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毛濤:“6大行動” 助力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能源資源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毛濤在施耐德電氣2021創新峰會,綠色智能制造峰會上,分享了關于工業碳中和趨勢的洞見。

當前全球氣候危機的核心問題在于碳排放。要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1.5度控溫目標,全球必須在2040年前減少50%的碳排放量,中國政府為此制定了宏偉的“3060”“碳中和”目標。對此,毛濤表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實現碳達峰的目標相對壓力比起發達國家要大很多,但目標的設定對中國乃至全球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痹谧钚掳l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可以看到,碳中和路線圖得以明確,并將數字經濟、新能源、創新等要素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柱。

談及在工業領域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規劃與舉措,毛濤認為國內相關部門、企業已經在積極推動,具體體現在六大方面:

應對思路,我國已經從分別治理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轉向兩者的協同治理,“十四五”我國將進入“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新階段。

應對方法,從探索走向成熟,如從溫室氣體強度控制轉向強度控制和總量控制相結合;從免費發放排放配額轉向有嘗發放;從地方試點轉向全國管制;從管制二氧化碳轉向溫室氣體的全覆蓋等。

管制手段,從重行政管制轉向重市場調節,除排放標準、能耗限額等行政管制手段外,國家也在力推碳碳排放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用能權交易等專業化的節能減碳工具。此外,綠色稅收、綠色金融以及綠色采購等相關的市場化手段也在加強。

能源供給,從化石能源轉向清潔能源,從高碳能源轉向低碳能源,并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十三五”期間,中國以年均2.8%的能源增量支撐了7%的經濟增長,“十四五”以及“十五五”預測將以2%能源增量支撐5%左右的經濟增長。煤炭或許不會很快退出歷史舞臺,但清潔利用水平會不斷提升。

產業結構,將從高碳轉向低碳,從產業鏈的中低端轉向中高端,一方面體現在去產能上,如優化鋼鐵產業生產;另一方面是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工業領域的能源消耗量占比較高,提升產業結構對于碳減排至關重要。

企業從消極應對轉向主動布局,碳中和目標提出后,不少企業開始主動進行布局。如施耐德電氣等企業,通過自身的行業影響帶動中小企業,特別是產業鏈上通過培訓、技術幫扶以及相關支持來提高上游企業減排溫室氣體的能力,從而實現碳減排的協同。

數據顯示,國內工業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夠占到總排放量的70%。隨著人口和社會經濟的進一步增長,各大行業及城市集群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將激增。因此在上述領域,尤其是在工業等關鍵行業實現脫碳,對實現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


關鍵詞: 大行 助力 中國 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