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環保產業今年上半年發展勢頭如何?

為及時掌握全省環保產業運行形勢,在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的統一部署下,安徽省環保產業發展促進會按季度對安徽省環保產業運行形勢展開分析調查,主要有50余家骨干企業參與調查。本報告為2021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安徽省環保產業運行形勢分析,數據采集以二季度為主,一季度為輔,經整理分析,2021年安徽省上半年環保產業運行形勢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21年上半年,安徽省環保產業整體營收平穩增長,經營利潤穩中略增。從二季度來看,環保產業營收和新增訂單持續增加,用工情況總體平穩。

二、企業經營情況

1、營業收入

一季度,安徽省環保企業整體營收仍保持增長,約26.5%企業營收下降。二季度,環保企業整體營收增長較一季度有所增加,從調研和問卷反饋結果來看,57.8%的企業營收同比增加,31.1%的企業營收持平,11.1%的企業營收下降。從細分領域來看,固廢綜合利用和水污染防治領域二季度營收情況整體好于其他領域,噪聲與振動控制、土壤污染防治領域出現分化,營收增長比例和營收下降比例差值較其他領域明顯。從企業規模來看,規模較大的企業營收增長情況明顯好于中小微企業。營收減少的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業。

2、經營利潤

一季度,安徽省47%環保企業經營利潤有所增長,35.4%的企業利潤有所下降。二季度,經營利潤整體穩中略增。從調查結果來看,48.8%的環保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8.9%的企業利潤與上年同期持平,22.3%的企業利潤下降。

從細分領域來看,水污染防治領域企業利潤增長情況略好于其他領域,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分化情況較明顯。

不同規模企業經營利潤變化情況與營收變化情況相似,分化較為明顯。規模較大的企業利潤增長情況好于中小微企,規模10億以上的環保企業基本沒有出現利潤大幅縮減的情況;反饋利潤減少的主要集中在小微企業。

3、經營成本

一季度47%環保企業經營成本上漲,6.6%的企業成本下降。二季度與一季度相比,環保企業經營成本有所上漲。調查企業中,66.7%的企業反饋成本同比增加,26.7%的企業基本持平,僅有6.6%的企業反饋成本下降。

從不同業務類型來看,環保設備生產制造類企業中,反映成本增加的企業數量占比高達70%;其次是污染治理設施投資運營類企業,反映成本增加的企業數量占比為60%;環境咨詢、評價、服務類企業對成本變化反應較低。

4、新增訂單

新增訂單方面,一季度有41.2%的企業有所增加,29.4%的企業下降。二季度有46.7%的環保企業認為新增訂單個數較去年同期增加,35.6%的企業認為新增訂單個數同比基本持平,17.7%的企業反映新增訂單減少。

5、用工情況

一季度與二季度,用工方面,員工數量總體比較平穩。二季度42.2%的企業員工數量增加,48.9%的企業員工數量持平,8.8%的企業員工數量出現下降。員工工資穩中有增,48.9%的企業員工工資增加,48.9%的企業員工工資持平,2.2%的企業員工工資出現下降。

三、行業運行展望

從調研和問卷結果看,企業對2021年的發展持樂觀態度:68.9%的企業預計全年營收增長,其中20%企業認為營收增幅在20%以上;20%的企業預計全年營收較去年基本持平;11.1%的企業預計全年營收較去年下降。

從細分領域調查反饋來看,我省固廢綜合利用和水污染防治領域二季度營收情況整體好于其他領域。這緣于“十四五”期間國家環境治理深度廣度精度將達到新高潮,由此釋放出的市場空間十分巨大。在國際國內減污降碳協同目標下,生態環境領域不斷拓寬,產業深耕重點有望拓展到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生態綠色化轉型、綠色生活消費等更廣泛深度融合領域,必將助推環保企業可持續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為此我們研判,企業在2021下半年發力的方向建議為:

