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資訊!管網運維“錢”的難題等怎么解?住建部發文中找答案
近日,住建部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長效機制建設工作經驗》的通知,《工作經驗》梳理了各地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長效機制建設方面的工作經驗。
近日,環保督察風暴再襲,多省份以及部分企業在水環境治理方面再度暴雷,前不久,中國水網也曾報道《黑臭污水暗管偷排,灰白泥漿明渠入河....入河入海排污“閘門”如何守?》,就排污口治理提出相關建議。如何持續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和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成為行業內外密切關注的話題。
近期,住建部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長效機制建設工作經驗》的通知中,對各地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長效機制建設方面的工作經驗進行梳理,那些環保督察中問題頻發的省市,可以就政策層面”抄作業”了。
(資料圖)
《工作經驗》就運行維護工作機制建設、管網運行維護保障、排水管理相關法規政策等方面提供參考和借鑒意義,未來或許也將在其他省市試行。
01成立市級排水公司、廠網一體打包運維……
《工作經驗》指出部分省市通過推行污水處理“廠網一體”運行維護;以排水分區為單元開展雨污分流工作確保成效,實現運行維護工作的創新。
1.推行污水處理“廠網一體”運行維護
北京市、重慶市、廣州市、深圳市、蘇州市,成立市級排水公司,結合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設置分(子)公司,或以行政區為單位成立區級排水公司,統一管理服務范圍內的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等設施,統籌撥付污水處理運營服務費和污水管網運維費用。
九江市、蕪湖市,城市政府將既有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與新建項目打包委托具備條件的企業進行統一建設和運維,實現“廠網一體”運維。
2.以排水分區為單元開展雨污分流工作,確保成效
浙江省、江蘇省、廣州市、深圳市,依據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以排口排查為基礎,明確溯源排查工作責任主體,開展達標排水單元建設、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等工作,城市排水主管部門定期對各區“排水單元達標”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步實施小區與市政管網的雨污分流、混錯接改造,確保雨污分流工程覆蓋所有源頭小區,干一片、成一片。對實施雨污分流的區域以“雨水口無污水排放、污水管無雨水混接”為驗收標準,確保工程成效。實施雨污分流的區域,逐步“打開”截污閘(堰),恢復雨水通道,實現“污水入廠、清水入河”。
02保障管網運維經費,排除“錢”的大難題
《工作經驗》指出部分省市通過制定管網養護定額,財政足額保證;污水管網養護按效付費,提高污水收集效能;加強小區排水監管,統籌市政排水和小區排水管理,強化管網運行維護保障。
1.制定管網養護定額,財政足額保證
河南省、重慶市印發省級排水設施養護維修預算定額,明確各類排水設施養護維修工程項目費用標準,包括排水管渠鋪設、檢測、維修、疏挖、清洗和檢查井等維修、清淤、安全防護等養護維修工程的工作內容和各項工作的基價,合理確定設施養護維修工程費用,保障排水管網運維經費有據可依,財政部門按照定額制定排水管網養護單位預算,足額撥付養護資金。
廣州市根據城市排水管網養護定額以及近年的實際養護成本,每三年核算一次城市排水設施養護綜合單價,并按照“綜合單價×養護公里數”的方式,計算城市排水設施日常養護費,納入政府購買污水處理運營服務費中,由市財政足額保障。
南寧市、蕪湖市根據實際運維需求,通過合同約定維護養護經費標準,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濟南市多渠道籌措資金,保障污水管網資金來源。每年將污水管網更新改造和運維經費列支專項預算,從污水處理費、城市建設綜合配套費、土地出讓金按比例列支。
2.污水管網養護按效付費,提高污水收集效能
廣州市將各區污水處理費統一收繳到市級財政,與政府補貼統籌用于全市管網運行維護費用。市級排水主管部門建立市政排水管網設施管理養護經費標準、質量標準、考核辦法、付費辦法等配套文件,并建立激勵合理、管理精細、使用高效的污水管網養護費用撥付機制,由市級排水主管部門統籌考核各區排水管網養護成效,按效付費,避免市級排水公司與區財政多頭對接,有效解決區級資金難以落實的問題。
廣州市建立污水處理運營服務費與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運行效能掛鉤機制。城市排水主管部門與城市污水收集處理服務公司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將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污染物削減量、管網和泵站運行水位、污水溢流情況等指標納入協議約定的績效考核體系。
3.加強小區排水監管,統籌市政排水和小區排水管理
蘇州市、常州市建立排水監管進小區相關制度,由城市排水主管部門對行政區域內的小區開展不定期抽查,重點檢查雨污混錯接等問題,提出問題整改清單,移交區排水主管部門、街道及所在區市政管網運行維護單位,監督責任單位整改落實。
