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強為中冶生態環保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引擎
中冶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生態環保)在中國五礦和中國中冶的堅強領導下,始終把技術創新擺在全局發展的重要位置,堅定不移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向科技創新要答案,不斷提升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引擎。
01 聚焦自主研發 助推科技創新
中冶生態環保是國內涉足水務業務建設、投資、運營領域最早的企業之一,目前運營有40家水廠,總規模近300萬噸/天,主要分布于北京、山東、江蘇、安徽、湖北、河南、河北、福建、甘肅等省市。在城市及工業污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污泥處理處置及綜合利用等領域深入探索,經過多年技術積淀,形成了具有中冶特色的技術優勢,研發出了城鎮污水生化-物化多級耦合的高品質再生水處理技術、市政污水生物脫氮除磷協同去除工藝、紙漿造紙高色度工業污水還原脫穩脫色處理工藝、高效節能污水處理裝備、高品質再生水處理關鍵技術等系列核心專長技術,結合產業布局,形成了“工藝-裝備-運營”全產業鏈專長技術體系,在污(廢)水細分業務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資料圖片)
02 完善過程研究 注重科研成果轉化
中冶生態環保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成果轉化,在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道路上書寫了“第一動力”的時代答卷。圍繞專長技術體系開展專利布局,不斷強化成果申報質量、拓展申報途徑,獲得授權專利100多項;榮獲國家、省部級獎勵共8項;新研發的水處理裝備產品有2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后承擔了2項安徽省重大專項課題;努力推進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主導編制了《高效能水污染控制裝備評價技術要求潛水推流式攪拌機》等多項國家標準。通過自主原創與集成創新相結合、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方式,著力突破重點領域和關鍵核心技術,有效夯實了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技術基礎,為行業提質增效升級提供了科技支撐。
03 創新業務模式 打造一體化環保管家服務項目
中冶生態環保積極探索業務模式,作為生態環保領域綜合服務商,通過為客戶提供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以專業解決客戶生態環保問題為宗旨,依托優化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積極探索業務模式的轉型升級,在產業鏈創新中實現發展。開創了從資源管控的高度大力承接排水管網、泵站、污水廠運營維護業務。推行廠網河一體化管理模式,打造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的環保管家式服務項目,順利承接多項環保管家服務任務,幫扶指導各類企業進一步提升環保管理水平,落實好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有效協助地方政府筑牢環保屏障,守護生態安全,進一步助推所屬地區污染防治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
04 整合優質管理資源 打造精品產業鏈
中冶生態環保通過資源整合、機構優化,實現技術研發、成果推廣、市場開發、項目生產和運營等全鏈條一體化融合,以組織保障來提升品質與效率。搭建了“一所研究院、一個研發中心、四個試驗基地”多元化科技創新研發平臺,打造了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持續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研究,加快促進技術成果的轉化。通過研發基地,建設了完備的“中試工程線”,打通了基礎研究、工程應用和產業實踐之間的快速通道。積極發揮研發平臺優勢,在橫向上已與多所行業院校展開了技術合作;在縱向上從產業鏈、供應鏈等多端發力,全要素創新細胞得到進一步激發。
05 聚焦關鍵領域 加強協同創新
中冶生態環保以市場需求及優質運營為導向,主動整合內外部科研資源,以問題需求指導研究方向,緊密圍繞污水處理關鍵核心裝備,以及長期困擾水處理行業的污泥處理處置,曝氣、潛水推流攪拌、水下盲區管道封堵等共性難點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攻關研究,對原有技術及產品進行技術改進和升級,保障高標準下的出水水質,降低污水廠的能耗及藥耗,同時積極推進水處理裝備技術的產品化與產業化,夯實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技術基礎,相繼產出污泥水熱碳化等污泥處理處置提效減量、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基于微生物環境基因組學和流體力學的解決方案——曝氣生物再生活性炭濾池BACF工藝等新型產品已成功應用于不同省份的多家污水處理廠,有效打造和鞏固了以獨占鰲頭的專長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高地,以技術創新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2023年,中冶生態環保將以“十四五”發展規劃為引領,搶抓機遇,積極謀劃,以技術升級、管理提升為導向,在優化創新體系上下功夫,加大研發投入,吸納高層次人才充實研發隊伍,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及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的示范引領作用,用科技創新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以更加優異的成績開啟企業發展新篇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