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環境產業里,資本潮潮起潮落那些事

2014年之后的幾年時間,隨著環境產業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產業投資熱情開始猛漲。產業外部的“有錢人”頻頻跨界,產業內部更是涌現創業潮、投資潮。資本的力量如潮水洶涌而至,為環境產業帶來了久旱多年、恰逢甘霖般的歡欣鼓舞,但這般“漫灌”之后,為環境產業留下了什么呢?資本潮來來去去的這些年,環境產業還好嗎?

目錄

01 短暫的狂歡

02 退潮后的財務投資

03 退潮后的產業投資

04 一些環保龍頭公司的產業投資探索

05  唯有實業,癡心不改

06 結語

2014年之后的幾年時間,隨著環境產業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產業投資熱情開始猛漲——2014年環保法修訂,2015年1月實施,各地政府的環境責任責無旁貸;2015年之后,火熱新三板、看起來愈發成熟完備的投資退出機制,使得各路基金無論是否懂環境產業,募資、投資不止。產業外部的“有錢人”頻頻跨界,產業內部更是涌現創業潮、投資潮。

資本的力量如潮水洶涌而至,為環境產業帶來了久旱多年、恰逢甘霖般的歡欣鼓舞,但這般“漫灌”之后,為環境產業留下了什么呢?資本潮來來去去的這些年,環境產業還好嗎?

簡單而言,投資分兩種,股權和債權類。本篇說資本浪潮漲落的次生災害(即常說的狂歡和毀滅),大部分說的是后者,因為過度加杠桿。PPP放大了后者的作用,潮起潮落中大量企業死亡也往往是后者。股權投資的退潮往往是因為上市退出的收益下降,但是一般而言,它們的缺乏只會使得培養小微企業和獨角獸的土壤變得貧瘠,但除非有嚴苛而最終導致互相傷害的對賭,它們的進入或退出一般不會直接威脅現有企業的生存。

短暫的狂歡

2014年,中國的股權投資市場總體募資超過5000億元,投資近4500億元。這時的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已經從上一個寒冬復蘇并快速發展,活躍的VC/PE(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超過8000家,管理資本量也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這一切,也影響到了較為沉寂的環境產業市場。

與此同時,政府出來推波助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也響徹了環境產業,前所未有的創業熱潮發生了。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為中心的三個十條的陸續出臺,也促成了環境產業高速發展的外部環境,各路嗅覺靈敏的資本對環境產業表示出青睞,把諸如“風口、賽道、VC、PE、賦能、退出”等等新名詞帶到了這個冷門產業,還布置了專門的團隊來看可投項目。

一些大玩家,有的來走馬觀花,有的在深入布局,比如郭廣昌的復星。甚至明星胡海泉的投資事業,也瞄準過環境產業,他的合眾創投環保產業基金主要針對環保產業投資,不過,并沒有真的投出什么項目——由此可見,當時的跟風者隊伍頗為可觀。針對這種現象,2015年E20環境平臺的水業戰略論壇特意推出主題對話“水務行業能否承受資本的熱捧?”

那幾年,對年輕人最有吸引力的工作就是創投機構的工作,創投機構也紛紛在環境產業里物色人才,讓這個薪酬常年在各行業墊底的產業里的人們,大開眼界。

那幾年,二級市場也是風起云涌,碧水源估值超過500億,博天喊出千億夢想,券商研究分類中開始大量出現以環保板塊替代原來的公用事業,各個券商行研機構環保類研究員紛紛涌入,新財富水晶球競爭益酣。

而充滿激情的環境創業者們,夜以繼日地辛苦加班工作,無論他們口頭怎么說,他們的內心絕對不會想只做成一個長不大的盆景,熱潮之下,他們的夢想氣球被注入了更多資本的空氣,冉冉升空。生逢此時,誰不以為自己到了大時代呢?要實現大夢想呢?

這短暫的資本狂歡,曾給了行業一種一生綿延的錯覺,許多企業家也被搞得浮想聯翩、心神不寧、寢食難安,最后卻發現,資本順境時候是錦上添花的助力,但逆境中絕對不會雪中送炭,創業起伏中,真正的堅實依靠,還是團隊和穩健的經營策略。

在宏觀政策陡然緊縮的夾擊之下,這股資本熱潮,從燎原到寥落,也就兩三年時間。首先是隨著創投行業整體發生轉向,“資本寒冬”再次出現,“躺著賺錢”的時代結束,行業內優勝劣汰加速,大批創投機構遭到嚴重擠壓,一些著名創投機構也在其中。

在環境產業內部,PPP疊加債券投資加杠桿的模式,和創投退潮基本同步,兩者帶來了2018年開始的普遍的資本退潮,重新塑造了產業格局。

對此,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的看法是,由于環保需求的高速釋放疊加PPP的短暫高熱,吹大了二級市場的環保市值,讓風投類有了更高預期;2018年以后PPP破滅,將二級市場環保板塊市值打到了谷底,對一級市場的傳導性影響是大家在一級市場的公司估值就很難談攏了。資本并不需要忠誠于某個行業,如果不能給予足夠的回報,它們確實會轉向新能源等其他領域,我們的環境企業作為個體要做到的是,在不同的時期,如何找到更好的發展速度,如何突破自身的天花板,這也是我們創辦商學院的目的。而我們的基礎業務的目標,則是和產業界的一起努力,建設行業更好更高的基本面。

退潮后的財務投資

狂歡過后,終究是回不到從前了。

只是人們通常只看到融資的好處,卻忽略其代價。錢不是白給的,資本有意志,核心訴求是要回報。投資早期創業公司的 VC,正因為承擔的風險極大,所以其要求的回報率也極高——十倍回報還不夠,投慣了之前的移動互聯或者O2O領域的,或者看多了那些故事的,甚至期望能在一家企業能獲得百倍、千倍的回報。

關鍵詞: 環境產業 環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