蘇州市、常州市、揚州市、無錫市開展樓宇排水立管治理專項工作,減少立管污水、雨水混錯接。制定城市排水管理條例,明確規定新建、改建住宅,建設單位未在住宅陽臺(露臺)設置污水管道的,由排水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罰款。
03立法、分級管理,解決排水源頭問題
《工作經驗》指出部分省市通過排水立法強化污水設施運維管理;建立排水戶分級管理制度,優化排水服務,完善排水管理相關法規政策。
1.排水立法強化污水設施運維管理
深圳市、蘇州市、無錫市制定城市排水條例,明確全市各級各類排水設施的運行管理責任單位。對具有城市公共排水服務屬性但權屬不明的污水管網等設施,由政府指定運維主體并明確管理要求。
2.建立排水戶分級管理制度,優化排水服務
廣州市制定分級分類管理辦法,根據排水類型和排水設施接入情況,對排水戶實施分類分級的差異化管理,明確不同級別排水戶排水設施運行養護要求。按照排水行為影響公共排水設施安全運行的程度,將排水戶分為重點一類、重點二類和一般排水戶,實行不同頻次的證后監督檢查。對重點排水戶“嚴進嚴管”,抓住“關鍵少數”;對一般排水戶,結合實際情況實地抽查檢查。依法有序推進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以下簡稱排水許可)的核發和管理工作,實現排水許可“應管盡管”。
漳州市針對“點多面廣”的餐飲店面未辦理排水許可問題,以街區片區、道路街巷為單位全面開展店面商戶排查,同時簡化排水許可辦理流程,由排水戶填寫基本信息改為工作人員核實填寫,有效解決群眾“不懂辦、不會辦”的問題。
04長效監督,避免黑臭水體返黑返臭
《工作經驗》指出部分省市建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和污水直排口消除動態評估制度;以城市黑臭水體流域為單元,建立長效機制;強化公眾參與,建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
1.建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和污水直排口消除動態評估制度
甘肅省、貴州省、陜西省,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聯合生態環境等部門,以半年或季度為周期,對全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進行全面動態評估,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意見,明確責任主體,確保問題及時整改、動態清零,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長效監督機制。
浙江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通過暗訪、監測數據分析等手段,對容易導致水體返黑返臭風險點位進行通報,督促地方整改。
2.以城市黑臭水體流域為單元,建立長效機制
廣州市、深圳市以主要城市水體為單位,建立以河道流域為單元的管理機制,明確牽頭單位,統籌協調流域內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污水處理等方面工作。由城市排水部門、生態環境部門每月開展一次以上聯合執法行動,對“散亂污”企業開展專項整治。
廣州市開展河道水質監測和返黑返臭預警提醒,指導各級河湖長有針對性巡河,提高河湖長履職效率。
3.強化公眾參與
廣州市、福州市,招募“民間河長”,廣納四方力量,發動志愿者、社會工作者等熱心
群眾參與黑臭水體治理中。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污水直排等問題的“隨手拍”活動,明確提供線索和查實問題的具體獎勵標準,鼓勵公眾參與城市水體管理,成為黑臭水體治理的“巡查員”“監督員”“聯絡員”。
九江市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進黨校、進校區、進園區、進社區、進企業”宣教活動,完善公眾參與機制,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形成各界護水合力,大力開展生動活潑的志愿服務行動。
廣州市制定排水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創建有獎舉報小程序,鼓勵群眾投訴身邊的違規排水行為。經認定為有效舉報線索的,每次舉報獎勵300元;被舉報人因被舉報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受到罰款類行政處罰或其他行政類處罰的,舉報人可獲得最低 5000 元、最高 100 萬元的獎勵。
05政策加快推動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流程,強化監管
《工作經驗》指出部分省市對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改造項目優化審批流程;加強管網建設改造質量監管,完善管網建設和質量保障機制。
1.對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改造項目優化審批流程
漳州市市政府出臺專門文件,簡化雨污分流改造、截污納管等改造項目審批流程。從項目編碼報件、施工依據簡化、報批手續減免等多方面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準許免于辦理建設用地、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等手續,推動項目加快落地。
武漢市建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審批豁免清單制度,將排水管網改造類項目納入豁免范圍。一是規劃設計方案(含管線綜合方案)審查時限計入工程規劃許可審批時限,實行規劃設計方案聯合審查,提高審批效率;二是推行“綜合測繪”,實行“聯合驗收”,減少辦理不同審批事項過程中重復測繪、監管部門分頭驗收的情形。
2.加強管網建設改造質量監管
