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訊:獻力濕地恢復 北控水務推出人工濕地自然凈化解決方案
2023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為“濕地恢復”。
(資料圖片)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和“物種基因庫”,具有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在維護生物多樣性、固碳減排、緩解和預防自然災害等方面作用顯著。然而,近50年來超過35%的濕地已退化或喪失,且這種喪失正在加速,守護濕地亟需社會各界攜手同行。
在濕地恢復的重大課題下,人工濕地是應用最廣泛的綠色生態基礎設施,是水污染防治、海綿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生態工程產品。多年來,北控水務集團在濕地保護領域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北控水務集團在運行人工濕地站點超過100座,總處理能力超過54萬m3/d,并深度參與國家濕地相關課題研究、進行自主課題研究。豐富的科研與實踐經驗推動集團成立生態濕地產品線,形成具有北控水務特色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濕地產品與解決方案。
聚焦行業產品化
自主研發裝配式濕地產品
行業觀點認為,產品化的核心思路應是在制造環節盡量標準化,用軟件定義硬件,更大化釋放服務價值。北控水務集團也明確了生態濕地產品線發展的三大方向,一是人工濕地標準化,實現從工程化向產品化轉變,力求為濕地項目全生命周期提供高效支撐;二是裝配式濕地產品開發,通過“積木式”裝配方式,徹底改變人工濕地的設計、交付、運維方式,使生態基礎設施更精細、更可控、更長壽;三是圍繞生物多樣性影響、生態碳匯、生態美學等開展研究,實現濕地生態價值的量化評估與提升釋放。
其中,裝配式濕地產品作為北控水務完全自主研發成果,以一體化凈化模塊為核心,集成濕地核心凈化功能,革新了人工濕地的設計、交付、運維底層邏輯。通過濕地模塊互相嵌套組裝,形成裝配式濕地模塊的兩大建設應用場景,既可實現傳統濕地布置和改造,又可實現 “多層式”、“群島式”等新型濕地凈化工藝,實現水質凈化效率有效提升。
北控水務裝配式濕地產品圖解
打造北水特色
推出濕地解決方案
面對日益突出的濕地治理困境,北控水務集團依托項目長期運行積累的工程和研發經驗,優化設計生態塘、表流濕地、水平潛流濕地、垂直潛流濕地、強化濕地、浮動濕地等六大單元,形成具備北控水務特色的人工濕地自然凈化解決方案。
該解決方案圍繞污水廠尾水、農村污水、河湖水、水源地、生態景觀五大應用場景,提供五類相應解決方案,以全帶寬服務、穩水質保障、集約化創新、裝配式交付、公園化呈現為主要特色。所謂全帶寬,代表在濕地治理全過程、全氣候、全類型與環境系統管理、城市公共服務充分協同;穩水質則通過水處理技術沉淀和智慧運營體系,保障長效水質達標;集約化是基于運行大數據進行參數優化和產品迭代,引領濕地用地節約趨勢發展;裝配式是以標準化設計、模塊化集成,滿足多種施工條件,提升交付質量;公園式即在人工濕地建設中注重生態美學,激活濕地空間多元價值。
目前,北控水務人工濕地出水可長期穩定達到準III類標準,用地較行業常規取值水平可節省10~30%。
提供實踐經驗
塑造典型人工濕地建運樣本
水城一體,實現生態景觀濕地與經濟一體治理。北控水務四川省瀘州市漁子溪生態濕地公園項目對漁子溪水系進行防洪整治和水生態修復,同時將水系生態功能與周邊城區發展協同考慮,進行一體化運營管理。漁子溪項目重點加強濕地公園內海綿型道路與廣場建設,300畝湖泊濕地與約1300畝濱水綠地,共同構建了瀘州高新區“海綿樞紐”,漁子溪湖泊濕地也成為V等小2型水庫,實現了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低影響開發,成為該區域推進“產城一體、產城融合”的關鍵節點。
北控水務四川省瀘州漁子溪生態濕地公園項目
灰綠結合,建設農村污水處理小微濕地站點群。在廣東省鶴山市,北控水務傾力打造全域農村污水治理項目,以濕地處理工藝覆蓋全市10個鎮155個村莊,單個站點處理規模為5~80m3/d,服務常住人口4.8萬人。結合廣東農村人口密集、村內公共設施用地面積較小、居民喜歡聚集到公共區域活動的特點,污水處理站點采用接觸氧化+人工濕地“灰綠結合”的處理模式。通過廠站空間合理配置,以及濕地植物優選與精細配置,使處理站點緊湊且舒適,保證了公共區域的景觀與生活品質。結合人員流動帶來的季節性水量低特點,靈活調整前端工藝曝氣量和藥劑投加量,最大化發揮濕地處理功能,最大程度實現低碳運營。
尾水凈化,改善河流水質營造濕地景觀。北控水務山東省聊城清泉河濕地項目采用水平潛流濕地+表面流濕地的組合工藝,主要用于冠縣污水處理廠尾水(一級A標準)的深度凈化處理,出水排入清泉河。項目占地約15公頃,處理水量達到8萬立方米/天,出水達到準III~準IV類。項目濕地設計水力負荷高于常規取值范圍,充分節約占地。清泉河尾水濕地的建設運行不僅極大改善清泉河水質,還為冠縣營造了靈動的濕地生態景觀,成為市民自然親水休閑“網紅打卡地”。
人水和諧,打造河湖水凈化與生態宜居融合范本。北控水務北京市大興區新鳳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在消除黑臭水體、保障生態基流的基礎上,建設兩處人工濕地,處理能力4.6萬m3/d,對干流及重要支流的水質進行旁路凈化,完成新鳳河水質達標的“最后一公里”。其中安南濕地利用植物與水系形成山水環境,將生態功能濕地、文化景觀元素、田園郊野風貌、濕地水系景觀有機融合,在大尺度上形成由北向南山林環繞、水系流動的空間格局,搭配豐富的水生植物,形成自然蜿蜒的濕地景觀。
守護生靈,科學舉措提升人工濕地棲息地價值。在北控水務青島中科成污水廠遷建項目中,北控水務集團重視風河人工濕地的鳥類棲息地功能,主動利用集團自主立項課題經費,委托中國海洋大學專家團隊開展了多次鳥類調查。調查發現,風河人工濕地蘆葦群落發展成熟,為高度依賴蘆葦的鳥類提供了較好的棲息環境,但現狀水面面積較小,難以吸引大量的鷗類和雁鴨類降落;水深、邊坡形式等不利于吸引鸻鷸類涉禽?;谏鲜稣{查結果,北控水務針對性地調整了地上公園和濕地公園的設計方案,并制定項目建設過程、運營過程中的生態保護和修復策略。
北控水務山東省青島風河人工濕地棲息地研究課題
人工濕地是社會水循環和自然水循環之間連接的重要樞紐,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微觀體現。北控水務人工濕地的研究與實踐成果,展現出生態環保行業在濕地恢復治理領域的決心和擔當。未來,濕地保護乃至生態環境治理仍任重道遠,北控水務將用創新與實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擘畫祖國美麗山水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