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簡訊:海航出國玩的航線又增加了
作者 | 曹安潯
【資料圖】
編輯 | 張曉玲
暑期將近,航旅市場的熱度持續升溫,各大航司近期都在加緊復航或增開多條國際航線,意圖搶占市場。
6月21日,海南航空“??凇L沙—倫敦”HU421航班于上午9:50從??诿捞m國際機場起飛,預計于當地時間6月21日晚19:30抵達倫敦希思羅機場。這是海南今年開通的首條赴歐航線,將搭建起海南通往歐洲的便捷橋梁。
而在最近一個月,海南航空的深圳-羅馬航線、深圳—奧克蘭航線和深圳—布魯塞爾航線也均復航。
海航方面表示,截至目前,海南航空已恢復、新開運營北京、深圳、上海、??凇⒅貞c、西安、長沙、廣州8個城市出港的30條國際及地區往返客運航線。
加快國際航線的復航和開航是海航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甚至為此成立了專項工作組。海航公告稱,2023年,海航將以恢復2019年國際執行航線為主,優先恢復疫情前至各地區的骨干國際航線。
市場給出了可喜的反饋。在三大航等大部分國內航司仍處虧損的一季度,海航實現營業收入131.48 億元,同比增長 106.36%;歸母凈利潤 1.58 億元,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實現正盈利,業績拐點顯現,而在國內上市航司中,僅有春秋、吉祥、海航三家實現了正盈利。
這其中,國際航線是增長主力軍。財報顯示,一季度海航國際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1773.35%,客座率達80.4%,單獨一季度就開通和恢復了17條國際航線。
實際上,今年以來,海航發力動作頻頻,除恢復航線外,海南航空還對產品、機隊、服務做了升級。4月1日起,海航推出首批5條精品快線, 4月和5月,海航還公告了將合計采購120架飛機的大訂單。
曾在海航市場部任職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旅游企業研究所所長劉曉明表示,海航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明顯,海航是內地唯一一家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服務在市場上頗有口碑。另外海航的市場嗅覺敏銳,產品設計上很有新意,海航是國內航司中最早推出機酒套票的,會根據不同市場需求,配置個性化套票產品。
此外,海航也在聚焦核心市場,試圖重點突破。
一位航旅業內人士表示,2019年前后,海航在深圳設立了航司基地并響應深圳打造國際樞紐的戰略,新開、增設了很多深圳出發的航線,促進了海航在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壯大。海航也計劃,到2025年,逐步優化退出無中長期發展計劃的過夜基地,聚焦海南、北京主核心市場和廣深、成渝輔核心市場,構建“兩主兩輔”核心市場。
2023年是海航提振業績的關鍵一年。2021年底,歷時兩年多的海航集團破產重整案落下帷幕,遼寧方大成為海航航空板塊的新任大股東,此后的一年間,海南航空脫星摘帽,從退市危機中走出來。
劉曉明表示,在方大入股后,海航對老員工的安置、新員工的招募、市場的穩定和品牌的重建做了很多功夫,新的東家介入后,海航的步子邁得更穩健了。
同時,海航也努力改善融資環境,今年的融資計劃顯示,海航擬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海南省分行營業部申請13.98 億元的貸款。如果獲批,這將是海航重整后首次獲得銀行貸款支持。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航線的復蘇雖然在加快,但只是提振業績第一步,能否保持較高的客座率,實現全年業績恢復仍任重道遠。
常年做一手票務的深圳亨瑞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董事葉彥表示,拿團體票主要看航司能給多少優惠和返點,現在中國出港的國際航線中,亞航、國泰恢復得比較快,優惠更多,而國內大部分航司的重點還在鋪開國際航線,價格優惠方面給得少,對旅游團的吸引力不大。
同時,出境游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一位歐洲地接社人士透露,當前,制約中國旅客出境游的主要因素是簽證,目前歐洲除了法國、西班牙、匈牙利、意大利,大部分國家大使館沒有開放團體旅游簽,只能排隊申請個簽,而且拒簽率比疫情前高很多。此外,今年以來東南亞旅游的傳聞也影響著中國旅客的腳步,更多中國旅客開始轉向觀望或者更安全的日韓等國。
整體來看,航旅業的復蘇冷熱不均,正呈現分化態勢。
民航局數據顯示,5月份,航空運輸市場延續平穩恢復態勢,旅客運輸量5169.8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8%。其中,國內客運規模比2019年同期增長2.6%。
但受國際航班、簽證、目的地資源等多重因素影響,5月,國際航線航班量執飛24651架次,僅為2019年同期的37.9%。其中,首都機場、白云機場國際航線旅客吞吐量僅恢復到2019 年同期的21.2%、41.2%。民航局在5月的發布會上表示,將繼續及時審批中外航司新增和恢復國際航班的申請。
對此,劉曉明表示,出境游、入境游、國內游“三駕馬車”推動旅游業發展,但目前,出境游、入境游有待進一步恢復,加上多地“二陽”增加,影響出游意愿,后市不能盲目樂觀,預計我國旅游市場完全恢復至少在2024年5月后,而國內航司整體恢復預計要在2024年下半年。
即將來臨的傳統旅游出行高峰——暑期將是各大航司搶收的關鍵節點,也是檢驗它們半年來恢復情況的大考。
國泰君安預計,隨著新航季國際航班逐步恢復和出行熱情提升,暑期民航業有望迎來行業性扭虧,部分小航業績或率先較2019年正增長。
后疫情時代,國內各大航司仍小心跋涉在復蘇的路上,努力適應新的供需關系和市場形勢。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在群雄混戰、再出發的特殊時期,誰能搶到更多機會和旅客量,誰就有望彎道超車,成為新的黑馬。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