深圳市開展管網施工工程質量飛行檢測工作,嚴格把控管材質量,對原材料、中間產品、工程實體等進行不定期、不打招呼隨機抽樣檢測,并通報檢測結果,對于不合格的進行處罰。
廣州市將無線射頻電子芯片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混凝土管質量監管,建立電子芯片讀寫系統與混凝土管質量監管系統對接的相關制度,形成監管鏈條。在施工過程中,通過施工人員讀取電子芯片中混凝土管唯一性信息,并實時上傳到監管系統,實現混凝土管在施工過程數據的實時上傳,監管系統可及時獲得在建工程的混凝土管使用批次、使用數量、使用地點等情況,并實時掌握工程施工進度等信息。采用數據倉庫技術,將混凝土管質量監管系統與已建成的質量檢測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實時獲取工程所使用混凝土管質量檢測數據,分析正在施工工程的質量狀況,有效防止假冒偽劣、不合格的混凝土管用于施工。
蘇州市、重慶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全面加強城市排水管網建設改造項目質量管理,對新改建排水管網的設計方案審核、施工技術交底、管材抽樣送檢、管道閉水試驗和管道閉路電視(CCTV)、潛望鏡(QV)內窺檢測驗收等環節全流程監管。
濟南市城市人民政府出臺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辦法,建立市政排水管線工程移交強制性執行內窺檢測制度,明確凡內窺檢測不合格的排水工程,一律不得移交。
06強化考核,落實治理責任
《工作經驗》指出部分省市部門協調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強化監督考核;多部門聯動執法,強化沿街商戶排水管理;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示范,強化監督考評、考核。
1.部門協調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強化監督考核
廣州市市委、市政府及市河長辦出臺文件,明確各部門職責,特別是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工業、城市管理、市容環衛、園林等主要部門在水環境治理方面的職責,并明確績效考核要求,納入對各部門的績效考核體系。
廣州市、福州市由市紀委監委或河長辦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周不定期開展現場監督檢查,建立“日交辦,旬跟蹤,月銷賬”機制,重點抽查河道管養情況和河長、河道專管員履職情況。
2.多部門聯動執法,強化沿街商戶排水管理
莆田市建立排水許可、排污許可信息共享機制,排水主管部門、生態環境部門每季度共享許可發放、執法及監管情況。
蘇州市對沿街沿河商戶,逐門逐戶開展污水接入市政管網問題整治工作。排水主管部門、屬地管理部門和設計單位等成立聯合工作小組,統籌落實,采用“五步工作法”(摸底排查和宣傳教育、入戶設計、商定方案、快速施工、核發排水許可),“一戶一策”制定方案,確保污水接入市政管網。
宿州市、蘇州市結合落實“門前三包”(包文明勸導、包市容秩序、包環境衛生)等制度,城市管理執法部門強化對沿街單位、個體工商戶污水排放監管執法,同時,指導規范接入市政污水管網,“疏堵結合”解決污水直排雨水篦子的問題。
3.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示范,強化監督考評
江蘇省出臺省級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評價驗收辦法等文件,對城市開展評估工作,查找存在問題,督促落實整改。
江蘇省、江西省開展省級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示范城市評選,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要求,為全省其他城市開展工作提供經驗借鑒。
07管網智慧化管理,強化技術支持
《工作經驗》指出部分省市動態更新污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提升管網運行維護信息化水平,加強科技支撐。
成都市、南寧市全面排查市政和小區排水管網、泵站等設施,實現污水干線、支線、毛細管線和小區管線的排查全覆蓋,構建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并形成明確的動態更新機制。針對存量設施,結合日常巡檢,建立 5 年為一個周期的排水管網動態排查制度,每年完成 20%的管網排查,5 年完成一輪次排查,并對發現的管道結構性狀況問題立即整改,動態更新管網信息。針對新建設施,在建設單位竣工驗收時,由排水管理 GIS 平臺維護單位將竣工管線數據進行更新。
廣州市開發城市排水管網養護移動客戶端應用程序(APP),一線運維人員可通過 APP 實時查詢所在位置排水設施數據、圖紙等基礎信息,經與實際排水設施情況核查比對,可快速完成地下管線情況摸底,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可及時通過 APP 修正“管網運行圖”,再由專業技術單位對管網數據更新,實現排水管網 GIS 數據動態更新和維護。
無錫市發放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時,利用 GIS 明確污水接入管網位置、高程,提高排水許可發放和管理的效率,并將排水戶主要信息及許可內容同步錄入 GIS,便于日后查詢和監管。
莆田市開展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系統的水量監測工作,在關鍵點位的污水管道檢查井安裝水量、水位監測設備,監測污水水量變化情況,及時預警管道運行異常狀況及雨污混流等問題,并將數據結果更新至 GIS。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