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加快建設美麗鄭州,鄭州市發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全市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化、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于1︰8,中心城區建設460個社區公園和微公園(小游園),PM2.5年均濃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市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鄭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鄭州。

主要目標

《規劃》提出主要目標:

到2025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和綠色生活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系統更加穩定,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顯著增強,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初步實現,生態環境保護邁上新臺階,美麗鄭州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到2035年,生態系統全面優化、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生態服務功能完善、城鄉生活品質優越、生態經濟綠色高效、生態文化繁榮和諧、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成為常態,基本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鄭州。

關鍵詞:生態保護

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建設210平方公里起步區。

優化沿黃生態保護空間。沿黃河南岸,東到中牟狼城崗鎮,西到鞏義康店鎮,南到連霍高速公路,北至黃河主河道中線,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東至鄭州花園口東107國道,西至鄭云高速銜接天倫大道(包括廣武山),南至連霍高速公路銜接索須河(以南岸線50米寬為界)接北四環,北至黃河主干道中線,面積約210平方公里建設起步區。統籌優化生態、農業、城鎮空間,嚴守三條控制線,科學確定核心示范區保護開發格局,建立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新型城鄉體系和布局疏密有度、河城共榮的城鎮空間體系。

全面禁止黃河干流和一級支流沿岸規定范圍內各類違規建設

持續清理河灘亂象,全面禁止黃河干流和一級支流沿岸規定范圍內各類違規建設,加快數字化生態保護監測平臺建設,常態化開展沿黃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整治工作。提升沿黃生態廊道建設,恢復黃河濕地生態功能,以保護恢復自然濕地為核心,加快推進沿黃濕地公園群建設。

加快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微公園(小游園)四級公園體系建設

鞏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成果,加快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微公園(小游園)四級公園體系建設,建成西流湖公園、青少年公園等40個綜合公園和專類公園,在中心城區加快推進460個社區公園和微公園(小游園)建設,完成世紀公園、月季公園等15個公園拆圍透綠和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到2025年,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5%,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3%以上。

開展省級森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

中牟縣、滎陽市、新鄭市開展省級森林城市創建,登封市、鞏義市和新密市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2025年底前,建成省級以上森林城市4個,建成市級以上森林特色小鎮6個、森林鄉村200個。

關鍵詞:綠色發展

推動重點污染企業退出城市建成區

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完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建立動態更新和調整機制。持續優化產業布局,推動不符合城市建設規劃、行業發展規劃、生態環境功能定位或者涉及危險化學品等環境風險大的重點污染企業退出城市建成區。

推進區域產業優化升級,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降低工業企業能耗,加快現有過剩產能淘汰工作,持續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加快構建循環型產業體系,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帶動城市和產業用能方式轉變。

構建清潔高效能源體系,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加快能源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深入推動工業、交通、建筑、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增效,加強先進節能技術、產品、設備應用,強化節能審查和監察制度落實,提升用能管理能力,探索完善區域能評制度。

建立鐵路外部集中輸送、新能源車內部配送的“外集內配”城市綠色配送體系

建設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推動大宗貨物“公轉鐵”,積極推動鐵路專用線建設,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進企入園“653工程”;開展國家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創建工作,加快鄭州省級城鄉高效配送試點建設,建立鐵路外部集中輸送、新能源車內部配送的“外集內配”城市綠色配送體系,推進建材、農副食品、輕工醫藥等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推動全市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化,加快充電設施建設,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實現全覆蓋,50%的居住社區具備充電條件,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于1︰8。

研究制定鄭州市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制定鄭州市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明確達峰目標及路線圖,確保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開展中長期碳中和研究,積極參與國家碳排放權交易。開展低碳試點示范創建,培育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關鍵詞:環境改善

推進工業企業污染深度治理

加強協同控制,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推進工業企業污染深度治理,重點建設鄭州經開區汽車產業園溶劑集中回收處置中心、廢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鄭煤綜機年產4400臺液壓支架大氣污染防治項目,培育推動企業“梯度達標”,促進行業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整體升級。開展園區集群企業廢氣治理,全面取締露天和敞開式噴涂作業,推動園區建設集中噴涂工程中心。鞏固鋼鐵、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按要求實施差別化電價、水價政策。減少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深入開展柴油貨車污染防治,加強大氣面源污染綜合整治,建立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動態更新機制,針對不同治理水平和排放強度的工業企業,科學精準分類施策,將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具體單位、具體企業、具體工地、具體生產環節,實施更加精準的差異化管控。

加快實施圃田澤水循環工程

從賈魯河下游圃田澤提水向上游城區河流分水

深化三水統籌,穩步提升水生態環境。重點推動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深化水污染治理、保障河湖生態用水、提升河湖生態修復能力4項任務。加快實施鄭州市圃田澤水循環工程,從賈魯河下游圃田澤提水向上游城區鳳河、龍渠、潮河、十八里河、十七里河、熊耳河和金水河分水,增加城區河流生態流量。持續深化落實河湖長制,完善“河長+警長、河長+檢察長、河長+媒體”等管護機制,增強河湖監管保護能力。以賈魯河為重點積極開展美麗河湖建設,以建促治,努力打造一批河暢、湖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環境,實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美好愿景。

PM2.5年均濃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

空氣質量達標進程加快,PM2.5年均濃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河湖水生態系統功能逐步恢復;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局部有所改善。

關鍵詞:治理提升

加快供熱管網建設

全面推進市區和各縣(市)建成區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

推進城鄉綜合治理,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重點推動完善城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開展無廢城市建設、重視噪聲振動污染防治等任務。

持續加快供熱管網建設,依據現有集中供暖資源和設施,深挖供暖潛力,推動富裕供熱能力向合理半徑延伸,加快城鎮集中供熱老舊管網改造。全面推進市區和各縣(市)建成區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混錯接改造、破損管網修復,消除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

到2025年,鄭州市城市建成區集中供熱普及率力爭達到92%以上,各縣(市)建成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5%以上。新增污水管網260公里,鄭州市區城鎮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大于90%,各縣(市)城鎮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到70%。

實施農村垃圾、污水、廁所、散煤替代“四治行動”

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實施農村垃圾、污水、廁所、散煤替代“四治行動”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完善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實施農村河網水系連通工程。到2025年,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基本實現;建成美麗鄉村示范村500個、精品村100個,完成357個新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

強化環境風險預警防控與應急

強化環境風險預警防控與應急,加強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提高輻射污染防治水平,守牢環境安全底線。提升監管能力,健全生態環境管理機制體系,發揮市場機制激勵作用,提升生態環境監管服務能力,強化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建設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關鍵詞: 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鄭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