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央企國企齊聚環博會,環境產業格局變了?

4月20日-22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環博會就又要來了!每年的環博會,都像是環保人的一個大PARTY,來自全國各地的展商、觀眾、專家、媒體齊聚上海,白天逛展開會,晚上吃飯聊天,成為了大家相聚見面的一個好機會??v觀今年的環博會展商名單,會發現大型國企、央企明顯增多,這背后折射出一個重要的行業現象——環境產業的格局發生了變化,國資已經成為整個產業的主角。

20+央企國企齊聚環博會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這樣的感受,在參加像環博會這樣一年一度的活動時,尤為明顯。

時間過得真快,感覺過完年還沒幾天呢,清明節就到了。清明節一過,一年一度的中國環博會就又要來了。

每年的環博會,都像是環保人的一個大PARTY,來自全國各地的展商、觀眾、專家、媒體齊聚上海,白天逛展開會,晚上吃飯聊天,成為了大家相聚見面的一個好機會。

不過,剛剛看了看今年環博會的展商名單,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今年有很多“新面孔”。

比方說,光大環境,雖然一直是環境產業“巨無霸”一樣的存在,但來參加中國環博會還是第一次。還有三峽集團,作為近年來環境產業新涌入的一個重要力量,也是第一次在環博會上亮相。

這兩家企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國企。

事實上,縱觀今年的環博會展商名單,有一個明顯的感覺,那就是大型國企、央企明顯增多。

比方說“中字頭”的企業吧,就有好幾家,如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車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生態環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廣核達勝科技有限公司、中鐵環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等。

地方國企就更多了,有來自帝都的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排建設有限公司,有來自魔都的上實環境水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申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氣環保集團,還有同樣來自直轄市的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還有一類企業,曾經是民企,如今經歷了混改,也披上了“國企”的外衣,如航天凱天環??萍脊煞萦邢薰?、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無錫雪浪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建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不管是上述哪一類,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國企,或者是國資控股。

印象中,往年的環博會上,大都以設備廠商為主,民企居多。只有像E1這樣的綜合館里,才會有北控、首創這樣的大國企,但數量也不算太多,相對來講還是少數。

如今,國企則變成了環博會的一大主角。不管是新亮相的央企,還是多年來一直參會的地方國企,以及搖身一變穿上“馬甲”的混改企業,都帶有濃厚的國資色彩,十分搶鏡。

唯一缺席的,是去年很多新成立的地方國資環保平臺,目前似乎還沒有成規模地組團來參加環博會。不過,相信不久的將來,環博會上也應該會出現他們的身影。

環境產業格局變了

今年的環博會,央企國企為啥多了起來?

先聽聽參展企業自己的理由。

三峽集團表示,之所以來參加環博會,一方面是想借助中國環博會這個高端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三峽,了解共抓大保護;另一方面是希望向國內外優秀企業學習借鑒,與各方共同探討如何把先進的理念、技術、裝備運用到共抓大保護工作當中來,解決好我們當前面臨的實際問題。

總的來說,就是交流合作。三峽集團表示:

我們始終秉承互利共贏、開放共享的合作理念,十分期待與各方開展深入交流和合作,攜手并進,共同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做出貢獻。

再看看創業環保。他們表示,展會對于展商而言是一個展示自己企業文化、企業產品或者服務的平臺,在短時間內能夠接觸到最密集的專業對口的受眾。環博會是專注于生態環境領域的品牌大展,已經逐漸吸引到了來自中國、日本、德國、美國等全球20多個國家及地區相關企業參展,成績有目共睹。

2021年,作為“十四五”發展戰略的開局之年,也是創業環保成立20周年,恰逢第22屆中國環博會的到來,此次參展將是創業環保向各政府部門同行競爭企業、上下游合作企業以及普通百姓推介自身的行業地位、發展方向以及愿景目標的良好時機。

同時,第22屆中國環博會作為我國生態環境領域2021年開年第一展,屆時生態環保產業各領域企業以及不少因疫情已沉淀了兩年的環保企業都將在本屆展會集中呈現,可以說這場環保會承載了生態環境行業的廣泛期待,此次環博會必將精彩無限。

總結一下,創業環保之所以來參展,主要就是為了展示自己,與同行交流學習。恰逢今年又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大家都想學習了解一下新的五年,有什么新的風向。

另外我覺得,今年之所以有這么多國企亮相,還與疫情因素有關。去年環博會,國企來得相對少一些,我問過一家企業,他們說因為疫情,出來參展開會都得特批,非常麻煩,所以謹慎起見也就沒來參會。

