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環球熱議:澳大利亞“減碳方法論”:中國能從中學到什么?

碳中和目標要落地,首先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上下一致且全面覆蓋的政策體系。自2020年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綠色低碳迅速成為了全社會的熱點話題,也成為了影響我國經濟、工業、生活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十四五”的重點工作之一,上自中央各個部委,下至各個地方政府,緊鑼密鼓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相關資料圖)

而在這方面,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和實施綜合環境保護框架的國家之一,自1974年頒布《環境保護法》以來,澳大利亞一直在環境標準制定方面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現已有100多項相關法案,積累了接近50年的豐富經驗。

自2015年以來,澳大利亞政府推出多個新能源發展戰略,使其迅速成為降碳的全球領先者。2016年開始,澳大利亞的碳排放快速降低,2021年人均碳排放水平降至15.09噸,已經與1980年前后的水平相當【1】。而到了2022年,澳大利亞又提高了在《巴黎協定》框架下的承諾,表示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水平降低43%,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承諾。要知道,澳大利亞是全球唯一一個占據一整塊大陸的國家,有著與中國幾乎同樣復雜的地理環境,和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資源稟賦。

日前,澳大利亞投資貿易委員會發布了《邁向凈零排放》報告,從賦能服務、能源應用和自然與城市結合三個方面,全面闡述了澳大利亞在低碳凈零排放上的諸多實踐,這是一份可現學現用的澳大利亞減碳“方法論”,能夠為中國的碳中和之路提供諸多借鑒。

1 政策賦能,金融護航

碳中和目標要落地,首先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上下一致且全面覆蓋的政策體系。

自2020年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綠色低碳迅速成為了全社會的熱點話題,也成為了影響我國經濟、工業、生活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十四五”的重點工作之一,上自中央各個部委,下至各個地方政府,緊鑼密鼓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而在這方面,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和實施綜合環境保護框架的國家之一,自1974年頒布《環境保護法》以來,澳大利亞一直在環境標準制定方面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現已有100多項相關法案,積累了接近50年的豐富經驗。

同時,澳大利亞各州府機構亦在制訂規劃,旨在通過貿易與產業增長提高經濟效益,讓減碳成為市場自發自愿的行為。例如,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和阿德萊德等多個城市和地區制定了低碳經濟計劃,希望從低碳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創造經濟效益,讓減碳之路更加順暢。

得益于幾十年來不斷推出有效的環境政策與法規,各市場主體已非常成熟,涌現出了一批世界領先的平臺和公司,在碳交易和氣候金融方面摸索出了成功的路子。

在碳交易上,集中向消費者供電的傳統模式正在迅速向分布式發電轉變,這主要通過在電力消費與生產之間交替轉換的設施實現,如屋頂太陽能或并網儲能電池。與此同時,碳信用額度正在從逐個項目的交易擴大至更大規模,用更系統的方法來連接買賣雙方。

澳大利亞擁有先進的平臺,可在新興市場中提供數據和交易功能。如Renewable Energy Hub提供專業咨詢服務,搭建平臺提供能源與碳市場數據;Reputex提供能源和碳市場定價與預測的實時信息;Xpansiv經營全球性交易所,交易可再生能源額度、水權與分配、自愿性航空排放單位和可再生燃料。

在氣候金融方面,2012年隸屬于澳大利亞政府的清潔能源金融公司(CEFC)成立,通過投資引導市場應對最嚴峻的排放挑戰,已承諾向250多個清潔能源和低排放項目提供超過103億澳元的資金,總價值超過360億澳元,加速澳大利亞向凈零排放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是公私合作伙伴關系 (PPP) 領域公認的領軍者,無論是在工程行業,還是在金融、法律和經濟咨詢服務領域,其技術專長均得到廣泛認可。政府在面對資金成本超過5000萬澳元的項目時,會將PPP作為一種選擇。

此外,私營資本在澳大利亞氣候融資中越來越活躍。2020年,相較于僅為2%的市場整體增長率,責任投資資金增長了30%,達到12.8億澳元。政府與私營資本之間進行有益聯動的經驗,同樣適用目前中國的碳中和市場。

2 多樣應用,風光無限

由于資源稟賦的原因,在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據了主要地位。

但是,隨著近幾年光伏風電裝機量迅速上升,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在逐步提升。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202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歷史性突破11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達到45.8%;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49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9.9%【2】。

澳大利亞面臨的情況與中國類似。澳大利亞幅員遼闊,國土中大部分區域是沙漠,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區;同時,在能源稟賦上,煤炭儲量和產量都比較高。2021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澳大利亞發電總量的32.5%,32.5%,比2020年增長了近5個百分點。

那么,澳大利亞在大規模發展可再生能源應用方面是怎么做的呢?有哪些成功經驗?

