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京東有沒有收購永輝的需求?

今天,市場流傳“京東意向全資收購永輝”的消息,京東與永輝于今日則對該傳聞做了否認的回應?!渡虡I觀察家》求證永輝等相關人士,也得到了“沒有相關事宜”的回復。

關于事件真實性,一般來講,涉及到上市公司的并購事件,即便是真實的,在公告未發布時,在事件的早期階段,相關公司的官方回復肯定都是以否認為主要表述。


(資料圖)

具體來講,“京東意向并購永輝”本身有它的合理性,但說它不合理也不合理。因為這里面涉及到股價、利益分配、產業協同、股東追求等等復雜因素。

有市場人士對《商業觀察家》稱,京東意向收購永輝是“假消息”。但也有市場人士對《商業觀察家》表示,關于并購,雙方肯定也有接洽過,不管是正式還是非正式,深入還是淺談還是隨口一說。

“一個持股超過13%的重要股東(京東)不應該每年與永輝接觸幾次嗎?”

01?價格

京東能否收購永輝,或者判斷可行性及消息真假,價格因素肯定是首要考慮因素,股價會直接影響事件進展。

有對收購持懷疑態度的市場人士對《商業觀察家》稱:“永輝憑什么賣,你以為永輝現在的市值(329億),它的幾大股東會愿意賣?以現在的市值來收購永輝屬于‘想得美’。”

另有相信京東與永輝有過接洽的市場人士則對《商業觀察家》表示:“我個人估計以永輝現在這個價格不太可能談成任何股權交易,除非京東直接去二級市場購買永輝股份?!?/p>

“目前,永輝的市值比較低,2015年京東入股永輝與2018年騰訊入股永輝的價格分別是5塊多一股和8塊多一股,但當下永輝的股價才3.6塊多一股,因此,永輝的股東以這個價格出售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但從京東角度來說,永輝這個股價不管從哪個角度,京東買的話還是比較合算的?!?/p>

根據永輝2023年一季報,永輝的股東結構是:牛奶公司(香港怡和旗下公司)持股永輝21.08%,永輝創始人張軒松張軒寧兄弟合計持股16.92%,京東持股13.38%,騰訊持股5.27%。

假使京東力圖從二級市場“獲取”永輝控股權,牛奶公司的選擇就比較關鍵。

有市場人士對《商業觀察家》稱:“牛奶公司不會站京東,京東持有永輝股份13%多,離牛奶公司的21.08%持股還比較遠。”

02?需求

判斷“京東意向收購永輝”真假及可行性,也要看傳言中的買賣雙方,有沒有購買或出售的需求。

接受《商業觀察家》訪問的絕大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永輝創始人張軒松張軒寧兄弟,至少現階段是不會出售永輝的,可能性不大。

從業務的發展需求來看,永輝現在的重心是發展前置倉到家業務,將門店改造為前置倉發展到家業務,以及數字化轉型。

做前置倉業務則需要大量的資金與龐大的流量,包括鋪前置倉網絡、拉新成本、數字化的基礎設施等。

永輝的優勢在于其擁有千家左右的門店數,開店能力也很強。在福州、重慶等城市其擁有一定的市場覆蓋密度(但在全國范圍內,永輝還沒有形成福州、重慶這樣城市的門店布局密度)。因此,永輝的前置倉改造有規模優勢,數字化改造等成本可以有大量門店分攤,復制速度也可以相對更快速推開。不過,這個“過程”依然會是一筆大開銷,只是永輝的成本可能會比其他實體零售商相對低一些。

以永輝前置倉改造的試點城市,也是永輝的總部和大本營——福州市場來看,一些市場人士預計,永輝福州的前置倉到家業務發展(福州開了47個大型標準前置倉),“在2023年第二季度帶來的虧損額肯定超過1個億。因此,從福州再往全國復制,如果是想短期內一下鋪開,投入會很大?!?/p>

“二季度,永輝集中搞了100多個大前置倉,也造成線上虧損擴大(第二季度,永輝扣非凈利預虧5.17億),這160個大倉,在三四季度到家旺季市場表現會怎么樣,將可能決定永輝未來的高度了。目前來看,到家前置倉現在的玩家已經很少了?!?/p>

前置倉如果要鋪開全國一二線城市,包括開倉拉新成本等,一些市場人士測算下來,起碼需要幾百億。

因此,從永輝的需求來說,它需要大量的流量與資金。

京東能不能滿足永輝的需求呢?