而今年,疫情控制良好,國企參會也就沒什么障礙了。

其實,央企國企之所以成為環博會的主角,最根本原因還是環境產業的格局變了,國資已經成為整個產業的主角。

在國務院公布的眾多“央企”中,下設專門的生態環保公司,占比已經非常高,基建類大型央企均有下屬環保企業,有的一家央企下屬多家生態環保公司,如中鐵系、中建系、中交系:

圖片來源:E20環境平臺 中國水網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環境界》在其文章《2020年環境產業現象微觀察》中也總結道:

在這一輪混改熱潮過后,環境行業呈現出三大現象,其中之一就是“產業格局,特別是產業頭部格局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國資主導的新局面已經日漸明朗?!?/p>

據介紹,截止2020年底,2020中國環境企業50強中,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已升至35家,民營企業變為15家。而在2018年時,兩者的數量還基本持平。

此外,從整體的營收規模來看,民企也出現兩極分化,營收在20億~50億的民企出現斷層。

還值得一提的是,50強中以固廢為主業的民企較多,水務企業所剩無幾。

我想,這其實才是環博會上,央企國企多了的根本原因,因為產業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轉變。

產業格局的變化,其實去年就發生了。只不過當時因為疫情的特殊因素,央企國企沒來參會,所以沒有顯現出來。今年一切恢復正常,這一現象也就凸顯了出來。

民營企業回歸運營

環境產業的格局為什么變了?從根本上來說,是發展階段變了,產業升級了。

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決定了不同的環保政策,也決定了不同的環境產業形態。

最早,我們國家還是經濟發展至上,“唯GDP論”,環保可有可無。這就決定了那時候的環保政策是比較軟性的,當時國家級的環保部門還是叫“國家環保局”或“國家環??偩帧?,級別偏低。環境產業的需求也不旺盛,有些甚至是應付檢查的“假設備”,環境企業自然規模也比較小。

后來,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快,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不治理不行了。于是“國家環??偩帧鄙癯闪恕皣噎h保部”,提出了一些環境治理要求。但剛開始也只是一些點狀的治理,釋放出一些需求,有,但是不大,國企看不上,民企就進來了,贏得了一些發展空間。環境產業初具規模,民企還是主要力量。

再后來,也就是最近十年吧,經濟發展慢下來,進入“新常態”了。環境治理逐漸成為“剛需”,環保部門越來越強勢,“國家環保部”再次升格成為“國家生態環境部”,“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紛紛頒布,開始了全面、系統、深入的環境治理,這就釋放出了大量的需求。

市場雖然大了,但要求也更嚴了,難度也更高了。以前一個污水處理廠,邊界清晰,付費模式明確,民營企業做起來得心應手。而現在,新的河道治理、水環境項目都是全流域,廠網河一體化的治理,邊界比較模糊,付費模式也不明確,需要的資金體量更大,承擔的風險也更高,民營企業做起來也就有點吃力了。

同時,由于項目大量釋放,全國各地都掀起了環保PPP的熱潮,這個領域突然成了“藍?!?,以前國企看不上,現在則紛紛趨之若鶩,大量“野蠻人”涌入,競爭也更加激烈了。

總的來說,就是整個產業升級了,需求更大,要求更高,競爭更激烈,與此對應要求環境企業的自身實力也更高,民企的實力就有點跟不上了,國企則更加游刃有余。

這也是為什么,這兩年環境產業“混改”這么多的原因。雖然有一部分企業是被動的,因為前兩年步子邁得太大,風險暴露,不得已才“賣身”。但也有很多是主動要求“混改”的,為了提升自身實力,把握更多機會,比如國禎、中持等。

大家的目的其實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增強自身實力,從而匹配升級后的新的產業形勢,適應新的市場。

以上這些,就是環境產業格局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也是環博會上央企、國企越來越多的根本原因。

如今,這一輪混改大潮已經基本接近尾聲。未來,按照《2020年環境產業現象微觀察》一文的判斷,環境產業將形成新的“國民合作”分工:

隨著“國民分工”的明晰,民營環境企業戰略后移,逐步以國資聯合體成員的形式回歸水務市場,未來將擔負起項目整體實施過程中“專業運營管理”的角色。

第22屆中國環博會將于2021年4月20-2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作為環博會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E20環境平臺也將參展本屆環博會,并與主辦方聯合打造為期三天的精彩活動和豐富的互動環節,在以往基礎上再升級、再創新,與主辦方一起合力發揮自身優勢業務,幫助優秀環境企業把握產業脈搏,突出自身優勢,加深企業間交流。敬邀您的到來:

關鍵詞: 20 國企 齊聚 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