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十四五”期間 南昌市將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生態興則文明興”。一抹綠色,讓南昌四季如畫,處處是景;一汪清水,時時釋放著生態惠民的福利?!笆奈濉逼陂g,南昌市將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完善生態文明制度。一幅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南昌畫卷,正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市民面前。

全面推行 城市揚塵網格化精細管理

南昌市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推進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不斷改善空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統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加強細顆粒物與臭氧污染協同治理,推動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鞏固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成效,確保大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中部省會城市第一。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大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強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船舶污染防治。全面推行城市揚塵網格化精細管理。持續開展秸稈禁燒和餐廚油煙污染治理專項行動,鞏固禁燃禁放成果。強化空氣質量預報和灰霾監測預警工作,推動建立常態化人影作業,進一步健全大氣重污染預警應急響應機制。

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統籌推進“一江三河十湖”全流域整治,鞏固提升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持續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環境整治。加快實施現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擴容提標改造,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推動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建成區主要湖渠消除劣V類水體,城市黑臭水體實現長治久清,推廣再生水利用。

強化噪聲、光等污染防治,建設安靜舒適的城鄉環境。增強核與輻射監管能力,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大力推進化學品環境風險管控,完成重點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

全面落實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

“十四五”期間,南昌市將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行動,推動實施鄱陽湖區、贛江流域、撫河流域、西部山林區和東南部濕地組團等以自然保護地為核心的生態單元治理模式。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和合理利用,建設一批小微濕地,積極創建國際濕地城市與國家濕地公園。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搭建智慧禁捕平臺,全面落實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加強野生動植物特別是鳥類保護,加快白鶴保護小區等候鳥保護地項目建設。整合優化各類自然保護地,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立健全“山江湖城”統一監管、統籌協調的制度體系與管理機制。

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推動灣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加快構建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實現生態產品標準化認證。推廣“兩山銀行”“濕地銀行”試點建設,大力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綠色信貸產品和服務。高標準建設南昌植物園,重點發展植物物種資源保護、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產業孵化與技術轉移、科學普及與文旅休閑等。

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南昌市提出,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強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節水行動,扎實開展限塑行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推廣使用可循環利用物品。積極鼓勵綠色出行,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大節能和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力度。廣泛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綠色創建行動,推廣減碳行為激勵機制。依托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持續創建生態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將環境保護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黨政領導干部培訓體系,編寫具有南昌特色的環保教育讀本。普及低碳知識,推廣低碳標識應用,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等體系。

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推動甲烷、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下降,嚴格落實省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打造南磯國際濕地生態島,鞏固南昌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成果。健全氣象監測預報預警體系,推進南昌國家氣候觀象臺、南昌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等氣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應對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能力。

打造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升級版

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嚴格落實產業準入清單。完善河湖森林管理保護機制,打造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升級版。全面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建立生態環境監測全過程控制制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改革,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問題整改制度,防止環?!耙坏肚小毙袨?。完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機制,健全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建立生態環境突發事件后評估機制和公眾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在高風險行業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加快完善環保信用評價、環保信息強制性披露等制度,加強企業環境治理責任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公眾監督和舉報反饋等機制,提高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度。

完善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和公共機構節能政策法規,推動5G、大數據中心等新興領域能效標準制定。積極落實國家資源稅改革,構建綠色稅收體系,健全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激勵政策。探索重點領域資源環境價格制度,實現生態環境成本內部化。


關鍵詞: 期間 南昌市 持續 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