1、剛需下環境監測延續一路高歌

隨著一系列環境監管措施的落地實施,環境監測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被賦予更多期待。環保督察的常態化必須建立在完善的對各地污染狀況的監控體系上,這自然需要強有力的環境監測服務行業做支撐。作為環境管理和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環境應急監測將向精準化發展。據測算,2020年全國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5%,遠高于前三年增長速度均值16%,預計到2025年精密環境監測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2400億元。與此同時室內空氣凈化將向專業化發展,預計到2025年,室內空氣凈化行業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其中,醫療場所專用的高精度專業化凈化設備市場規模將達600億元。且未來監測行業的新增空間短期將來自監測點位下沉、網絡化監測需求提升,中長期來源于監測指標和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從常規理化指標監測向有毒有害、生物、生態指標監測拓展,將促進細分技術領域專業化發展。長期來看,環境監測行業存在千億元級市場空間,5年復合增速約為20%。

2、碳達峰和碳中和激生大批“賣碳翁”

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形勢和要求,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環保產業將迎來三個轉變,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控制轉變,從過去的單因子控制向協同控制轉變,從環保產業常規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轉變。環保產業作為末端產業,在綠色發展的產業體系中,環保產業如僅停留在處理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已經形成的污染物的層面上,其發展空間極為有限。在全新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中,環保產業要融合發展要向全域性綠色產業升級,勢必要改造工業、改造農業、改造一二三產業,改造物流、改變消費。綠色環保產業未來將打通生態與環境、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陸地與海洋、生產與生活、室內與室外、地球與太空等,服務于山水林田湖草整個生態環境系統。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也給環保企業帶來巨大市場機遇。

7月16號上午,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開市。全國碳市場空間將破萬億,每個環保企業也能做“賣碳翁”,這對很多環保企業來說,對應的是業務效率和戰略重點的變化,以及新商業模式構建。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權威專家研判,隨著國家“雙碳戰略”落地實施,未來末端污染治理將走向前端與過程精準控制,傳統狹義的環保產業市場將大幅萎縮,且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將大放異彩,因此安徽要鼓勵固廢行業上下游技術的開發,加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資金扶持。

3、行業集聚下“專精特優”成發展方向

我省節能環保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抱團取暖大格局下將技術、產品與服務相集成的節能環保業務綜合服務模式可快速增強企業技術實力和資本運作能力,促進中小企業以集團合作的方式規范發展。“十四五”期間,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增強,行業整體競爭力將得到提升,擁有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更加趨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中小企業專業化生產和協作配套能力將進一步提高,集成化與差異化相結合將助推我省節能環保產業良性發展。

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的核心是唯有做深做精。做深就是要深耕一個區域、一個園區,對這個區域、這個園區施以全區域、全方位、全周期360°環境綜合治理和服務??蔀榭h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垃圾收轉運一體化等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周期的服務。再如圍繞一個細分市場,如垃圾焚燒、水務、醫療廢水、自動監控等,做專做精,在專一方向技術上持續積累,準確把握和引領行業技術前沿,延伸產業鏈,持續深耕市場,延伸服務鏈。繼而抓住適合自身發展的產品(技術、服務),形成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4、綠色制造催生智慧環保勢不可擋

近年來,人工智能、納米新材料、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突破,為我省節能環保技術創新發展帶來諸多機遇。以水處理為例,通過定向培養高效脫氮除磷微生物菌種、采用抗污染的分離膜材料等行業間協同融合手段,大幅提升了水處理效率和效果。通過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相融合,更是催生了智慧環保等新業態,解決了環境及污染信息全面感知、環保數據高速傳輸,以及應急事件智能決策等傳統環保工作痛點,使得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創新。

四、安徽環保產業現狀與面臨形勢

安徽現有近2000家環保企業,從業人員數10萬,去年有6家企業成功上市。其中環境監測儀器中光譜、色譜等技術國際先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及裝備、污水處理工藝及裝備制造能力、水處理藥劑制造、除塵脫硫、環境監測儀器制造、污泥處置裝備工藝、汽車尾氣凈化裝置等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省府確定省環境廳主抓產業后,高層緊鑼密鼓“雙招雙引”,為引導安徽環保產業可持續穩健發展,省生態環境廳正積極編制出臺引領發展方向的產業規劃,擬定產業扶持激勵政策,繼續扶持一批本土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發揮引領帶動功效,產業正踏上開往春天的高鐵。

