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实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券商員工副業圖鑒:百倍提純真愛粉、雙重人設帶“私貨”,從此副業是真愛 每日熱文

證券公司員工“扎堆”耕耘社交媒體,這早已不是一件罕見的事。

有些是因為所在機構要求,但更多是因為個人愛好。


(資料圖片)

“UP主”這個事兒,但凡興趣和天分少一點,都不太可能做的好。

但業內就有這么一批把“興趣”做成了“事業”,又把“事業”做成了“前事業”的人。

尤其是當券業開始流傳縮編、中字頭券商降薪的消息時,不少“(前)券業人”已經卯起勁來做“網紅”了。

這種奇特的“東邊不亮西邊亮”的社交場景,也不失為當下時代的映射。

主動出擊,身份“變現”

無論實力如何,如今“大隱隱于世”的券商員工已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高調入局”。

此前,業界有一名證券公司總經理,在任職的最后階段“下海搞直播”,狠狠的吸了一波粉。

一線的券商從業人員們,可能更有動力“亮牌”表現,凸顯與普通“網紅”的不同。

比如,在一些社交媒體上,就有不少券商員工主動Po(貼)出自己的完整從業人員編號。

有的表示要為投資人代理“更多理財干貨”。

有的則強調個人的一些從業經歷,“豐功偉績”。

總之,券商員工“亮牌”,對于個人身份的驗證,以及所謂的“專業”身份,額肯定是有好處的。

百倍提純“真愛粉”

一般來說,當在社交媒體的粉絲突破10萬時,這只社交賬號便具備了初步的變現能力。

但如果它要做的更好,那就必須積累一定量的高頻接觸的私域粉絲——這就需要“提純”(即篩選)了。

以某知名短視頻平臺上,官方驗證的券商從業人員為例(下圖),短短時間內,她就具有33萬以上的粉絲。

僅從粉絲數的積累上,他已經超越了一半以上的業內官方號了。

從粉絲積累的角度看,這個UP主的主打的似乎是券商員工的360度生活,不僅會展示投資理念,也會討論戀愛觀、婚姻觀,甚至也會有熱門新聞的講解。

在這個潛移默化的“軟性內容”中,她的粉絲積累的很快。

即便如此,這位UP主也在積極的推廣自己的粉絲群,目前初步看已有了417人。

有了粉絲群后,UP主可以高頻的和粉絲交流,把普通粉絲逐步變為鐵粉。甚至為下一步一系列線下活動或商務活動打下人氣基礎。

而這個過程的關鍵,就是粉絲實現“百倍的提純”。

雙重人設夾帶“私貨”

私領流量是長線的變現手段,有些券商員工按捺不住驛動的心”,直接下場帶貨。

下面這位頭部券商員工(資料認證)為例,他一面打造勤懇的券商員工,另一面也很愛個人為某球類愛好者。

于是,帶貨自然而然就這個球類運動展開,從運動鞋、球拍到水壺不等。

目前,球類已經成為他所在櫥窗商品中的銷量冠軍。

除了實體產品,其他類型商品也可以通過UP主的“雙重人設”帶起來。

比如,下面這位疑似券商員工,通過“扎根于”閑魚,在接單金融咨詢的同時,也做起了出售奢侈品和租房的生意:

而且,你能發現,相比于金融咨詢和賣奢侈品,做房東才是其收入的真正“大頭”。

無本萬利操作:搞輔導、賣內推,保offer?

如果說,上述操作至少還是比較正規的話。那么下面的“操作”就有點邪門了。

正臨畢業季,關于券商面試的輔導需求顯得分外活躍,不少業內的UP主也參與到這門“無本萬利”的生意中來。

而且為了提高信任度,有些自媒體博主甚至推出了券商員工“驗真”和“線下咨詢”等服務。

也就是說,這些“貼心”的券商員工,不僅自帶自證身份的服務,還可以求職者進行面對面、一對一進行就業指導。

還有的疑似券商員工,直接打起了“擦邊球”,將內推“生意”伸到了所在券商機構身上,不僅喊出“保offer”,甚至明碼標價,開出5000元“實習定金”等等。

這其中水有多深,孰真孰假,還有待去觀察。

但肯定是不合規的。

離譜操作:實名薦股薦基

除了這種情況外,券商員工私自進行薦股薦基就有點“離譜”了。

不是說,這些從業人員不能做這個事兒。而是脫離開所在的券商,私下在網絡上“展業”,這其中的風控如何做,合規流程又如何把握呢?

這位閑魚玩家甚至po出了在證監會官方網站的個人資料為證,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不知道他是否明白其中的潛在風險。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