相對實體零售商來講,京東的流量與資金能力都是最強的,能一定程度滿足實體零售商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京東線上業務與線下零售結合,也助于開拓增量,并產生更好的規模效應。

但相對于中國的7大電商平臺來講(阿里、微信、美團、拼多多、抖音、快手),京東的流量與資金能力表現則一般。

京東的流量水平處于7大電商平臺中墊底,或倒數第二位置。資金能力,主要是從融資能力來看,京東(京東集團+京東物流+京東健康)當下的市值水平處于中國7大電商平臺中的倒數第二。

03?包袱還是價值

以上是永輝業務的可能需求,那么,如果“京東意向收購永輝”,京東的需求又是什么?

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是線下資產到底有沒有價值,線下門店是“包袱”還是“價值”的問題。

如果你判定線下門店資產是“包袱”,那做收購毫無意義,相反則將很有價值。

從目前情況來看,門店依然有價值,尤其在線上平臺增長空間日趨稀薄,以及在生鮮品類市場上,線下門店的價值仍難以取代。

因為即便消費者再宅,你也沒有辦法讓消費者不出門。

還因為即便隨著訂單量激增為電商平臺帶來了規模成本及效率優勢,你也沒辦法讓消費者放棄體驗實物及“煙火氣”的愛好。

最后因為線上的流量是快速變化的,10年前阿里稱霸流量屆,10年后則是抖音。而線下門店依然還是相對穩定。(即便不進店,門店周邊的生活居住及流動人群還在)

具體到商品品類,在生鮮等本地化、短保非標易損品類市場,線上平臺也缺乏規模導入的基礎,包括冷鏈基礎設施、前置倉網絡(門店改造為前置倉)、昂貴的拉新與履約成本,以及要規模發展,所必須要做的大量的生鮮加工化、標準化投入,以及支撐這樣投入所需要的龐大訂單量基礎。

因此,在生鮮品類市場,出于本地化的短保易損消費特征,出于對訂單量的追求,做生鮮品類一定是線上線下多業態組合,單一業態很難通吃市場。

京東如果要做生鮮,要在線上增量空間日趨稀薄的當下挖掘增長空間,也必然會往線下走。

那么,它對永輝有沒有需求?

京東可能需要線下門店網絡來更快速做到家業務(把現成的門店改造為前置倉,店倉合一復制更快更節省,做單純前置倉業務短期內很難一下鋪開),因為京東自己做的七鮮業務,無法實現這點。

一是短期內做不到全國覆蓋,包括開出上千家門店網絡所需要的幾百億投入,及每開一家店所需的團隊訓練與磨合。因此,如果當收購變得相對更便宜與更節省時間時,那還不如收購,自己開店不如買你的店。

二是,目前的商超市場,如果缺乏集中度和門店布局密度,生存很艱難,“孤兒寡母”型門店在當下市場環境下,普遍面臨銷售下降20%-30%,虧損嚴重的問題。因此,如果你做不到密度覆蓋,也將可能被擠出市場。

京東可能也需要不斷拉升生鮮供應鏈效率,包括建立中小商家網絡與實現規?;A。

供應商網絡一向都是零售企業的“核心資產”,讓出“商家網絡”,將有可能會增加競爭。同時,讓實體零售商的中小生鮮商家“上線”,誰來品控,誰又來承擔非標生鮮的食品安全責任。

所以,過去所進行的所謂的供應鏈戰略合作往往都是不穩固的,難以全心全意與完全信任,真正能在供應鏈層面實現“融合”的,基本都是通過收購方式來實現。

規模則是供應鏈效率提升的基礎,尤其是生鮮加工業務。因為任何效率的提升都離不開規?;A。沒有規模,再好的模式也可能成為“空談”。

本文來源:商業觀察家,原文標題:《京東有沒有收購永輝的需求?》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