先看光伏行業。得益于高日照率,澳大利亞的光伏行業擁有巨大的生產能力,光伏電池板的普及率也很高,2021年12.4% 的電力來自光伏發電。在技術方面,新南威爾士大學至今保持著太陽能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光電轉化率超過40%。

而在光伏行業的熱門領域——開發和交付混合光伏技術,以便將光伏無縫整合到現有能源網絡、運營系統或離網應用系統中,澳大利亞亦處于全球領先的位置。其中包括Fulcrum3D公司推出的云量測量與預測系統CloudCAM,可預測太陽能光伏電站的短期功率波動,使太陽能裝置更易接入到全球各地的網絡中。

再看風電行業。與中國類似,澳大利亞在人口相對密集的區域有著強勁的海岸風,為風力發電創造了絕佳條件,2021年該國11.7%的電量來自風電。

風電需要進行大量建模和網絡設計工作,以確保電網穩定可靠。澳大利亞加快現場設計的一項創新技術是采用像Fulcrum3D公司推出的地面SODAR(聲波探測與測距)等系統取代監測桅桿;在風場開發方面,Windlab Systems公司推出了大氣建模與風能評估工具WindScape,可以在澳大利亞國內和全球范圍內進行風電場選址,并高效開發高質量風電場。

為了配合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電網側的技術應用亦至關重要。其中,微電網可以幫助澳大利亞應對面臨的諸多挑戰,如快速上漲的電力成本、日益老化的基礎設施以及由于地域遼闊所產生的大范圍供電服務需求。

目前,太陽能和風能還在澳大利亞大量應用于離網供電項目。這兩種能源不僅適用于澳大利亞的絕大部分地區,而且可以隨時與電池系統或儲能解決方案相結合。

3 自然城市,永續發展

與中國相似,澳大利亞擁有豐富多樣的氣候區,易受極端天氣影響,如山火、洪水和颶風等。因此,他們在低碳凈零排放的實踐過程中,非常珍惜自然與城市環境。為了更加深入地保護本國環境,保障可持續發展,培養了多方面的能力和相關技術。

這其中,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是重點。CCUS能夠將二氧化碳從其他氣體或污染物中分離出來,將其壓縮后永久地封存于地質結構內,或利用其創造其他商業價值。國際能源署 (IEA) 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已經證實,將CCUS)應用于現有能源資產對于實現全球氣候目標至關重要,如不部署該技術則會讓實現《巴黎協定》全球目標的成本翻倍。

澳大利亞在CCUS技術領域基礎雄厚,擁有適合儲存二氧化碳的大量地質資源,有望儲存超過200億噸二氧化碳,同時澳大利亞世界領先的石油天然氣行業積累了CCUS的專業知識,以及完善的政府監管框架。

澳大利亞社會高度城市化,非常重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

在可持續城市與基礎設施方面,澳大利亞是全球最成熟的綠色建筑市場之一。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理事會 (ISC) 開發了一套綜合評級系統,用于評估基礎設施資產在規劃、設計、建設及運營階段所產生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并開發了相應工具以輔助資產所有者及運營商開展相關工作。

在對建筑設計和性能進行嚴格且有序的測量、評級、基準化管理下,澳大利亞在可持續基礎設施領域經驗豐富,并涌現出大量城市可持續基礎設施不同領域的相關技術與服務。

在交通運輸領域,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比重超過24%,主要源自于運輸過程中所消耗的化石燃料。因此,交通電氣化以及能夠提升其使用效率的智能解決方案非常有助于碳減排。

澳大利亞企業正在不斷創新,大規模推廣使用電動汽車以有效減少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同時,交通電氣化的預期增勢對電力網絡意義重大,澳大利亞電力市場運營商 (Australian Energy Market Operator) 與發電公司、輸電公司以及電力零售商正在共同規劃電力系統未來的發展,以滿足交通電氣化的需求。

4 結語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成就斐然。澳大利亞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涵蓋了一系列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產品與服務,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可持續水資源管理與農業、基礎設施、建筑和設計技術與服務、水與環境、交通和循環經濟、以及碳封存等等,本文展示的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隨著中澳經貿關系的恢復和發展,兩國之間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來自澳大利亞的有效經驗和實際措施,能夠為中國的碳中和努力提供不少的有益借鑒。

隨著全世界對碳中和領域產品與服務的需求和投資呈指數級增長,澳大利亞與中國的攜手合作,將在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Australia: CO2 Country Profile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country/Australia

【2】2021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29.9%

https://m.gmw.cn/baijia/2022-07/27/1303063714.html

【3】邁向凈零排放—澳大利亞解決方案,共創可持續的未來

關鍵詞: 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