學等相關知識。”一位上市銀行私人銀行部門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當前私人銀行服務團隊中年輕人較多,雖然大多具有深厚專業背景和理論知識,但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尚淺、與客戶交流時容易停留在表面,深入挖掘能力欠缺;相關的私人銀行培訓體系也剛剛起步,人員的認證體系、培訓體系都不完善,客戶經理和財富顧問經驗有待積累。人才缺乏成了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一大瓶頸。

除此之外,私人銀行金融產品研發和創新依舊有待提高。上述上市銀行私人銀行部門負責人強調稱,當前私人銀行產品創新機制并不完善。我國現行的金融監管體系要求金融企業分業經營,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產品綜合化水平很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現在銀行除了能夠提供各類標準化產品之外,難以適應復雜的個性化財富管理需求,產品創新度較低。且大多數復制國際市場產品,處于財富管理的初級階段,主要提供股票、基金和結構化產品等有限的產品組合。

“不容忽視的是,雖然財富管理領域已經涌入了一批國有大行與股份行,近兩年也有一批頭部的金融科技公司積極布局,但銀行要想打造獨特的財富管理品牌,必須采取開放銀行的廣連接、重體驗的互聯網思維,建設更加開放的投資生態圈,通過‘引智+融資’并行增強投資銀行功能,才能獲取持久的核心競爭力。”李薇說道。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當前部分私人銀行業務風控手段比較單一,數字化水平有待提升;其次,部分私人銀行獲利來源僅為手續費,未來亟待開拓多元化的收入方式。銀行一方面應當順應數字化轉型的潮流,在獲客營銷、客戶留存方面提升科技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動態把握客戶群體的各項需求,適時推出跟調整各項業務與產品,保持與客戶的緊密溝通。(記者 宋亦桐)

關鍵詞: 持牌私人銀行 籌建工作 客戶需求 中資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