五、政策建議

環保產業是一個跨產業、跨領域、跨地域的新興行業,需要各部門形成合力,共謀發展。截至目前,安徽省和合肥市出臺的系列支持環境產業發展專項政策中,對標蘇浙滬依然存在不少短板、頑癥和瓶頸。放眼“十四五”,不可否認的是,機遇與挑戰共存,就安徽產業界當前現狀,我們特做如下建議:

1、打好融資系列 “組合拳”,廣辟產業建設輸血渠道

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于去年5月聯合印發的《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以來,省級層面尚未能形成系統性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體系,相關環保基金扶持力度不足。民營環保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頑癥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環保企業普遍輕資產,通過傳統銀行融資較困難,綠色金融服務體系亟待建立。要加強稅賦方面頂層設計,激發產業市場主體活力,呼吁盡快設立省級綠色發展基金。即設立以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及應對氣候變化為導向的安徽省綠色發展政府投資基金,重點支持創新型、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及突出體現生態價值、環境效益的生態保護工程,充分發揮政府基金返投作用,加快推進證券化進程,打好財政、融資、招商、政府基金“組合拳”,廣辟節能環保產業建設資金渠道。

2、構建環境要素整合孵化市場,打造國家級產業交易中心

我省節能環保產業雖然在“十三五”期間實現較大發展,但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在技術裝備發展水平、市場需求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我省環保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業競爭力薄弱,龍頭骨干企較少,環保產業園區發展水平落后于長三角地區其他省份,特色環保產業園區數量少、規模小,園區內企業尚未形成上下游良好的分工協作關系,地區產業集聚度和輻射帶動作用有待加強。建議充分發揮合肥市科研優勢,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依托創新平臺,加強關鍵“卡脖子”技術公關,積極推動重點科研機構盡快入駐我省,爭取省里將合肥高新國際環??萍紙@列為省部、市部共建項目,著力推動集聚區內產業鏈關聯企業協同發展,深化分工合作,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發揮集聚效應,帶動整體競爭優勢。探索建立以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為主要對象的環境專科醫院,在條件成熟時,結合國家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實體化項目,建立全科環境醫院。同時,省里應盡快構建環境權益交易與要素整合孵化市場,將產業界與科研院所高校最新科研(包括委托、定向研發等)成果通過統一的平臺發布,及時尋找合作方促進成果轉化。同時要素平臺收集企業排污權、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交易信息接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力爭打造成國家級生態產業交易中心。

3、加快產業集聚融合,深化優勢產業協同并進

充分發揮我省在環境監測、大氣治理、水環境及生態治理等方面優勢,加快產業聚集融合。結合大型企業人才資金規模實力,鼓勵大型企業進行項目技術分包或服務外包,帶動細分領域的精細化發展。圍繞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目標,積極與環境產業領域具有先發優勢的國家和地區開展產業合作,打造國際環保產業合作聯盟。依托中國環境谷、合肥高新國際環??萍紙@,服務攻堅一批國際先進產業化程度較高的技術和項目,實現國外先進技術向國內轉移和轉化。同時有計劃、有重點的加強本省環境產業優勢領域企業技術產品的研發制造和輸出,推動產業融合?!半p招雙引”力求精準招商,要做到產業鏈上缺什么就招什么商,有的放矢進行補鏈、強鏈、固鏈。

綜上,安徽產業無論體量與研發能力等均與與長三角一體化中的滬浙蘇有一定差距,但距離就是發展潛力與空間。風物長宜放眼量。期待安徽業界提振信心奮起直追,把握長三角一體化后給安徽業界帶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再續產業徽商新傳奇。


關鍵詞: 安徽 環保產業 今年 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