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企業存款質押惹“風波” 銀保監會開展現場調查

從渤海銀行南京分行到浦發銀行南通分行,接二連三發生的企業存款質押“風波”,引起了大眾的熱切關注。監管層也發聲了,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11月19日表示,近期,個別商業銀行與企業客戶因存單質押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發生糾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銀保監會已成立工作組進駐銀行開展現場調查,目前調查和公安機關案件偵辦工作正在開展。

11月15日,上市公司南京科遠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遠智慧”)一紙公告將浦發銀行南通分行推向輿論風口。根據科遠智慧發布的公告,該公司全資子公司南京科遠智慧能源投資公司(以下簡稱“科遠投資”)在浦發銀行南通分行購買了4000萬元一年期的定期存款,但產品到期后公司遲遲未收到資金。

經問詢得知,這4000萬元定期存款已作為南通瑞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通瑞豪”)開具銀行承兌匯票的質押擔保,目前因南通瑞豪未能按時償債,導致子公司4000萬元定期存款到期未能及時贖回。而除上述已到期未能贖回的4000萬元外,此前科遠投資購買的3.45億元定期存款中還有2.55億元未到期的存款也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質押。

而類似情況不久前剛發生。10月23日,江西濟民可信集團有限公司表示渤海銀行南京分行在該集團子公司無錫濟煜山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恒生制藥有限公司“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挪用兩家子公司存于該行的28億元存款,用作第三方公司的貸款質押擔保。目前渤海銀行南京分行與濟民可信就“存款質押是否知情”雙方各執一詞,28億元存款質押風波也尚未有定論。

雖上述涉事方均已報案,但接二連三發生的企業存款質押“羅生門”事件,也引起了監管層的回應。11月19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時表示,近期,個別商業銀行與企業客戶因存單質押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發生糾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銀保監會已成立工作組進駐銀行開展現場調查,目前調查工作正在加緊進行。案件相關方也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案件偵辦工作正在開展。

上述新聞發言人還提到,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是商業銀行的重要金融服務業務,在便利企業支付結算、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一些商業銀行的票據業務也出現了發展不規范、有章不循、內控失效等問題。

所謂的存款質押,是指借款人以未到期的定期存單作質押,從商業銀行取得一定金額的人民幣貸款,到期由借款人償還本息的貸款業務,主要有存款為自己提供質押擔?;驗榈谌教峁┵|押擔保兩種,而為第三方提供質押擔保,通常是存款方和貸款方本身之間有關聯或是兩者之間達成某種協議。

上述兩起存款質押案件均屬于企業存款為第三方提供質押擔保。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存款質押為第三方提供擔保大致流程是借款人提出貸款申請,提交相關授信資料;借款人、提供存單擔保方、貸款辦理銀行、存款銀行等多方配合并且文件簽章確認,完成定期存單的開立、確認、質押手續;銀行審查審批通過后發放貸款;借款人按照約定使用貸款;借款人按照約定歸還貸款本息;解除質押存單,將存單歸還客戶。

在上述事件中,具體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尚待調查結果,不過就過往案例來看,存款質押的案件審理的關鍵在于質押協議是否生效、銀行是否盡到合理的擔保審核義務。

北京商報記者11月21日查詢裁判文書網發現,此前某股份制銀行亦有被企業指控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數億元存款質押給第三方的案例。法院審理發現,《質押協議》上加蓋存款方及銀行公章,該合同有配套的《開立存單申請書》、定期存單等證據材料相互印證。而存款方無法對該公司2.5億元資金及相應公章、法定代表人姓名章被未授權的人員隨意處置作出合理解釋。同時,該銀行在《質押協議》簽訂時,依照業務流程審查了原告公司章程及股東會決議等相應文件,盡到合理的擔保審查義務,故駁回了上訴公司的申請。

盈科律師事務所全球合伙人、律師郭韌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存款被質押的案件審理主要是看質押是不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是否得到存款所有權人的同意。存款質押需要存款所有權人簽署質押合同等一系列文件、辦理相關手續,若質押存款人“不知情”可能會涉及企業公章等辦理存款質押材料由誰提供、質押擔保是否經過股東會審批授權等問題。如果查實的確是未經存款所有權人同意辦理質押,可能就涉及到辦理相關事項的人是否作假以及是否偽造公章等一系列的問題,那么就有可能會上升到刑事案件。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也表示,質押是否成立,關鍵是看相關手續是否完備。從內控的角度來講,完成上述質押時必須要履行相應的程序,需要各方簽訂書面合同,出具授權,必要時辦理質押登記。調查結果出來后,如果銀行相關的手續不齊備,銀行方面則需要對存款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銀行的經辦人未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擅自辦理業務,可能涉嫌犯罪,就可能涉及到刑事責任。如果銀行違反行業監管要求,也可能會導致相關的行政處罰。(記者 孟凡霞 李海顏)

關鍵詞: 存款質押 銀保監會 現場調查 監管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