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存款定期化趨勢明顯,解決之道不應只是降低存款利率

冉學東


【資料圖】

最近幾年,存款總額在增加,而且增幅還在擴大。儲蓄積累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基礎,存款增加在某些情況下是好事。但是在目前情況下,商業銀行存款增加,同時定期存款增加過快,卻潛藏一定的隱患。

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同比多增4.5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18萬億元。

而去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0.86萬億元,同比多增2.51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7.8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39萬億元。今年一季度存款增加幅度相比去年更大,而且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幅較高,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現象。

對于存款增速過高,銀保監會最新的回應是:這是市場化行為,消費者綜合考慮風險收益的匹配性,一部分理財產品轉移到了存款上來。

更加需要重視的是,存款總額增加的同時,定期存款占比在攀升,存款定期化趨勢更加嚴重。由于定期存款的成本較高,就會擠壓銀行凈息差,導致商業銀行營收和利潤都會下降,今年一季度這種商業銀行凈息差收支更加嚴重。截至25日,4家上市銀行披露了2023年一季報。兩家銀行凈息差進一步收窄,有銀行年化凈息差降至1.77%。

2021年2月,居民定期存款占居民存款總額的65.8%。2022年2月,居民定期存款占居民存款總額的67.9%,上漲幅度是2.1個百分點。今年2月,這個數字是70.2%,上漲了大約2.3個百分點,上漲幅度也在擴大,居民定期存款的占比是擴大的。

再來看企業的情況。2021年2月,企業定期存款占企業存款總額的64.3%,2022年這個數據是65.4%,上漲了1.1個百分點,2023年是67.4%,上漲了2個百分點,企業定期存款不僅占比在擴大,而且今年相比去年的漲幅也是擴大的。

那么商業銀行如何應對呢?兩個辦法,一個是提高貸款利率,一個是降低存款利率。目前由于疫情剛剛結束,后疫情時代需求尚在復蘇的初期,基礎不是很牢固,這導致實體經濟對貸款的需求比較弱,目前商業銀行貸給地方政府和國企的貸款利率是下調的。據媒體報道,有些貸款利率到了3.6%左右,跟大多數理財產品出現倒掛,所以提高貸款利率此路不通。

那么只剩下降低存款利率,自4月初以來,天津、山西、廣東、河南、湖北、陜西等多地中小銀行不同幅度地下調了各類存款利率,部分銀行下調幅度甚至超過30個基點。

近期市場上存款利率的下調基本上應該是中小行針對去年9月的補降。去年1月和8月LPR兩次調降,4月是自律機制鼓勵調整下調浮動上限,9月是大行發起調低掛牌利率。兩次調整中,中小行調整動力不足,并非所有中小行都有所跟進。

未來存款利率下調可能還會繼續,這是因為2022年4月,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10年期國債利率、1年期LPR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但是一季度以來,10年國債收益率震蕩下行,從年初的2.895%下調到目前的2.806%,未來大概率還會繼續下調,1年期LPR利率處于歷史低位,這可能引發大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再一次下調。

事實上,目前各銀行在存款利率上還是競爭比較激烈的,尤其是中小銀行,去年年末還有上調利率的,存在一定的無序競爭。央行此前的考核機制,對于調整及時高效的金融機構將給予適度激勵?,F在主要是處罰,這就會導致目前的存款利率水平進一步下調。

但是,筆者認為存貸款利率不僅僅是商業銀行的資金價格,更是一個宏觀經濟的關鍵變量,應該與物價和資產收益率等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與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相適應,因此一般都是存貸款利率同時調整,這樣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不可僅僅為了穩定商業銀行凈息差,讓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而貸款利率卻不動。

同時,居民對于存款利率不敏感,即使利率再降,存款仍然會增加,消費仍然疲弱,不利于經濟復蘇,所以只調整存款利率效果有限。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